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幹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阏、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後的天幹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關于天幹地支的由來一直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些還很有趣,比如天幹的由來故事有大緻五種:
一、來自人的十個手指頭,但為什麼每個手指頭不同名字,就比較難解釋了。
二、來自中國遠古神話,上古天帝俊和天後羲和生了十個太陽,他們居住在東方大海裡的扶桑樹下,每天輪流升上天空值日,照耀大地,這就是“旬”的來曆。他們認為,天幹就是這十個太陽的名字。後來其中九個都被後羿射下來了。按照這個說法,不知道後羿給我們留下了哪個“天幹”?
三、傳說黃帝苦戰蚩尤,不能得勝,于是上天降下十種兵器,是為“十天幹”。
四、來自中國遠古曆法——傳說中的《五行曆》,那要上溯到結繩記事的年代。我們的老祖先最早用五根繩子記日子,每根代表73天,後來演化為五行;每根繩子的中間打結,總共分為10部分,這就是“十天幹”的來曆。
五、太陽系除去地球以外的十大天體:日、月、水、木、土、金、火、冥王、海王、天王,其實就是七政再加上三個王,這個也是目前為止最靠譜的,等下我們來分析十天幹與天體的對應。
而地支的由來說法是比較一緻的,按照歲星,也就是木星的公轉周期來定義,将木星的公轉一圈分成12等分,然後予以命名。有人會問,為什麼是木星?木星在太陽系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多說,質量和體積都不可忽略,在太陽系的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它具有的極其巨大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是除太陽和月亮外,對地球影響最大的天體,這裡有一個神巧合,就是月球在地球公轉一圈(一年)的時間裡,圓缺12次,而歲星的公轉也是以12這個數字,想來造物主的數學和物理一定特别好。而我們在命理學所說的犯太歲,也是歲星(木星)的位置相沖的問題,其實也就是能量沖突,而個人怎麼可能大得過天體,那自然就倒黴連連。
十天幹: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于是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
天幹的五行:
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東方,屬春;
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南方,屬夏;
戊己同屬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中央,長夏;
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西方,屬秋;
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北方,屬冬。
天幹與天體的對應,來看下圖。
十二地支: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一樣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
十二地支與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東方,屬春;
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南方,屬夏;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西方,屬秋;
亥子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北方,屬冬;
辰戌醜未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四季交接;辰為春交接月,未為夏交接,戌為秋交接,醜為冬交接。
地支小竅門:并非正月初一就一定是新年的第一天,而是要從立春開始算,月份是要按照節氣計算的。一個月有兩個節氣,一共二十四個節氣;同樣,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也是按照古曆法來計算新的一天,子時為當天23:00到次日的1:00,但在古時候,23:00開始已經是第二天了;差一點點,就會差距八字上的重要意義。
至于天幹地支的規律,無外乎、相生、相克、相沖、合化。
對沖就是在八卦對應圖上,兩個相對的位置;地支相和很有意思,是要轉圈圈的,比如子醜相和,然後到寅亥相和,然後再到戌卯相和,以此來回繞圈,到最後的午未相和。天幹的相和就是河圖的口訣:
一六共宗,甲1,己6,所以甲己合,化土。
二七同道,乙2,庚7,所以乙庚合,化金。
三八為朋,丙3,辛8,所以丙辛合,化水。
四九為友,丁4,壬9,所以丁壬合,化木。
五十同途,戊5,癸10,戊癸和,化火。
也許很多人會好奇,古人占星,創造曆法,大多是用來明白節氣,指導農耕的,怎麼這用來記錄日子的曆法,還和五行相關,還有那麼多的相沖相和的說法,有這種好奇,是一種很好的開始,那麼就需要思考,生命是什麼?人體是什麼?命運是什麼?天象、地形與人命有什麼關系?都不過是能量的相互傳遞與轉化,都不過是震動的不同形式,都不過是一場可以安排的煙花現場而已,但願你的那顆獨特的煙花有綻放出應有的炫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