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容
編輯 | 昝慧昉
2020年和2021年,文和友走出長沙,将門店開到了廣州和深圳。相比開業之初的熱鬧排隊場景,進入新城市的文和友很快被質疑“水土不服”“高開低走”,也遭遇了部分商戶離場、客流量下滑的挑戰。
眼下,這兩家文和友都在進行調整和升級。
1月13日中午,界面新聞在廣州文和友看到,重新裝修後的一樓被改為海鮮主題,取名為“華文巷”,模仿傳統菜市場的水産檔口設計,堆滿玻璃魚池和泡沫箱,并懸挂着“彬哥蟹檔”“輝記活蝦海産”“榮仔凍貨批發”等招牌。
店内商戶也進行了調整,一樓原先包括荔銀腸粉在内的多個商戶已經撤出,二樓布局變化不大,怪書書店、耕田公以及售賣懷舊零食的“小時候小賣部”還在營業。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今年元旦已完成“華文巷”大緻裝修,目前還在進行一些小的調整。這些水産檔口并非合作的商戶,它們隻是承擔展示作用,顧客也不能在檔口處挑選下單,而是要到樓上就餐區點單。
從菜單來看,取代此前的小龍蝦,海鮮類菜品被放在了菜單最明顯的位置,藤椒陳皮炒花蟹、風味手撕黃花魚等成為主打菜色,小龍蝦類則放在了靠後的位置。
為了給這一升級進行鋪墊和造勢,不久前廣州文和友還舉辦了以海鮮為主題的“生活,本該生猛!”攝影展。
在深圳,現在的文和友同樣将海鮮作為主打。
2021年9月,深圳文和友也經曆了改頭換面,除了改名“老街蚝市場”外,場内也被改造成賽博朋克風的老街蚝市場。同時調整了進駐商家,茶顔悅色快閃店、文記、老貓和巧膳坊等離場撤走。
據《新京報》近日報道,目前深圳文和友4層多家網紅店鋪、餐飲門店大門緊閉,李記百貨正在撤店狀态,沉浸式戲劇绮夢歌舞廳門前也豎立起了“暫停營業”的招牌。按照文和友CEO馮彬的說法,深圳文和友的主題和場景均在升級中,目前撤店的商戶都将更換新的,整體的升級将會在今年五一節前後完成。
升級改造,本就是餐飲零售行業吸引客流的手段之一,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環境氛圍的改變,都将引起一定的話題,以此獲得流量和到店轉化。
而選擇海鮮作為升級主題,是文和友為了融入廣深市場進行的嘗試。
馮彬去年9月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廣州和深圳的文和友從生意上來說還算不錯,但也都各自存在問題。“尤其是廣州,我們最大的反思是我們不夠自信、是搖擺的。我們在廣州吃的最大的虧,在于想做廣州當地文化的同時,又舍不得把湘菜丢掉,這是我們最大的反思和最大的挑戰。”
他表示,深圳的文和友從人流來看并不比長沙差,但風格上差異化不夠。文和友是比較受自媒體關注的品牌,大量的曝光,很容易讓人們産生審美疲勞。廣州和深圳的嘗試,讓文和友學到了很多東西。“從目前來看,不算失敗,我們也一直在嘗試。”
長沙文和友的火爆,除依賴于熟悉當地的團隊和經驗為其背書外,也離不開其經營的小龍蝦、臭豆腐等長沙特色菜。憑借這些,它可以很大程度依賴遊客“打卡”生意的紅利,作為一個旅遊打卡目的地的存在。而走出長沙之後,需要因地制宜的調整去适應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隻不過,這并非容易的事情。
以廣州為例,原生廣府文化本身就有自己的一套相對完整的模式,從生活方式到文化語言也都得到了不錯的保留,無論是荔灣、越秀老城區的騎樓和美食,還是新城區裡遺留下來的城中村,想要體驗老廣生活并不難。從體驗、文化角度出發,當地人似乎不太會在貪圖新鮮感之後重複前往。
從飲食維度出發,本地人對吃又向來挑剔。不少連鎖餐飲品牌都曾提到,在進駐廣州市場前會謹慎考慮,畢竟要在這一美食叢林裡脫穎而出,着實較難。此外,廣東地區本就近海,各類海鮮餐廳不在少數。轉型海鮮主題的文和友,要如何在競争中憑借口味和品質殺出重圍,還有待觀察。
但這些困難尚未阻礙文和友的拓展計劃。
目前,位于南京的文和友正在建設之中。據天眼查APP顯示,去年9月,南京文和新餐飲文化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湖南文和友小龍蝦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南京文和友将以何種主題融入當地值得觀察,但從天眼查顯示的經營範圍來看,除了餐飲服務外,還包括了酒制品生産、酒吧服務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