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1-25 08:34:48

舌診的書并不多,而帶舌象圖的又少之又少。

如在舌診圖下附有相應的病案及方解,實乃中醫學子之所求。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觀舌知病巧用方)1

舌診是通過觀察病人舌質與舌苔的變化以診察疾病的方法。屬于中醫“望診”範疇,是中醫的特色診法之一。“有諸内,必形諸外”,通過觀察舌的變化,可以測知内髒是否患有疾病。正常的舌是淡紅舌,薄白苔。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觀舌知病巧用方)2

舌診髒腑分布圖

舌的不同部位分候不同的髒腑。心尖主候心肺疾病,舌邊主候肝膽疾病,舌中主候脾胃疾病,舌根主候腎病。如果髒腑出現了異常,那在舌的相應部位一般會有所體現。

世界上不少國家正在深入研究舌診,他們通過舌熒光檢查、舌印檢查、舌的病理切片檢查、舌的活體顯微鏡觀察、刮舌塗片檢查,以及各種生理、生化、血液流變學測定等等,探索舌診的奧秘。

我國曆史上的中醫舌診書,比較有名的有《敖氏傷寒金鏡錄》《傷寒舌鑒》等。《敖氏傷寒金鏡錄》中有36幅舌象圖。《傷寒舌鑒》是清代張登所著的一本舌診專著,書中載有120幅舌象圖,以仲景傷寒六經辨證為主,按六經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介紹了各種舌象。

馬一森老師在《傷寒舌鑒》的基礎上增加了注釋、方解、醫案等内容,并依原圖進行重新繪制,著成《傷寒舌鑒注釋》一書,使原書更具實用性。

下面列舉書中一例: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觀舌知病巧用方)3

白苔黃邊舌

原文:舌中見白苔,外有微黃者,必作洩,宜用解毒湯;惡寒者,五苓散。

注釋:邪熱入裡,三焦熱盛,見舌中白苔、外有微黃。症必見煩熱下痢,口燥咽幹,小便黃赤,脈數有力。治宜瀉火解毒。黃連解毒湯(黃連 9g,黃芩 6g,黃柏 6g,栀子 9g)主之。外有表證,内停水濕,也見舌中白苔、外微黃。症見惡寒,頭痛發熱,煩渴欲飲,小便不利,水入即吐,水腫,霍亂吐瀉,短氣而咳,脈浮。治宜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五苓散(豬苓 9g,茯苓 9g,白術 9g,澤瀉 15g,桂枝 6g)主之。

醫案:劉某,男,32歲。平日喜愛辛辣食物,喝酒吃肉。昨日背發一疔瘡,紅腫疼痛難忍,來我所就診。患者體豐,自述平時身常長瘡,牙龈出血,現大熱煩擾,口燥咽幹,背瘡紅硬熱痛,大便幹秘,舌邊黃中白,脈數有力。辨證屬熱毒内盛,氣血瘀滞。《素問·至真要大論》有“諸痛癢瘡,皆屬于心”之說。予黃連解毒湯加味(黃連 9g,黃芩 6g,黃柏 6g,栀子 9g,紫花地丁 15g,金銀花 30g,野菊花 15g,蒲公英30g,赤芍 12g,連翹 15g,浙貝 15g,大黃 9g),瀉心火而解熱毒。三劑,疔瘡不紅腫,熱痛減輕,大便也不幹燥,繼原方去大黃,減金銀花 15g,蒲公英 15g,加玄參 15g,七劑,諸症痊愈。囑其少食辛辣食物、少飲酒,多以清淡素食調養。

編輯感悟:原文内容極簡,白苔黃邊舌,後給出二方:解毒湯與五苓散。并未給出适應證,讀者有無從下手之感。馬一森老師指出見此舌有二證,一為三焦熱盛,一為内停水濕。相應的選擇黃連解毒湯與五苓散,并給出臨床醫案,使之成為一本可以使用的書。醫者各有其見,具體如何理解使用,那就要中醫學子們在臨床中細細體悟了。

下面再附幾張舌象圖與原文與您分享: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觀舌知病巧用方)4

白苔中紅舌

原文:此太陽初傳經之舌也。無汗者發汗,有汗者解肌。亦有少陽經者,小柴胡湯加減。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觀舌知病巧用方)5

黃尖舌

原文:舌尖苔黃,熱邪初傳胃腑也,當用調胃承氣湯。如脈浮惡寒,表證未盡,大柴胡兩解之。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觀舌知病巧用方)6

灰黑尖舌

原文:已經汗解而見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有飲食邪熱複盛之故,調胃承氣湯下之。

傷寒論中關于舌診(觀舌知病巧用方)7

紅中微黃根舌

原文:熱入陽明胃腑,故舌根微黃。若頭汗、身涼、小便難者,茵陳蒿湯加栀子、香豉。

《傷寒舌鑒注釋》(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馬一森主編),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