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見鹿》《說英雄誰是英雄》《夢華錄》《數風流人物》《通天塔》……好像又到了各種類型熱播劇齊上陣的“混戰”季節,加上平台各異,電視、手機、電腦……“劇戰”的熱度已經超過了炎炎夏日的氣溫飙升指數。從宣傳文章到劇評,再到粉絲追評、八卦……大家每天工餘、飯後、手機上網碎片時間的樂趣由此而來。不過,人們說好也罷,說壞也罷,這些熱鬧,也僅僅都烘托了氛圍,“風評”含金量日漸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實。
這一情形的出現,不是人們不再認真,而是因為現今可供觀衆選擇的劇集太多,趣味分類又進一步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再有就是——信息飛速疊加、陳舊的年代,大家都已見得太多,即便偶遇驚喜,也更趨于淡定。當然,标志性的作品還會湧現,但也不再會是井噴狀态。一部熱劇播完,能被打上“品質不錯”的标記,也就很難得了。随着後面這樣的作品越來越多,劇集類型乃至整個電視劇工業的水平,也于無形中水漲船高。再往後,新的标志性劇集才會噴薄而出。
标志性作品湧現的間隔,将來也會變得相對漫長,畢竟現在電視劇工業已經告别了單純靠題材拓展、突破的時代。題材、表演、影像語彙、審美風格……每一條都可以構成一個至關重要的影響指标,但最後的得分與觀衆口碑,還要靠綜合成績。所以,近現代題材從《走向共和》到《覺醒年代》,竟然間隔二十來年。這背後,挑戰拍攝者的是對影像表現手法、對人文和對雅俗趣味轉換的全新領悟,以及探索激情。
諜戰題材,從《誓言無聲》《潛伏》到《黎明之前》《風筝》也經過了十好幾年,這前後還不算同樣優秀的《暗算》《特殊使命》《隐形将軍》《英雄無名》《落地,請開手機》《懸崖》《飄帥》《追擊者》《剃刀邊緣》《面具》《前行者》等一系列作品。如果把諜戰類型的年代從《無悔追蹤》算起,那到今天也得有二十多年的時光了,還不用提更早的央視版《敵營十八年》《張露萍》等劇。
内地諜戰劇的誕生與發展,雖然有着之前近半個世紀的“反特—驚險”電影傳統作為搖籃,但就鏡頭語言、人物設定、講述視角,以及對與劇情相應曆史背景的表述,這些都挑戰着拍攝者、表演者對人性的全新認知。這種認知要想通過熒屏體現出明顯可見的變化,不可能僅僅依靠幾個編導及劇組的案頭推演;它所背靠的一定得是當代人對曆史、社會認識的深入,以及視野的開闊。
再比如武俠題材電視劇,從更早的《楚留香傳奇》,到梁朝偉、吳岱融版《絕代雙驕》《霍元甲》和TVB版《射雕英雄傳》,再到蔣家駿版《射雕英雄傳》,以及近三年多的《慶餘年》《雪中悍刀行》《說英雄誰是英雄》,這中間已經差不多走過了近半個世紀。說武俠劇是中文電視劇裡年份最久遠的兩大類型之一(另一個是以瓊瑤劇為代表的言情劇),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異議。武俠劇的标志性作品跨度之所以大,跟其作品的密集問世,以及每一波熱潮的出現,都依托于相關特技技術的問世,有巨大的關系。我之前曾說過,像《說英雄誰是英雄》這樣人物關系複雜,涉及人數和場景都過多的武俠小說,隻有在今天這個電腦特效與武打美學都有了相當積澱的年代,才有可能被搬上熒屏。如果放在過去,導演和編劇都會被原著的描述給逼瘋的。
一部大劇的成功,需要天時和地利,絕不僅僅是基于對以往經典作品的簡單複刻。類型劇領域所有重大進步的出現,之于以前的經典,絕不僅僅是線性的進步,更多會呈現出某種螺旋式上升。《潛伏》之後,所有以辦公室人際為人物矛盾展開空間的劇集,罕有成功之作。突圍而出的幾部戲,一定都有着某種旁逸斜出的延展或突破——《特殊使命》裡主人公的行動延伸到了辦公室以外;《黎明之前》依托的是我方行動算度的精準,以及敵方體制的内耗弊端;《飄帥》起主導作用的是金融戰思維;《滲透》的情節驅動線則是貪腐對一支隊伍意志力的瓦解……這些“增量”元素,貌似都不是什麼全新的發掘,但卻往往成功在被使用得恰到好處。至于《暗算》《剃刀邊緣》《和平飯店》等另外幾部作品,更是在叙事結構、人物行為的内外驅動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同行(也包括主創團隊自己)難以複制的成功軌迹。一個劇集類型的繁榮也正是這樣,靠着一部部作品,從不同的角度亮出特色,達到在市場上的共存共榮。
圖片來源:劇集海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