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于孩子的事情,父母總是要多上一份心,尤其是在上學期間,少不了要與老師多交流。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有時總是需要父母完成一些信息填寫,可是對于一些調查表,家長不能隻管填寫,要留心多看看才好。
朋友莎莎的寶寶上幼兒園好幾個月了,昨天老師突然在群裡發通知,要求家長填寫一張信息調查表,還重點要求要按實填寫,家長們也十分配合,統一在群裡回複收到。
但是當莎莎打開這張表格的時候,卻發現裡面的問題“大有貓膩”,除了一些基本信息,還要填寫上家裡房子的所屬人姓名,還有房産證編号,甚至如果沒有房子,還要寫上未購買房子的原因。
這些信息讓莎莎很不理解,上個幼兒園,自己家老底都要被查出來了。
面對各種奇葩調查表,家長要如何應對?幼兒園要求填寫的調查表之中,忽然多了這一項内容,難免讓家長有些納悶。基本信息自然不用考慮,可是與隐私有關的問題,則要多考慮了。
填寫之前要思量。如果是老師交予的内容,那麼家長自然會認真對待。不過細心的家長會多看一下,問及房産證編号,這無非是涉及到隐私,與孩子沒有多少關聯。
明智的家長便懂得了其中的“意思”,對于調查的内容不能全部填寫。變相地調查家庭情況,對于家長們來說不合理,不填寫的做法也是正确的。
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如何和老師更好地溝通?1)積極回應老師
老師所提倡的一些舉措,為的都是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家長應該積極回應,幫助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人。家長不能隻看到孩子的優點,如果老師有一些“賞罰政策”,要予以表示贊同,尊重老師的做法。
家長與老師之間有一種潛在的“默契”,彼此的信任,對于孩子的發展大有益處。在教育方面,老師與家長的目标相同,一切以孩子自身發展為出發點。
2)認真教導孩子
老師的職責在于教書育人,教育孩子怎樣去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有些時候,老師布置一些實際的“任務”,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似是小事情,其實對于孩子的影響力重大,不僅能夠讓孩子懂得關心父母,而且也能增進親子情感。
老師教育孩子是職責,不過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視。家長要告訴孩子懂得尊敬老師,面對老師時要有禮貌。隻有孩子尊重老師,才會聽從老師的教授,在潛移默化中深受影響。
3)及時溝通交流
孩子生性大多活潑好動,凡事不會堅持過久。了解孩子的脾性和習慣,才能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家長對于孩子的情況來了解,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性情和行事會有所轉變。有的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情況,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既然如此,孩子的表現不同,自然父母與家長難免會判斷失誤。這樣的情況之下,家長需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适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做出應對的“措施”,如此“裡應外合”才會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護芽媽媽想說:對于幼兒園所布置的調查内容,父母要仔細進行查看,不要盲目去填寫。孩子的教育最重要,與老師的配合要注意方式方法。
今日話題:這種填寫家庭隐私信息的調查,你遇到過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