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着手機屏幕
一位有些特殊的網絡主播
正在為數千網友展示書法創作
以嘴代手,叼筆彎腰
筆鋒間行雲流水
流淌出一幅幅力透紙背的書法作品

(受訪者供圖)
在深圳龍華明誠書屋
無臂青年何子龍
每天都要開兩場這樣的書法直播
吸引了衆多網友點贊關注
紛紛感慨:
努力的人最耀眼



何子龍今年33歲
浙江麗水人
6歲時
他被農田裡的變壓器奪去了雙臂
連日常的生活、學習都成了問題
“不會寫字,上不了學。”
意外發生後
何子龍偷偷跑到學校去聽課
老師這樣跟他說
為了跟同齡人一樣,他在家勤學苦練,試着用腳提筆寫字。三個月後,他把字練得服服帖帖了,再沒有超出方格,這才入了學。用腳寫字畢竟困難,不過15分鐘便腿酸腳麻,且隻能光腳,否則筆尖不聽使喚。
冬天下雪時,何子龍寫字的腳會起凍瘡。後來,他改用嘴寫字,然而困難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因為含着筆頭,口水止不住地流。别人輕易完成的作業,他要花上成倍的時間和工夫。
“咬輕了字會歪,
重了筆頭會被咬斷。”
為了寫字
他每隔一兩個星期
就要咬斷一根鉛筆頭
寫鉛筆字不易
寫毛筆字更難
11歲時
他第一次接觸書法

(圖源:深圳龍華融媒發布)
和鉛筆不同,毛筆筆杆長,筆尖卻是軟的。而書法行筆講究提按,用嘴咬筆需找到一個合适的角度,對力度的把握尤為關鍵。一旦松口,原來咬筆的位置發生變化,力道也會改變。
“一開始練累了,我會含着筆休息,不能松口,一練就是幾個小時。”
何子龍堅持讀完了大學,在愛心企業家的幫助下,做過酒店報刊編輯,賣過茶葉、茶具。2014年,他開始嘗試網絡直播和短視頻創作,堅持更新“口書”書法内容。輾轉于各大網絡平台,他逐漸為人所熟知,網絡直播由此成了他的謀生之道。

(圖源: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有的網友會打賞,也有人購買書法作品,收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平台流量。”何子龍每天早晚直播兩場,一場直播有上千人收看。直播中,他和網友分享書寫心得,也跟大夥唠嗑家常,聊自己的故事。
“可能有人覺得自己用手都寫不好字,可是我用嘴來寫字都可以,還有什麼不可能呢?”
何子龍積極樂觀的心态感染不少網友,其單條視頻播放量超過3億,點贊量超1200萬。

(視頻數據截圖由何子龍提供)
何子龍對平台流量保持審慎态度
除了日常的直播分享
他每天将更多時間
花在練習書法上

(何子龍抖音賬号截圖)
“提升自己,磨練自己的能力,才能走得更遠。”何子龍說。去年3月,何子龍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深圳龍華發展。龍華殘疾人服務協會牽橋搭線,由龍華社工街“益學社”公益空間提供免費場地供何子龍使用。
“工作室不用交租金和水電,我可以在這裡安心創作、直播。”何子龍透露,他目前正在籌備明誠書屋書畫交流公益展,今年還入選龍華區殘聯系統“人才森林”培訓計劃,未來希望組建殘健書畫家交流平台,讓更多藝術家“被看到”。
“在深圳,沒有人會因為你的不同投來異樣的眼光。這裡殘疾人創業就業的環境也很好,一路走來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
何子龍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希望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人。”何子龍說。
采寫|深圳特區報記者羅世偉
來源: 深圳特區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