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第 1629 期分享】
近日,被封号的大賣家又有新動作。
據美媒The Verge報道,50億級大賣家帕拓遜主品牌 Mpow被禁售之後,找到了一個“曲線救己”的方法,注冊了一個擦邊球商标“xMpow MFly”,然後繼續出售Mpow的無線藍牙耳機。
另一個3C大賣家也疑似采取了同樣的方法。其品牌被亞馬遜禁售後,該大賣家在另一品牌“Key Series ”下,銷售其被禁主品牌原售的幾套産品,并将品牌名印在EP-N7耳機的充電盒上。
(Key Series産品在亞馬遜上的截圖)
不過該媒體指出,Key Series有可能已獲得該大賣家品牌的授權,以一個經銷商的名義在出售其産品。
不過,在Key Series官網上并未提及該大賣家的名字,而是提到了一家名叫Primtech的英國公司。
事實上,這樣做的賣家不在少數, 改換了品牌的名稱後,繼續“新瓶裝舊酒”,出售被封的品牌原有庫存。
上周有消息稱,大賣家們的品牌似乎被亞馬遜恢複了。
然而,有不少大賣家出來辟謠稱“仍未恢複”。
對此,有業内人士反饋,所謂的“恢複”,隻不過是這些被封号的賣家們,将産品召回到自發貨倉庫中,然後注冊一個新的TM商标,重新創建一個listing接着賣。
(賣家聊天截圖)
比如,在原本備案的品牌後面加一個“home”,出售的仍是原品牌的庫存。
大賣家為何這麼做呢?
這是因為,大賣家們在亞馬遜上的品牌,不再是一個商标符号,而是一個可以帶來大把現金的東西。
比如,一個銷售藍牙耳機的大賣家,在亞馬遜做出“品牌效應”後,許多買家會搜索“藍牙耳機(大搜索詞) 品牌詞”,迅速找到商品鍊接并直接下單。
這意味着自然流量、高利潤的訂單,以及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因此,這次封号之後,最讓大賣家痛心的不是年營收幾十億的店鋪被關了,而是品牌被廢了,不能繼續享受那種“大搜索詞 品牌詞”的自然流量蛋糕了。
為此,這些被封号的大賣家,想出了用“曲線救己”的方式,繼續分食這一蛋糕。
然而,這種“偷梁換柱”的做法,亞馬遜是否支持?還是嚴厲打擊?
我們從帕拓遜這一行為的結局,看到了亞馬遜的态度。xMpow MFly品牌在上架幾天後,很快就下架了。
這是因為,美國媒體盯上了這些被封号的大賣家和品牌,一有風吹草動,就向亞馬遜報告。
由此可見,即便亞馬遜想網開一面,其操作空間也很小了。預計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中國賣家将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一舉一動被歐美人拿着放大鏡去盯着。
實際上,這種擦邊球的方式,其實有很大的風險。
亞馬遜對已經封号的品牌,已經進行了事實上的“連坐”處罰。
近日, 一位深圳賣家的店鋪,在此次大封号中被波及封号。為了繼續經營,該賣家撤銷了該店鋪的品牌,然後備案到新開的店鋪中。
然而,兩個新授權的店鋪跟“已故”店鋪産生了關聯,最終被封号了。
(賣家回複信息截圖)
據業内分析人士稱,目前來看,如果刷單被第二次抓到,被判為“二刷”,基本會被封掉品牌。且不是普通的封禁,而是一種“全球連坐”。
即一旦一個品牌在北美站被封了,那麼,該品牌授權的全球其他站點的店鋪,全部會被“連坐”而封掉。
另外一種情況是,該品牌下的北美店鋪被封了,其授權的其他店鋪裡的相關鍊接會被删除,不過,店鋪可能還能繼續銷售其他授權品牌的商品。
一位賣家就遇到這一情況。該賣家的北美站店鋪因“二次刷單”被删除了品牌,其歐洲站也使用相同品牌,全部被“連坐”,一共6個店鋪被封。
▌大賣家品牌可能被很多買家“拉黑”了,因為歐美人有品牌“潔癖”
此番亞馬遜大封号,對這些大賣家來說,打擊是顯而易見的。即便賣家想要通過“迂回戰術”,效果可能也不會太理想。
一方面,是上述提到的,媒體和亞馬遜現在,都緊盯着這些大品牌,大品牌不敢輕舉妄動。
另一方面,由于涉及“操控評論”,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這将會導緻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下滑。
美國機構愛德曼公司的調查顯示,2020年,美國消費者中40%表示,如果品牌背後的公司讓消費者失去了信任,那麼他們不論多喜歡這個品牌,都不會再購買其産品。
這其中,31%的低收入者會明确拒絕,而中等收入者明确拒絕的比例達到了40%,高收入者拒絕再購買已經失去信任的品牌産品比例高達50%。
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對于低收入者而言,一個物美價廉的品牌可替代品牌比較少的緣故。而對于高收入者來說,可選擇性比低收入者要高得多。
這就意味着,一旦某個品牌“失信”于消費者,那麼對其未來的銷售情況會産生重大影響。
對于亞馬遜上這些大賣家的品來說,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因為他們很可能已經被一些原本忠實的粉絲“拉黑”了。
美國消費者除非隻想買一個可以用的貨物,它可能不會有太高的要求。但如果他們想買一個“品牌産品”,就會對其提出很多“産品之外的要求”,當然,它願意為此支付溢價。
比如企業對人類健康的關注、對人權的關注、是否擁有變革的能力、是否存在種族歧視等。
如果企業在這些大問題上做出正确的反饋,他們更願意購買這些企業的産品,且願意掏更多錢。
很顯然,“操控評論”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并不在“正确的決策”範圍内,相反,是一個錯誤的決策。被打上“操控評論”标簽的品牌,在亞馬遜上,乃至整個美國市場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好過。
相反,如果消費者對某個品牌産生了信任感,那麼61%的人會自動為品牌“打廣告”,包括推薦給其他人、在自己的私人空間展示該品牌的産品、在社交媒體上談論該品牌等。
有57%的受訪者表示會購買其商品或服務,即便這個品牌的産品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樣便宜。
最重要的一點是,43%的受訪者表示,一旦他們對某個品牌産生信任之後,會保持一定的忠誠度,即便該品牌在某些事情上犯了錯,這些消費者也願意繼續信任這個品牌。
隻是對于“在某些事情上犯錯”的界定,是否适用于品牌涉嫌“操縱評論”這種違反誠信的事情,無法确定。
但是,從側面來說,一個品牌一旦打造起來,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那麼這個品牌在扛風險能力上明顯要高于還不成熟的品牌。
畢竟,還是有不少消費者足夠寬容,能容許品牌在非原則性的事情上偶爾“犯糊塗”。
亞馬遜賣家融資9.7億美元事實上,亞馬遜上的店鋪品牌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追捧。
據Marketplace Puls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亞馬遜上的賣家累積獲得約9.7億美元的融資。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其中,不少财團都在收購亞馬遜上面有潛力的品牌。其中包括Perch、Thrasio、Razor、Seller X等财團。
像Thrasio、德國的BBG等收購财團,更願意将目光放在中國賣家的品牌上。
亞馬遜店鋪中介公司Quite Light介紹,2020年财團收購一個亞馬遜品牌,大概要花費300萬美元左右。到了如今,300萬美元已經無法收購到優質的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品牌了,至少要500萬美元起。
足見如今亞馬遜上的第三方品牌越來越值錢。
●頭部品牌集中效應,越靠前越值錢,前50萬名賣家,評論數5100萬
在亞馬遜上,如今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頭部集中效應。
2020年,亞馬遜前852名賣家,貢獻了10%的GMV,前3925名賣家貢獻了20%的GMV,當比例達到50%的時候,需要前38785名賣家。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貢獻90%的GMV,是前36.77萬名賣家,但是貢獻100%GMV的賣家總數高達167.09萬。
也就是說,尾部的130.03萬名賣家,占據了亞馬遜賣家總數量的78%,但貢獻的GMV僅僅隻有10%,這就相當于,對亞馬遜來說,這最後的130多萬賣家店鋪,如果全部砍掉,也無法動搖亞馬遜的根基。
現在是否明白了,為何亞馬遜對賣家店鋪說封就封了嗎?頭部賣家貢獻的海量GMV,就是亞馬遜對尾部78%的賣家敢于“痛下殺手”的底氣。
側面也證明,賣家品牌越往頭部靠攏,品牌的價值也越高。
而在這些頭部賣家當中,中國賣家的占比正在逐年增長。
2020年,亞馬遜上有50萬名賣家店鋪,收到了累積超過5100萬條評論,截至12月,這50萬名賣家當中,中國賣家數量占比42.3%,僅次于美國賣家的52%。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排名越靠前的品牌,亞馬遜也越關照。
2015年排名前1萬的賣家當中,活躍三年以上的賣家,平均占比在84%左右。活躍兩年的賣家占比89%,而至少活躍一年的賣家,占比高達95%以上。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BBG中國收購業務負責人徐先生也曾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s.》介紹過,品牌的review數量、總體評分、是否處于頭部壟斷地位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品牌價值的評估産生影響。
這也就意味着,品牌越往頭部靠攏,估值也會越高。
深圳資深亞馬遜賣家Lee則介紹道,真正優質的亞馬遜品牌,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無論是評論數還是Best Seller數量。
“短時間内沖擊上評論,沖刺BSR,看上去是一條快速收益的捷徑。但實際上品牌缺乏時間的積累,是十分脆弱的。”
因此,那些長年“霸榜”的頭部賣家很少出現掉隊的情況,但那些剛開始表現就十分強勁的賣家品牌,往往會後勁不足。要麼被平台“重點關照”,要麼流量、轉化率達到一波高峰之後,就會迅速下滑。
總體而言,如今的亞馬遜上,真正用心做的品牌,價值要遠遠高于店鋪本身。而隻注重店鋪效益,不顧慮品牌影響的店鋪,必然也不會被資本看重。
回到最初的問題,在大封殺的背景下,究竟是亞馬遜店鋪更值錢,還是品牌更值錢?你是否已有答案?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文/藍海億觀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