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為何敗得那麼慘?劉備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之地,不惜征調蜀漢的精兵強将攻打孫權,雖然劉備此決定受到了諸葛亮等一衆大臣的反對,但是劉備這下次是鐵了心的要出兵伐吳于是,雙方在夷陵一帶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較量,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夷陵之戰”而對于這場戰役的規模究竟多大呢?一直以來都有所争論,演義中說劉備是70萬大軍親征,最終敗給了陸遜幾萬人當然這并不是事實,具體來說,劉備所帶的兵馬應該是5萬人左右,陸遜也是同樣的兵力也就是說,雙方的兵力應該是對等的,陸遜也并非是以少勝多,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夷陵之戰劉備為何敗得那麼慘?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劉備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之地,不惜征調蜀漢的精兵強将攻打孫權,雖然劉備此決定受到了諸葛亮等一衆大臣的反對,但是劉備這下次是鐵了心的要出兵伐吳。于是,雙方在夷陵一帶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較量,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夷陵之戰”。而對于這場戰役的規模究竟多大呢?一直以來都有所争論,演義中說劉備是70萬大軍親征,最終敗給了陸遜幾萬人。當然這并不是事實,具體來說,劉備所帶的兵馬應該是5萬人左右,陸遜也是同樣的兵力。也就是說,雙方的兵力應該是對等的,陸遜也并非是以少勝多。
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劉備征戰大半輩子,也不是沒有敗過,相反前半生吃敗仗乃是他的常态,可為何夷陵這一戰就導緻了蜀漢國本動搖,從此一蹶不振走向衰敗了呢?要知道,就算按最糟糕的情況來計算,劉備帶五萬将士出征,結果全軍覆滅一個不剩,那麼對于蜀漢來講,滿打滿算也就是折損了5萬人馬。怎麼就會讓蜀國傷筋動骨呢?
首先,我們從人口上來看一下,在三國前期的時候,當時的總人口大概在五千萬左右,可是到了三國後期人口卻急劇下降,總共也就八百萬左右。而蜀國地處偏僻,再加上占地小。因此當時的人口滿打滿算也就90多萬,就算強大的魏國當時也就四百來萬人而已。5萬對于我們現在來講,感覺是一個很少的人口數量。但是對于隻有90多萬人的蜀漢來講,那可是很多人,關鍵還是5萬将士,不是5萬百姓。
這對于原本就相對弱小的蜀漢來講,這是一個緻命的打擊。要想再從這點人口當中,在征召五萬士兵是何等的難,再加上又要重新訓練成戰鬥有素的士兵,對于蜀漢來說則更是難上加難。
其次,蜀漢的損失不僅僅是5萬兵力這麼簡單,而是關乎到徹底的失去荊州。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劉備勝利了,再次奪回荊州,那麼劉備進取中原的計劃就希望。若是徹底喪失荊州,那麼蜀漢将在今後隻能在西南發展,根本沒有興複漢室的可能性了。反之東吳也是如此,這場戰役勝利了,則擴大到了自身的版圖。若是敗了,東吳同樣會如蜀漢一般一蹶不振,面臨劉備大軍壓境的危險。也就是說,夷陵之戰決定着吳蜀兩國今後的發展走向,無論任何一方失敗都難逃衰敗的命運。
再者,劉備折損的不僅僅是兵力,更是人才。人才的重要性是遠遠大于普遍兵士的,我們可以看到夷陵之戰前後,蜀漢都損失了哪些人才。先是關羽、張飛的相繼死亡,再接着黃忠又死了,總之很多得力的老臣不是老的老,就是死的死,而且連黃權也投奔了曹魏集團。更要命的是,作為蜀漢的主心骨劉備也不久就病死了。原本還比較強盛的一個蜀國,在短時間内竟然折損了這麼多關鍵人物,你說蜀漢能不走下坡路,日漸衰敗嗎?
再加上劉禅是一個沒什麼才幹的君主,其各方面遠不如其父親劉備,蜀漢在他的統治下自然也沒什麼發展。就算有諸葛亮的輔佐,但蜀國大勢已去,就算再努力北伐也是無濟于事,蜀漢究竟還是難逃滅亡的悲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