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常有企業反應在高新技術企業預評審環節以及正式評審過程中,由于研發費用結構或者高品收入占比不合理,導緻高企有可能不通過的情形,嚴格來講,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兩個基礎性文件國科發文2016年32号文、195文中均未提及研發費用結構和高品收入的合理性問題,因此我們認為這屬于評審專家職業判斷的範疇,不存在标準的應對方案,以下是智多星結合客戶反應及遇到的案例,針對幾種情況進行以下分析,供大家參考:
一、沒有研發領料
沒有研發領料在某些行業,其實很正常,比如說軟件開發的、設計等,這些行業,本身不會發生采購材料研發領用材料等行為,因此即使沒有研發領料,也實屬正常。
但對于制造業,許多專家認為怎麼會沒有研發領料,這不合理啊!
實際上,許多企業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的确沒有研發領料,舉個我們曾經遇到過的案例:
案例:
吳江某制造企業,研發生産銷售自動化門,研發方向主要分兩類,一是硬件方向,如門的結構、關鍵部件等;二是軟件方向,主要起控制作用。
2019年,該公司由于初創,硬件主要采用OEM代工方式,公司設計好圖紙之後,外發給代工廠代工,代工廠打樣确認生産好門之後,該公司安裝嵌入控制軟件後調試,達到客戶要求發貨,客戶驗收确認收入,這種情況下,公司不會産生研發領料。
在2020年高企申報前,吳江在材料預審時,有專家提出研發費用中沒有研發領料,後經解釋,專家認可了其合理性。
因此以上可以看出,對于生産企業,如果沒有研發領料,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寫一下情況說明講清楚原因,但研發領料是不是越多越好了?也不是,如果過多,專家可能會懷疑研發效率出了問題,一般來說,直接投入,如果占研發費用總額比例太高,要關注其真實性及合理性。
二、研發人員工資絕對值較低,或者低于職工平均工資
如果研發人員是真實的,一般不應該發生這種情形,那産生這些情形的原因是什麼呢?
主要原因以下幾種:
(一)某些行業,如OEM代工企業,其工人甚少,管理人員及銷售人員居多,銷售人員工資高導緻研發人員平均工資低于公司平均公司。
自動化生産水平極高的企業,由于工人占比較小,也有可能出現以上情形。
(二)研發人員不是全職的,計入研發費用的人員人工費用是按照工時比例劃分的。
某一研發人員同時從事研發和其他工作,工時分配表顯示,2020年,其用于研發時間約占其工時70%,則其應發工資 單位承擔的五險一金等費用按照70%計入研發費用。
此時作為分子的研發費用是部分的,作為分母的研發人員是全部計入的。
因此此時,需要将人員數量乘以70%來折算,計算結果才會更為合理。
(二)研發人員來時不足全年
同理,某一研發人員在2019年5月份入職,此時作為分子的研發費用是6-12月的應發工資 單位承擔的五險一金等費用,作為分母的研發人員是全部計入的。
此時,也需要将人員數量乘以7/12來折算,計算結果才會更為合理。
我們認為,在蘇州地區,研發人員人均工資(含單位承擔社保)低于12萬,其合理性的确值得商榷。
一般來說,研發費用中人員人工費用如果占研發費用總額太低,企業應自行判斷是否合理。
三、研發費用中沒有折舊、或者研發費用中折舊費大于年審裡面折舊費用
(一)是不是所有研發活動都會用到研發設備?
實務中是不一定,但有專家認為沒有研發設備是不正常的,因此對于某些研發活動,不使用研發設備的,應該寫情況說明,闡述清楚。
(二)應該會用到研發設備,但帳面沒有,應該提供合理解釋
比例某公司,從事開發軟件,在研發費用專審報告中未見研發費用—折舊攤銷費用。
經詢問,主要是電腦等,由于金額較小,均在采購時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中。
(三)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中折舊費大于年度審計報告裡面的折舊費用
應該小于,如果大于,明顯不合理。
四、研發費用年審報告與專審報告差異太大
這是一個老問題,雖然可以通過情況說明來進行解釋,如果許多公司在解釋時,隻是簡單地寫,年審是使用的會計準則,研發費用專審報告是根據國科發文32号文、195文編制的,因為其口徑不一緻,因此有差異。
注意這種寫法,相當于沒寫,既然是科技廳聘請的财務專家,當然知道這是兩種不同的口徑。
正确寫法詳見《申報高企時,如果相關數據不一緻,務必提供兩段文字說明》
如何避免呢?建議根據研發費用輔助帳調整總帳,注意是調整到每一張憑證,不能每月末或者每年末調整一次,同時去稅務局做更正申報。
五、第一年剛成立沒有數據,是否要出具年審報告和專審報告
比如,2022年申報高企時,假設拟申報公司是2019年12月15日成立的,2019年沒有發生經營活動,此時要出具年審報告嗎?
有部份科技局和專家認為,提供資料證明也可以,可以沒有審計報告。
但仍有一些專家,嚴格執行國科發文2016年32号文,“7.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财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财務情況說明書)”
這無可厚非,你寫個情況說明,說沒有經營活動,但不代表沒有其他财務數據啊。
因此從嚴謹性角度講,即使2019年沒有經營活動,仍然要出具年審報告,專審報告中2019年數據也要體現,隻是數據為零。
六、非無保留意見類型對高企申報的影響
(一)保留意見不一定影響高企申報,要看保留的内容,是否影響淨資産及銷售收入
但從合規角度考慮,一家公司如果财務核算不規範,專家對申報高企持有異議,也是能理解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每年年末做帳時,要保證各科目期末餘額及發生額準确,各位在12月結帳時,可以關注以下兩篇文章,以确保會計報表公允。
從審計角度看期末關賬應注意事項(1/2)
從審計角度看期末關賬應注意事項(2/2)
(二)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不可以。
七、期間費用明細表中沒有填寫研發費用
(一)如果是小微企業,屬于正常情況,可以接受,需要寫情況說明。
(二)非小微企業彙算清繳申報表中的期間費用,如果沒有研究開發費用,不合理,屬于核算口徑不一緻,需要寫情況說明。
如果非小微企業,報告期内三年都沒有研究開發費用,可能有不少專家就直接認為不符合申報要求。
解決問題思路同問題四、即根據研發費用輔助帳調整總帳,同時去稅務局做更正申報。
八、高品收入占比60%-70%之間的,關注是否可能通過關聯方虛增收入
雖然高企申報文件中,沒說關聯方之間銷售收入不能算高品,但實務中專家會關聯方之間的收入,還是比較敏感。
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最好通過情況說明表明,剔除關聯方銷售之後,高品收入占比是否達标。
九、總收入
關于總收入,再強調一下,是所得稅口徑的收入,不是會計口徑,詳細可以閱讀《在高企審計過程中,如何認定高新技術産品收入(服務)》
案例:今年某公司高企沒過,經分析,我們判斷問題有可能出在計算高品收入占比時,總收入中未包含投資收益。
經與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确認,此投資收益屬于按照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屬于會計準則口徑的總收入,但的确不屬于所得稅口徑的收入,會計師事務所的處理是正确的,是不是由于專家拿不到資料釋疑,在證據不充分情況下做的職業判斷。
對于總收入中未包含利息收入等,專家也會存疑。
因此建議大家,總收入嚴格按照國科發文2016年32号、195号文來執行,按照文件來,再通過情況說明解釋清楚,肯定是最安全的。
十、關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傳言,前三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定要做,并且與高新口徑研發費用差異較大時,建議寫情況說明。
說實話,這一個口徑我們也覺得不太合理,因為高新口徑研發費用是明顯大于加計扣除的,依據文件都不一樣,怎麼可以比較呢?
綜上所述,在高企申報資料中,建議寫兩份情況說明:
一、必要說明
主要針對年審和專審納稅報表,審計報告中本年期初數與上年期末數不一緻等,這是必要的,詳見《申報高企時,如果相關數據不一緻,務必提供兩段文字說明》
二、充分說明
如拟申報公司存在上述問題1、2、3、8、9、10時,應該寫清楚其發生原因,以免被錯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