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仍然對86版《西遊記》有很深的懷念情結,雖然被翻拍了很多次,但經典就是經典,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造就這個版本經典的因素有很多,有演員的表演方面,有攝像取景方面,有台詞方面,有化妝打鬥方面等等。僅音樂插曲方面就和後來翻拍的其他版本産生了難以逾越的差距。
每當聽到《雲宮迅音》那跳躍的節奏時,腦海中都會産生孫悟空筋鬥雲的場面;每當看到唐僧與女兒國國王依依惜别,欲舍難分的畫面,自帶的柔情似水《女兒情》就會飄起;每當聽到似水如風的《天竺少女》沙裡瓦時,一個在後花園裡翩翩起舞的玉兔公主形象就會飄在腦海中。看到畫面,就能想到其自帶的BGM;聽到樂調,就能想到這個畫面場景,也隻有這版的《西遊記》能做到。
這部劇中所有的插曲都是許鏡清一個人完成的。為創作片頭曲,他曾一度夜不能寐。在《雲宮迅音》之前,已經換了七個曲子,全被導演楊潔否定了。對于要什麼樣的曲子,導演給的指示隻有簡單的兩個字:随便。這個簡單的指示可算難為住許鏡清了,曲子既要體現出孫悟空,還要兼顧其他角色;既要體現天上,,也要展現地面,還不能漏下水裡面的,而且導演催的還緊。連續想了幾天,他也沒能理出頭緒。
有一天中午,他門口有幾個工人在吃飯,吃完飯就坐在那聊天,其中一個人無聊之際就拿筷子敲飯盆,這一敲給了準備午睡的許鏡清極好的靈感。一首跳躍性的曲子就這樣完成了。
這首曲子完成之初,曾受到很多争議。這首曲子由電子吉他,電子鼓,豎琴,小号等七八樣樂器共同完成的。在當時用這些樂器作插曲的前例還不多,電台有些領導認為《西遊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應該用傳統的樂器制作插曲,而不是由西洋樂器作的前衛曲子。許鏡清作的其他曲子,也被認為有精神污染。
面對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與滑稽的指責,導演楊潔給電台領導寫了封信:如果藝術上我來負責,請台領導不要插手,如果藝術上由領導負責,我把片子拍完,你們自己拿去剪。正是楊潔這樣硬氣力挺之下,我們現在還能聽到這些,也才使得這些插曲能在我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