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老子有和無的理解

對老子有和無的理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2:49:01
自然無為的老子哲學

對老子有和無的理解(約老子談反者道之動)1

老子哲學的核心是自然無為,圍繞這一核心老子提出了許多極富啟發意義的觀點。

反者道之動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

這裡所說的“反”有兩層含義。一是相反的反。二是複返的返。兩層意思又相互關聯,反映出老子哲學的獨特智慧。

正言若反

對老子有和無的理解(約老子談反者道之動)2

在闡釋相反相成的思想時,老子習慣采用正言若反的思路。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萬物生長隻是自然而然

美和醜、善和惡都是相對而言的,人們說這個東西是美的,就有個醜的概念相稱。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前和後等都是如此。

但老子認為我們對事物相反相成的看法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們所賦予的。萬物作焉而不辭——萬物自在生長,并沒有評說,萬物生長隻是自然而然,本身并沒有大和小,尊和卑的區别。

對美和醜的超越

在老子看來,世界的高下美醜是人的判斷,人給世界做判斷分高下,乃至确定世界的意義,其實是對真實世界的誤解。

其實如美醜而言,當天下人知道追求美的時候就有了美醜的區分,就有了分别的見解。

老子并不反對人們追求美,但他認為這種追求美的方式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美,真正的對美的欣賞,是對美和醜的超越。

往複回環的生命之道

對老子有和無的理解(約老子談反者道之動)3

由此可見老子的意思并不是強調事物相反相成,相互轉化,那種将老子哲學等同于黑格爾辯證哲學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老子是通過對人的認識活動的分析,來否定知識判斷的意義,從而宣揚他的所謂反的第二層意思:往複回環的生命之道。

周行而不殆

對老子有和無的理解(約老子談反者道之動)4

老子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裡的反不是相反,而是返。是往複回環流動不已的生命。

老子哲學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歸附于自然而然、無往不複的生命流動世界。他形容“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是這個意思。

“道”是“樸”

對老子有和無的理解(約老子談反者道之動)5

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别的,是一種“大制”,不同于一般知識的分辨。這個大制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說是“混成”,老子将這稱為“大制不割”,老子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複歸于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道”是“樸”——就是沒被打破的圓融世界,在這裡沒有知識,沒有分别,沒有鬥争,就像清澈的溪澗河流動的山氣,空靈而涵有一切。這就是他所說的“不割”的“大制”。他所謂世界的最高存形式。

老子在“反者道之動”的哲學中,通過反的兩層意思強調:

人們不能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識的妄見,契入往複回環的生命之道中,這才是發現世界意義的根本途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