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患者在門診來就診時總是會說,“大夫,我胃炎又犯了......”但經過檢查,其實患的是胃潰瘍,而一些胃潰瘍的患者,往往會誤認為自己是胃炎。
胃潰瘍和胃炎這兩個胃部的疾病往往會讓身患胃病的患者混淆,今天就來和大夥講一講,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别。
首先來了解一下兩個疾病。
1、什麼是胃炎?胃炎是一種胃部粘膜發炎所導緻的胃部疾病,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發炎,不同類型的胃炎發病的原因不同。
2、什麼是胃潰瘍?
胃潰瘍屬于消化性潰瘍,經常發生在胃角部位、胃窦部位等,經常發生于中老年群體、飲食不規律群體以及經常加班的群體。并且胃潰瘍具有遺傳性,如果家裡人患有胃潰瘍,下一代兒女患有胃潰瘍的幾率就會增加。
3、胃炎和胃潰瘍有什麼區别?症狀不同
胃炎和胃潰瘍這兩種病症都屬于消化系統疾病,胃炎一般會有惡心嘔吐,嗳氣,反酸水症狀,有時會有伴有上腹部疼痛的發生。
胃潰瘍一般表現為飯後疼痛,呈周期性,節律性,上腹部疼痛,想要确診需要進一步做胃鏡,來确定具體病症。
治療方法不同
胃炎較輕的患者會接受一般治療,胃炎較為嚴重的患者需要持續卧床休息,根據發病的原因進行治療,同時加強飲食的護理和治療。
對患者使用胃黏膜保護劑以及抑制胃酸出現的藥物,能夠加快患者的恢複速度。胃潰瘍患者需要使用藥物治療,使用可以提高胃部黏膜抵抗力的藥物,幫助患者胃部功能的恢複,減輕胃部的不适症狀。
當然,不論是胃炎還是胃潰瘍都是需要進行飲食護理的,具體的飲食護理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4、胃炎和胃潰瘍患者如何進行飲食護理?胃部是負責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因此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是治療胃潰瘍和胃炎最有效的措施。
首先應杜絕食用刺激類型的食物,以免導緻胃酸的分泌數量增加,例如:肉湯類型食物、生蔥與大蒜、咖啡與酒等等,也不可以食用熱度過高、冷讀過高、硬度過高的食物,也不可以使用生食物,對胃的病情恢複不利。
其次,患者需要按時進餐,如果胃部消化功能較弱,患者則需根據少量多餐的原則進食。患者不能出現多度饑餓或者暴飲暴食的狀況,避免患者胃部内部環境出現失調的狀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