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代嘉慶匾額

清代嘉慶匾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7:00:03

【編者按】匾額,高懸于建築點睛之位。往往寥寥幾字,卻蘊含着豐富的義理、文化和情感。在中國古代文物中,可謂獨樹一幟。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是集匾額搜救、保護、展覽、研究于一體的主題型博物館,館藏一千多塊古代匾額。其中,有一批禦史親題的匾額,書法優美、文采斐然,含義隽永深刻。我們特擇其佳作,整理刊發,以飨讀者。

1.明永樂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陳勉題《總憲》

清代嘉慶匾額(觀匾話廉明清兩朝部分禦史匾額故事)1

釋義:總憲,明清都察院左都禦史的别稱。禦史台古稱憲台。

題匾者:陳勉(1381-1453),字希進。江西甯都東山壩雙源人。永樂四年(1406)進士,即授廣東道禦史,長期擔任各地各級禦史。

【禦史故事】刀刃向内,查處“自己人”

明宣宗宣德初年,官員宴會奢侈相尚。資曆極深的左都禦史劉觀知法犯法,私下接受賄賂,花天酒地習以為常,其手下禦史們也都上行下效,個個貪污放縱無所顧忌。宣宗欲除劉觀集團以正監察系統内部風氣,在大學士楊士奇建議下,任命了一批頗具聲望的清官進入都察院,陳勉就在此時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期間,他秉公辦案,積極配合時任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的顧佐加強對監察系統内部官員的監察,終使監察系統的貪官頭目劉觀被宣宗罷官定罪。劉觀集團随後被打倒,朝中風氣為之一振。

2.清雍正大學士朱轼題《寵錫绯魚》

清代嘉慶匾額(觀匾話廉明清兩朝部分禦史匾額故事)2

釋義:寵錫,朝廷的恩賜。绯魚,绯衣與魚符袋。唐開始,五品以上官員穿绯色朝服,五品以上京官佩戴魚符。魚符原為出入宮禁防詐僞而設,後飾以金銀系于腰間,成為身份尊顯的一種标志。

題匾者: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人,病逝後贈太傅,入祀賢良祠,谥文端。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進士,曆任陝西學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撫、左都禦史等職,官至吏部尚書。雍正三年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為乾隆老師。任浙江巡撫時,修築海塘,為治理沿海水患做出了貢獻。朱轼還是當時著名的經學家,為程朱學派的重要代表,著有《周易注解》《周禮注解》《儀禮節要》《曆代名儒傳》《曆代名臣傳》《曆代循吏傳》等。

【禦史故事】朱轼所修不塌

朱轼為官幾十年,治理水患,為民辦實事,深得民心。他關注民生,對于興建農田水利各節,籌劃舉措,都事必躬親。在浙江督修海塘時,多有創造:海甯、上虞等縣常患海潮,朱轼便采用“木櫃法”,用松木、杉木制成大箱,裝滿碎石,沉到海塘底部,上面堆上巨石作堤基,從而堤塘堅固,潮患免除,民則安之。所以人言,“朱轼所修不塌”。

3.清乾隆大學士王傑題《泮水鐘英》

清代嘉慶匾額(觀匾話廉明清兩朝部分禦史匾額故事)3

釋義:泮水,古時學宮前的水池,狀如半月形。此處是學宮、學府的代稱。鐘,集聚。英,英才。

題匾者:王傑(1725-1805) ,字偉人,号惺國,陝西韓城人。清朝狀元、名臣。初在南書房當值,後經多次升遷,官至内閣學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後又轉調吏部,擢升右都禦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第二年又出任東閣大學士,總理禮部。嘉慶帝即位,仍為首輔。王傑以詩文見長,工于書法,有“文章三江,字冠中原”之譽。

【禦史故事】甄選英才泮池邊

王傑多關心後生,提攜才俊。史料記載,王傑曾兩任會試正考官,選拔出胡長齡、汪廷珍、劉風诰、阮元、那彥成等人才,而這些人後來也多成為名譽四方的清官好官。

【禦史故事】和珅貪腐案的最終審判官

王傑一生剛正不阿,尤其在與奸貪之臣和珅的鬥争中盡顯他的剛正勇毅。據《清史稿》記載,一次,和珅為了讨好他,在議政後拉着他的手,開玩笑地說:“狀元宰相手果然好。”王傑說:“這手隻會做狀元宰相,不會要錢,有甚麼好處?”

而這個與和珅鬥了一輩子的王傑,也正是和珅貪腐案的最終審判官。嘉慶帝即位後,即将和珅以貪污受賄罪入獄。但和珅當政時間長,影響大,幾乎沒有哪個京官不為和珅做過壞事。因此,和珅自以為無人敢做自己的審判官而氣焰嚣張。直到在審判堂上,和珅看見審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一身正氣的王傑,氣焰頓消,隻得從實招來。

4.清乾隆大學士劉墉題《敦和》

清代嘉慶匾額(觀匾話廉明清兩朝部分禦史匾額故事)4

釋義:敦,敦厚,笃厚。和,和睦。

題匾者:劉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諸城縣逄戈莊(今屬山東省高密市)人,大學士劉統勳之子。清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曆任安徽學政、江蘇學政、太原知府、江甯知府、湖南巡撫、都察院左都禦史、吏部尚書、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嘉慶九年(1804)卒于官,贈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劉墉亦是著名的“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書法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

【禦史故事】鄉飲大賓話敦和

鄉飲是源于周代敬老愛老的一種習俗。每年秋收後,地方政府官員,下到鄉鎮宴請當地“賓”。受邀者稱“鄉飲賓”,有“大賓”(亦稱“正賓”)、“僎賓”、“介賓”、“三賓”、“衆賓”等名号,統稱“鄉飲賓”。其中,“大賓”(正賓)檔次最高。

至明清時期,該習俗更為隆重,民衆把治家有方、内睦宗族、外和鄉裡、義舉社會、有崇高社會威望之人推薦為“鄉飲賓”,縣府每年從财政支出官銀用于舉辦“鄉飲酒禮”活動。秋收之後由縣令到鄉村宴請。此匾正是劉墉題給湖南石門縣“鄉飲賓”的。

【禦史故事】嚴查山東巡撫舞弊案

乾隆四十七年(1782)春,禦史錢沣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結黨營私,向所屬各州縣索取賄賂,以緻各州縣倉庫虧空。劉墉奉旨偕同和珅審理山東巡撫舞弊案。和珅有意袒護國泰,在前往濟南途中,就将情況秘密通報國泰。國泰趕忙向商人勒借銀兩,補充庫銀數量,掩蓋虧空。到山東後,盡管劉墉等人第一時間查驗府庫,卻發現錢款一文不少。劉墉與錢沣會商後,暫時将倉庫封存。原來,錢沣在差役們抽銀驗視時,發現驗證的銀子成色不對。回到住處後,即派人訪問偵查,了解到是巡撫勒借商人銀子,冒充官銀放入庫中。于是他們四處宣告,如果商人們不将被借銀數呈告官府,請求歸還,便将其銀子沒收。終于商人紛紛呈禀銀子被借的緣由和數量,将銀兩領回,從而查清了府庫官銀虧空的真相。劉墉等将事實奏報朝廷後,終使國泰伏法。

5.清道光大學士戴均元題《極婺聯輝》

清代嘉慶匾額(觀匾話廉明清兩朝部分禦史匾額故事)5

釋義:極,北極星,對男性的頌詞。婺是古星名,即“女宿”,用作對婦人的頌詞。聯輝,同時光彩照人,熠熠生輝。

題匾者:戴均元(1746-1840),字修原,号可亭,清代江西大庾(今大餘縣)人。乾隆三十九年進士,入翰林院,先後任江南、湖北鄉試考官、湖廣道、京畿道監察禦史,江南河道、河東河道總督、禮部尚書、左都禦史,協辦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保、太師等。道光二十年(1840)逝世,享年九十五歲。

【禦史故事】一門四翰林,叔侄兩宰相

戴均元兄戴第元,為乾隆二十二年進士,入翰林院。乾隆四十年,戴均元與侄子戴心享同被點翰林。乾隆四十三年,另一侄子戴衢享中狀元。史稱“西江四戴”“一門四翰林”。戴家清廉博學、愛民勤政,享譽朝廷。後戴均元、戴衢亨先後任各部尚書、大學士。“一門四翰林,叔侄兩宰相”,傳為佳話!(何文清、徐炳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