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阻礙天鵝頸形成的原因

阻礙天鵝頸形成的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7 19:54:17

◎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你們這是要把天鵝勒死嗎?快放開!快!!”“快把什麼環去掉!”“什麼研究?你們就是瞎搞,謀私利!”……5月24日,正在鄭州北龍湖濕地公園給疣鼻天鵝戴GPS定位頸環的科研人員,遭到遊園群衆大聲呵斥。有人還将環志的兩段視頻發到網上,呼籲“救救天鵝!”(注:環志一般指鳥類環志,鳥類環志是指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态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由鎳銅合金或鋁鎂合金制成,上面刻有環志的國家、機構、地址(信箱号)和鳥環類型、編号等。)

扛不住洶湧“聲音”,25日上午,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與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配合,将頭一天剛剛戴上的頸環拆除,湖岸響起長時間的掌聲和歡呼聲。

“鄭州疣鼻天鵝環志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一周,但它警醒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愛護和保護動物?動保與科研的關系究竟如何處理?……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就此采訪了全國鳥類環志中心主任陸軍及相關科研人員。

阻礙天鵝頸形成的原因(為什麼要給天鵝戴頸環)1

鄭州北龍湖濕地的疣鼻天鵝。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攝

給天鵝環志,會影響天鵝進食嗎?

天鵝包括大天鵝、小天鵝、黑天鵝和疣鼻天鵝等七八個種類。其中,疣鼻天鵝一夫一妻,終生厮守,對後代也十分負責,被作為愛情的象征。

成體疣鼻天鵝體長140厘米左右,體重可達23公斤,是最重的飛鳥,飛高可達9千米,能輕松翻越喜馬拉雅山。它主要生活在歐洲,在我國西北地區也有少量繁殖和越冬。但在2020年初,5隻疣鼻天鵝卻飛到我國中部地區的鄭州市賈魯河、北龍湖濕地栖息繁殖。這是曆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目前,鄭州共有成體、幼體疣鼻天鵝22隻。

這些疣鼻天鵝從哪裡來?在鄭州繁殖的後代又将怎樣遷徙?它們反常留在鄭州繁殖的原因是什麼?……河南省野生鳥類觀察學會對此極為重視,向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獲批,為疣鼻天鵝環志,采集數據。

那麼,是否真像“民意”所言,環志太緊,影響天鵝進食,要把天鵝勒死?陸軍說,按照規範,戴上頸環後,應留4厘米的空間範圍,兩根手指能很容易插到頸環與脖子之間。環志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太緊勒脖子,太松易脫落,還容易在飛行過程中導緻意外,比如挂到樹枝等障礙物上。

他認為,從視頻上來看,鄭州此次環志是合适的。知情人士也證實,為天鵝卸掉頸環時,并沒出現勒痕。

那麼,戴了環志的天鵝老是去啄環志,是怎麼回事?陸軍表示,初戴一個不屬于自己且有點重量的東西,有不适感是自然的。前幾天不進食或經常啄環志都屬正常。幾天後就習以為常,不會有大的影響。

阻礙天鵝頸形成的原因(為什麼要給天鵝戴頸環)2

視頻截圖

至于“民意”認為天鵝受到了驚吓,更是一種正常情況。陸軍說,所有野生動物,隻要神經系統稍微複雜,被抓捕時都會有應激反應,過一段時間就好了。而且給這些天鵝做環志時,已應激一次,而取掉環志,再應激一次,這是毫無意義的。

另據國外研究,戴環志和沒戴環志的天鵝,在重量和生育率上,并無顯著不同。

給天鵝環志,是一項正常的科研活動

陸軍說,為鳥類環志是研究鳥類遷徙的經典方法。對個體救助後檢測、個體行為節律研究、種群檢測、疫源疫病監測、栖息地保護等科學研究、鳥類保育、政策制定工作,可提供大量翔實的數據資料。

世界上最早的環志,是1899年丹麥教師H.C.Martensen給一百多隻紫翅椋鳥戴上的腳環,迄今已有100多年曆史。我國在1982年成立鳥類環志中心,1983年首次在青海湖進行鳥類環志試驗,也已近40年,環志技術已經成熟。當時環志斑頭雁、海鷗2種鳥類共1015隻。我國現在每年至少環志近10萬隻鳥,最高年份30萬隻。目前我國已約有840種390萬隻鳥佩戴環志标識。

所謂的鳥類環志,是指用特制的鳥環來标記鳥類個體的行為。除了戴在腿上的特制金屬環、塑料環、彩色旗标外,還有戴在翅膀上的翼标、戴在脖子上的頸環等。更廣義的環志還包括給鳥類佩戴衛星追蹤器等。環志編号全球唯一,相當于鳥類獨一無二的“身份證”。

阻礙天鵝頸形成的原因(為什麼要給天鵝戴頸環)3

圖片來源:央視《動物來啦》節目

此次在鄭州采用的實際上是追蹤器,它将追蹤器與頸環結合起來裝置,是專門為天鵝研發的。此前在三門峽,已為數百隻大天鵝佩戴了這樣的追蹤器,大部分是背腹式,用繩子綁在背上。

陸軍認為,對于鳥類環志及相關科研活動,我們應保持科學和理智的态度。

假如沒有環志,人類怎能知曉鳥類創造的這些奇迹

1956年,一隻雌性黑背信天翁在位于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島被環志。研究人員測算,它當時已經至少5歲。

50年後的2006年,科研人員發現這隻信天翁依舊健在。科研人員為它更換了腳環,并取名“智慧”。“智慧”幾乎每年都會回到繁殖地生蛋、孵蛋、養娃。更令人驚訝的是,今年已經至少70歲高齡的“智慧”,竟然再度成功生育了下一代。

“智慧”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年長的野生鳥類母親。

“假如沒有環志,這個奇迹就無人知曉!”陸軍說。

在我國,2007年出生的雌性天鵝“A97”,從2009年開始,每年冬天都從西伯利亞飛抵山東榮成,成了這個城市的一員。但是,從2020年冬天至今,“A97”一直不見影蹤……這隻12歲的天鵝,難道已經折亡?

2020年冬季,繁殖地和越冬地通常都在歐洲的一隻白頰黑雁,罕見地出現在河南。它戴的腳環明确告訴我們,它來自荷蘭。

2014年,研究人員給北京頤和園的31隻北京雨燕背上了光敏追蹤器。第二年,其中13個追蹤器被科研人員回收研究,發現北京雨燕竟然在冬天飛抵南非過冬,遷徙路徑往返約3萬公裡。科研人員又給大杜鵑背上定位器,發現它們竟然也要翻山過海,遠赴南非。這些平凡的鳥兒竟然要經曆如此偉大而艱難的旅程,才能再次回到我們身邊。

“這些都說明,環志能幫助我們确切地了解鳥類的個體活動,确定鳥類的壽命、研究鳥類遷徙的規律、監測鳥類種群數量變化、發現鳥類重要活動區并提供保護。”陸軍說,“對于保護鳥類及其生活環境而言,環志是無法替代的重要工具。”

做動物科研,首先需要做科普教育

“此次鄭州疣鼻天鵝環志事件,環志人員和民衆的出發點是一緻的,都是為了保護天鵝。但為什麼産生那麼大的分歧,得不到好結果,甚至對立?”河南省科協副主席談朗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做好動物科研,首先需要對民衆做好科普教育。”

她說,在這次事件中,科研人員缺少和民衆的有效溝通。如果在給鳥類上環志時,能就地宣傳講解,事情就不會演變至此。科學研究不僅要做,而且要向周圍的人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做,向大家傳遞有趣的、應該知道的知識。

談朗玉強調,見不明真相的人逮天鵝,民衆上前阻止,說明大家關注、愛護鳥類和環境,這是社會進步的标志。但民衆要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不盲從衆議,誤解原本正常的科研活動。科研人員也要更專業、透明,通過科普讓鳥類環志更為民衆熟悉。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環志水平還有待提高。為天鵝配戴頸環,一般十分鐘即可,包括測量、稱重、上金屬環、佩戴彩色标記及安裝追蹤器和采集生物樣本等,還要給天鵝戴頭套,減輕應激反應。但在鄭州這次事件中,環志用時約40分鐘,取掉環志用了1個多小時。再比如撫摸天鵝的動作,完全沒必要,不僅不能舒緩天鵝壓力,反而更容易應激。

此外,這次給疣鼻天鵝佩戴的高科技定位器價格較高,且有一定重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鳥類活動負擔,一些太小的鳥更不能背負。環志要靠人們觀測到被環志的鳥類個體,才能讀取它的信息。這對大型鳥類而言,環大、字大,容易被發現并看清。對小型鳥類就太難,不近距離觀察很難看清,甚至得抓在手裡才能看到;還有目前的發射器功能也不太穩定……

鳥類專家希望研發出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鳥類的高效輕便的環志産品。

編輯:張爽

審核:王小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