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屁股決定魚獲”,選擇一個魚群聚集的好釣位是爆護的前提。
但在遇到大江或者水庫的大水面野釣時,由于水域面積比較大,魚的密度也很稀,總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下面我們就一起聊聊在江河水庫等大水面作釣時,如何選擇釣位的問題~
洄水灣
洄水灣不受急流沖擊,水流非常緩慢,水溫也會比較穩定,利于魚群在這裡長時間的休息停留。
水中的浮遊生物等豐富食物會順水進入洄水灣,長期集聚,是魚兒的天然糧倉,魚兒也喜歡在此處聚集覓食。
要注意洄水灣不能比主河道淺太多,有水草等障礙物的地方最好。水位深的洄水灣溶氧量高,經常會有大魚出沒,可以搓餌釣鈍,或者釣跑鉛。
下風口
夏季氣溫較高,悶熱天氣較多,往往氣壓低,水體溶氧量不足,大魚活躍度不高,開口也不是太好。
有風的天氣,水面上便形成上下風口。上風口的溶氧量要比下風口要稀薄一些。風也會将水中的浮遊生物等豐富食物帶到下風口。
魚類趨氧、趨食的習性,會促使它們往下風口處遊弋。夏季有風的天氣,大魚也會向下風的區域集中,在下風口作釣,魚獲往往比較好。
大中求小
大水面水廣魚稀,魚的密度相對較低,選擇庫汊處、凸出的铧尖處、寬窄交界處,大水面與小水面相連,大魚經常遊經此處,在此處下杆,就在魚的覓食路線上,自然更有機會釣獲。
在铧尖處作釣時,注意把握水流方向,當水流流向水灣時可選做釣位,反之則不适合。
溝汊處水往往比較淺,夏季白天水溫過高,夜晚水溫下降,青魚、草魚等大個體魚會來到溝汊覓食,是适合夜釣的釣點。
水底複雜處
水淹樹叢,水草茂密處,有石頭窩石頭縫亂石塌方處,以及水域底部有橋墩、樹樁、暗礁、深溝陡坎的地方,地形相對複雜,水位一般較深,夏季可以避暑,冬季可以取暖,魚兒可進可退。
複雜的地形也會形成緩流地帶,使食物在此彙集,魚兒也會在此停留覓食,小魚多的地方,大魚也一定會被吸引來。
這裡是垂釣鲫魚、鯉魚、草魚以及鲶魚黃颡魚都很不錯的釣點。
垂釣前一定要進行抛竿試水,多點探測,也可以詢問附近的住戶、釣友了解水底的地貌,選對釣點。
使用玉米、麥粒、小米等做窩,也可以在餌料裡放些酒米,邊釣邊留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