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無論孩子多大,在父母的眼裡都是孩子。無論是高考填報志願專業,還是工作、結婚、生孩子,父母都要插手。他們常以“過來人”和“為你好”為由,迫使子女無條件順從他們。如果子女不願意服從,就要受到各種輿論的指責,自私自利、好心當作驢肝肺,這還是輕的,嚴重的會被說成是大逆不道。
王鑫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一家知名的建築企業,擔任出納。上班半年多,由于工作表現出色,他便被公司派往湖南,擔任公司承建項目的出納,負責支付材料款、工人工資等。從2012年3月開始,公司陸續給王鑫打款300多萬元,用于各項開支。2012年4月,王鑫一連幾天沒去上班,單位的領導和同事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都沒有聯系上他。
一星期後,王鑫主動與公司取得聯系,并回到公司。不過,他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領導坦白,說自己挪用了公司工程款。領導大吃一驚,趕緊派人對賬,結果發現,公司的賬面上虧空了100萬元。
原來,忠厚老實、被親戚朋友稱為“孝子”的王鑫有個嗜賭的母親,母親在賭場上欠了很多錢,經常有債主上門追債。可母親不但不知悔改,還經常跟王鑫要錢,用于賭博。
母親打算去澳門賭場翻本,就找兒子借錢。王鑫明知道母親賭博欠債已經成了無底洞,可礙于母親是自己唯一的親人,他最終還是答應了母親的請求。
王鑫一下子就從公司賬上挪走了100萬,然後親自陪母親去了澳門。俗話說,十賭九輸,在澳門賭場,母親把100萬輸得精光。
見挪用的公款無法歸還,王鑫自知無顔面對公司領導、同事,于是選擇了離開。不過他并沒有逃避,而是四處籌錢,想彌補賬上的虧空。然而,100萬元不是小數目,實在借不到錢的他隻好回單位向領導坦白。公司選擇了報警。
子女不惜犧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一味地對父母做出極大的犧牲,隻要是父母說的就聽從,甚至認為父母隻有對沒有錯,如果竹逆了父母的意思就是大逆不道——這不是孝順,是愚孝。
真正的中國文化是反對“愚忠愚孝”的。《孔子家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曾參小時候跟父親一起去地裡幹活,曾參不小心把莊稼鋤斷了,父親大怒,把曾參狠狠地揍了一頓,也許是下手太重,曾參竟被打昏了。父親以為自己失手打死了兒子,伏在“屍體”上大哭。過了很久,曾參才醒過來。為了不讓父親擔心,醒後的曾參說自己一點兒都不疼,回家後還彈起琴來,以證明自己無恙。
這件事被孔子知道了,他很生氣,跟弟子們說:“告訴曾參,以後再别到我這兒來了。”曾參不解,托人詢問緣由。
孔子以大舜事親之事為例,說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孝:舜的父親叫杆叟,為人糊塗,他後娶的妻子對舜很不好,欲除之而後快,她經常慫恿杆叟責打兒子,甚至還設計想殺死舜,舜幾次險些喪命。舜雖孝順父親和後母,但并非任何時候都逆來順受,他秉持的原則是“小捶則待過,大杖則逃走”,也就是,面對父母小的責罰,安然順受,但父母要殺自己的時候,就盡力避開。
在孔子看來,在父母對自己起殺心的時候躲開,以免他們背上殺子的惡名,這才是真正的孝。而曾子見父親下了狠手,卻不想辦法躲開,萬一父親失手,将他打死,父親将置于何種境地?盲從的兒女并非孝順,而是愚孝。反之,不順從父母的意思,反對父母的做法,也并不一定都是不孝。
曾子聽了這番話,恍然大悟,連忙去拜謝老師的教誨。
說起孝順,很多人都認為光宗耀祖就是一種孝順。喜歡把光宗耀祖挂在嘴邊的長者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一個人是好是壞無所謂,要為整個家族考慮考慮啊······”這迫使很多子女把光宗耀祖視為終生理想,在做人和做事的時候,他們考慮最多的是整個家族,而不是自己。子女為了祖先和父母去拼搏,去追逐功名利祿,為的是能夠履行盡孝的義務,對他們有個交代。
許多子女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有幸功成名就,就覺得光耀門媚、風光無限;如果不能出人頭地,就無法面對父老鄉親;假如身敗名裂,就覺得無顔活在世上。
子女因為感恩父母的養育而自願盡孝,那是發自内心的感情,如果父母自以為對孩子有養育之恩,便理所當然地要求子女必須償還,那不就成了交易了?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才是真正愛的表現,孩子努力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精彩,不讓父母擔憂,才是真正的孝順。
每個人都要有獨立的人格,誰也不是誰的附屬品,每個人都有權做出自由的選擇。不要讓光耀門媚成為你的桎梏,拼搏努力不是為了光耀門媚,而是為了自己。随着時代的變遷,我們的價值觀也要跟着變一變了。把光耀門媚視為理想沒什麼不對,但成功的路有千條萬條,不能一味地追求升官發财、有權有勢,把這些視為成功的唯一标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