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鄉村紀實?“村裡都成了4A級景區,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我們跳動的就是小康生活的節拍”在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福文化”廣場,幸福村村民陳芝連正帶領着村民跳廣場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萍鄉鄉村紀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村裡都成了4A級景區,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我們跳動的就是小康生活的節拍。”在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福文化”廣場,幸福村村民陳芝連正帶領着村民跳廣場舞。
人口不足3000人的幸福村,近年來屢獲榮譽:全國文明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幸福村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幸福村老支書劉德常的話道出了幸福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緣由。
在幸福村,老黨員劉任覺義務修路20餘年、劉光作老人義務掃路20載……這些故事代代相傳、廣為人知。
劉德常介紹,多年前,村裡全是泥巴路,多虧了劉任覺帶着鋤頭、簸箕,義務修路、義務種樹,一幹就是20多年。受劉任覺影響,村民們齊上陣,把村裡四米寬的道路拓寬,水泥路自此修到了家家戶戶。幸福村也成了萍鄉最早一批實現鄉村道路硬化、綠化的村莊。
如今,幸福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兩萬餘元。每逢周末,幸福村遊人如織。随着火龍果基地、無花果基地、七彩葡萄主題公園等落戶,幸福村的鄉村遊越發火熱。
“幸福村的幸福,來自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幸福村現任村支書劉聖祥說,雖然村民富裕了,但一直恪守“勿講排場”的規矩。
幸福村成立的紅白喜事理事會規定,村民操辦紅白喜事要提前告知,在既遵循當地風俗習慣又杜絕鋪張浪費的原則指導下,限定香煙、酒水等使用标準,使村民的紅白喜事辦得既熱鬧又節儉。
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幸福村還廣泛開展了“十星文明戶”“科技示範戶”“五好家庭”等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立了鑼鼓隊、腰鼓隊、秧歌隊和扇子舞隊。
“我們的文化娛樂活動很豐富,村裡搓麻将、打牌的人都很少。”在陳芝連眼裡,最有看頭的還是幸福村的新春喜樂會,這台“農民春晚”已陪伴村民走過了十多年時光,所有節目均由村民自編自演,熱鬧而喜慶。
幸福村還提煉出向上、向美、向善的“幸福文化”,樹立起文明新風尚。“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無信不立”等“村規民約”使幸福村人擰成一股繩,在小康路上闊步前行。
“幸福村啊,我們的家園,科學種田奪高産,水泥大道到家門,齊心鋪就幸福路……”“福文化”廣場上傳來的清脆歌聲,唱出了幸福村村民的心裡話。
作者:□記者 賴星 李嘉盈 南昌報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