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要拿年齡當借口

不要拿年齡當借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0:39:24

最近,刷微博時看到一個熱搜話題:

哪個瞬間讓你突然有了年齡的緊迫感?

不要拿年齡當借口(别讓年齡成為緊箍咒)1

轉贊數超過2萬的微博寫着:再過6個月,20後就出生了,他們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

評論裡,有人回複“30歲的老奶奶”,也有人回複,“99年的老阿姨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齡讓那麼多人焦慮了。

如今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年輕人常将“年齡大了”挂在嘴邊,甚至于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已經來不及了。

年齡,成了戴在頭上的緊箍咒。

1. 人活着,心态很重要。

不要拿年齡當借口(别讓年齡成為緊箍咒)2

朋友小安最常說的話就是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女孩子過了30歲就老了,所以,一定要在30歲以前結婚生子。

然而,29歲的小安依然單身沒有男朋友,她為了完成自己認為的“人生限定”相了上百次親,最後,與一個不讨厭的人相處了一個月之後結婚了,那一天離她30歲隻差5天。

婚後,丈夫對小安諸多嫌棄,脾氣火爆的小安自然不樂意,于是吵架便如家常便飯,兩個人吵了半年還是離婚了。

小安離婚後,身材走樣,沒有化妝的臉看起來很憔悴,也真的如她想的“過了30歲,就老了”。

有人說,沒有該結婚的年齡,隻有該結婚的感情。

的确,我們不該以年齡給自己的愛情設限,更不該以年齡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反觀娛樂圈裡,不管40 歲依然演偶像劇毫無違和感的陳喬恩,還是38歲看起來依然少女的秦岚,她們都不曾對自己的愛情或者人生設限,亦都有着積極樂觀的心态。

《敢死隊》中曾有一句台詞,年齡,隻是一種心态,隻有當你投降,當你放棄時才會真的變老。

的确,隻有人心老了,對年齡投降了,人才會真的變老。因為不管是潛意識還是意識都會讓身體屈從那顆覺得自己老了的心。

年輕時的“老”是因為心态“老”,年老時的“年輕”也是因為心态“年輕”。

2. 做自己,才能活得精彩。

不要拿年齡當借口(别讓年齡成為緊箍咒)3

單位裡剛剛退休的老大姐,為了慶祝自己光榮退休,給自己買了一件大紅色的連衣裙,穿上的第一天,就被居委會大媽嘲諷,“哎呀,穿這麼靓,相親去嗎?多大了?”

大姐一時語塞,雖然生氣,但還是回去換了衣服。

我們生活的周遭總是有很多的聲音,對我們充滿質疑、諷刺和瞧不起,而我們常常對這些外在的聲音很在意,因為太在意,總是過得不那麼愉快。

想穿自己喜歡的衣服,擔心被人嘲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害怕被人說三道四。

然而總有一些人,從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反而活得精彩。

《都挺好》裡順利搶占蘇家最讨厭男人C位的蘇大成的扮演者倪大紅,如今59歲,潮牌T恤搭配闊腿褲,再加一雙聯名款球鞋,嫣然一個潮酷男孩,生生改變了我們對于老藝術家的刻闆印象。

有人說,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太在意,便什麼也做不了。

倘若倪大叔也像退休的老大姐那樣在意别人對自己穿衣風格的評價,那麼就不會有時尚老男孩倪大紅了。

生活從來不是過給别人看的,自己舒服就好,我們也永遠滿足不了周遭人的期望。

不管在什麼歲數上,别在意周遭,做自己就好。

隻有做自己心裡才能無怨怼,也隻有做自己才能活得精彩。

3.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從不怕晚。

不要拿年齡當借口(别讓年齡成為緊箍咒)4

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生的外婆,沒有讀過書,二十幾年前為了讓她從外公去世的悲傷裡走出來,在教會講經的姨婆帶她信了基督。那時,她端着沉甸甸的《聖經》感歎,要是能認全《聖經》裡大部分的字多好啊!

後來,她每周去教會裡聽人講經,到我們這些小輩們放學、放假時,她都會捧着《聖經》很認真地問我們,這個字怎麼念,那個字怎麼念,每每問完她都會自己重複好幾遍。

如今,《聖經》裡十之八九的字她都識得,甚至于《創世紀》都可以背下來。

外婆想識得《聖經》裡大部分的字,沒有怕晚也沒有怕實現不了,她隻是一直堅持一直努力,因為那是她想做的事情。

的确,那些我們想做的事情,不管被多少事情耽誤了多少年,不管到了哪個年紀,我們都會去做。

摩西奶奶在100歲時給一位叫做春水上行的日本年輕人寫過一句話,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在摩西奶奶的激勵下,這位叫做春水上行的年輕人做了10年的骨科醫生後,轉而從文,最終實現了童年的夢想。

他就是後來聞名于世的作家渡邊淳一。

倘若當年的春水上行怕晚,而沒有棄醫從文,那麼就不會有後來的渡邊淳一。

果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會怕晚,因為做完了心就踏實了。

4.做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自己。

王朔曾提到,國外有一個調研,人臨死前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排在第一位的是:這一生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内驅力,即是我們發自内心想去做。

這種内心的需求,會一步步促使我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相反那些被迫去做的事情,反應出來的就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在須臾百年的人生中“想做卻沒做的事”,是每個人心裡的“未竟事件”。

我們常說時間可以教人忘記,可是那些“未竟事件”,不管到了多少歲,都會記得,就像一顆埋在地下的種子,總有破土而出的一天。就像摩西奶奶75歲以後開始畫畫,像我的外婆六十多歲才開始認字念《聖經》。

我們常說人言可畏,可是,人言之所以“畏”,是因為我們太在意周遭的眼光。

那些不顧外界眼光恣意生活的人,往往過得自在,亦過得精彩。就像酷潮大叔倪大紅。

人生有無數的可能,這無數的可能也會造就不一樣的自己,但唯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為一個想成為的自己,才會心生歡喜。

這種對“未竟事件”的完成所帶來的踏實和滿足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最後,願每一個人都能摘掉年齡的緊箍咒,以樂觀積極的心态過不設限的人生。

願每一個人都能在有生之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為想成為的自己。

作者簡介:九仙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一個混迹江湖的治愈系井姐。願你的每個傷口都被治愈。

歡迎關注,閱讀更多暖文。

文章系原創,全網維權,轉發随意,轉載請獲取授權,侵權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