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技術指标
1.産量指标:300公斤/畝。
2.産量結構:早熟品種畝收獲株數2.4—2.8萬株/畝,單株33—55莢、90—130粒,百粒重17~20g;中熟品種畝收獲株數2.2—2.4萬株/畝,單株33—55莢、90—120粒,百粒重19~21g;晚熟品種畝收獲株數1.9—2.2萬株/畝,單株30—50莢、90—120粒,百粒重20—25g。
3.生育指标:播種期4月中下旬,出苗5月上、中旬,開花期6月中下旬,結莢鼓粒期7月上旬,8月中下旬,成熟期9月上旬。
4.施肥指标:總供肥量為65kg,其中:尿素(約含N 46%)27.8kg,磷酸一铵(N 8.76%,P2O5 45%)20.7 kg,硫酸鉀(K2O 50%)16.5 kg。
二、栽培技術措施
(一)播前準備
1.土地選擇:選擇PH值不超過8.3,含鹽量不超過0.1%,灌排通暢、中上等肥力的地塊;根據當地作物種植實際情況采取輪作方式,一般與春小麥、玉米等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忌葵花、花芸豆做前茬。
2.整地:翻耕曬垡: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進行深耕翻地,耕深25—30cm,初春能進地後平整成待播狀态。
3.土壤封閉:播前5-7天噴灑都爾、金都爾、施田補、仲丁靈等選擇性除草劑,畝施用量120—200g,以抑制雜草生長。
4.整地待播:土壤封閉後用聯合整地機對角作業,深度為4-6cm。結合整地把殘留地膜及作物殘杆清除幹淨。整地質量達到“墒、齊、平、松、碎、淨六字标準。
5.選用良種:根據不同熟期選用黑河48、合農95、新大豆25等相同熟期的品種。
(二)播種
1. 選用優良品種:選用高産、優質、抗病性好品種。
2.種子質量:選用粒大、飽滿、純淨、無黴變、無病蟲害和發芽勢、發芽率98%以上的種子。使用钼酸铵和種衣劑拌種。
3.播種
3.1 适期播種:當5cm耕層連續5天通過8℃時開始覆膜播種。
3.2 精量點播、合理密植: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栽培條件,保苗株數适當增加或減少。采用覆膜滴灌寬窄行種植方式,一機兩膜,膜寬205cm,播幅寬460cm,一膜播3個雙行,膜内窄行距25cm,寬行45cm,膜間及交接行距65cm,三條滴灌帶鋪設在窄行25cm之間,精量點播,單粒下種,粒距9.6cm,平均行距38cm;或采用膜下雙滴灌帶四行栽培模式,膜寬125cm,膜外60cm,兩滴灌帶距離60cm,滴灌帶左右兩行距滴灌帶15cm,精量點播,單粒下種,粒距9cm。如需要增加播種量可将外側邊行調整為“單粒—雙粒—單粒”播種模式以增加密度。
(三)苗期田間管理
1.滴水出苗:播種完成後時及早安裝田間灌水管道,及早滴水,保證出苗。
2.查苗補種:出苗後及時進行查苗補種。
3.适時定苗:2片真葉展開至第1片複葉完全展開前,按密度要求定苗。
4.中耕除草:全生育期中耕除草1—2次;大豆1~3片複葉期,此期田間雜草也多在2-4葉期,噴施烯草酮、精喹禾靈、氟磺胺草醚等莖葉除草劑。
5.合理灌水:根據大豆生育期需水規律,苗期和成熟期需水量較少,花、莢和鼓粒期需水量較大。按生育時期灌水量是:4月中旬滴出苗水1次,灌水量為15-25 m3/畝;6月開花期滴水2~3次,灌水量為30~35 m3/畝;7月開花結莢期滴水3次,灌水量為30 ~40m3/畝;8月結莢鼓粒期滴水4次,灌水量為30~45 m3/畝;9月鼓粒及成熟期,滴水1~2次,灌水量為15~25 m3/畝,全生育期共灌水12~14次,共計灌水量300-480 m3/畝。此外,應按照土壤質地、氣象條件等視實際情況調整灌水次數和時間。
6.科學追肥:大豆追肥均随水施入,花期之前少施肥。6月開花期,每次畝滴肥量為尿素3~4kg,磷酸一铵3~4kg,硫酸鉀1.5kg;7月開花結莢期,每次畝滴肥量為尿素4~5kg,磷酸一铵4kg,硫酸鉀1.5~2kg;8月結莢鼓粒期,每次畝滴肥量為尿素3~6kg,磷酸一铵1.5~3kg,硫酸鉀1.6~2.5kg;9月鼓粒及成熟期,畝滴肥量為尿素2kg,硫酸鉀1kg。晚熟品種的施肥量可将8月下旬的肥量适當減少,9月肥量适當增加。
7.葉面噴肥:于花莢、結莢鼓粒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钼酸铵、多元微肥等,增加葉片營養,促進營養生長,起到保花、保莢、増粒重的作用。生育期内共噴施葉面肥3~5次,總計尿素400g/畝、磷酸二氫鉀600g/畝、多元微肥200g/畝。
8.化學調控:由于滴灌種植可增加株高,需适時、适量地施用化控劑,以減緩節間的伸長和葉面積的增長。早熟、抗倒伏品種不化控或輕化控,晚熟品種均需化控;化控主要集中在苗期至盛花期,一般噴施2—4次。1~2片複葉期、4片複葉期各噴施縮節胺10 g/畝,6片複葉期噴施縮節胺12 g/畝、多效唑10 g/畝,8片複葉期噴施縮節胺20 g/畝、多效唑15 g/畝。為達到好的化控效果,噴施化控劑3天後才能進水。
三、病蟲害防治1.防治原則: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建立合理的輪作倒茬制度;播前除草滅蟲、清選種子;合理灌溉,拔除帯菌株。3.化學防治薊馬:用3%啶蟲脒、20%吡蟲啉等兌水稀釋噴霧防治。棉鈴蟲:用2.5%高效履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其次可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氯蟲苯甲酰胺等農藥交替使用。紅蜘蛛:用73%克螨特15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其次可選用24%螺螨酯、5%阿維菌素乳油等。
菌核病:用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66g/畝、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60g/畝、25%咪鮮胺錳鹽乳油70ml/畝、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g/畝等,兌水噴霧防治。
根腐病及疫黴根腐病:采用6.25%精甲霜靈·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商品名稱:精歌)拌種,也可配置拌種劑如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精甲霜靈·咯菌腈·嘧菌酯等。采用克菌丹 甲霜惡黴靈、枯草芽孢杆菌 甲霜惡黴靈、申嗪黴素 克菌丹、噻呋酰胺 枯草芽孢杆菌等随水滴施。四、收獲1.收獲時期:機械收獲應在葉片基本落淨(注意有的品種有落葉差的特性,莢全幹時落葉很少)、豆莢全幹、豆粒滿圓時進行收獲,适時早收,防止炸莢。
2.收獲質量:機械收獲時視情況盡量将割茬降低在10cm下,滾筒轉速不要超過300轉,根據豆粒大小調節脫粒間隙到适宜的大小,收割損失率﹤3%,脫粒損失率﹤2%,破碎率﹤5%,含雜率≤5%,泥花臉豆率﹤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