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造價費率是怎麼來的

造價費率是怎麼來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21:37:16

造價費率是怎麼來的?預算價在施工前以施工圖紙為依據,對工程進行造價預計,以便于對工程造價進行計劃控制招标控制價、投标價均為預算價的表現形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造價費率是怎麼來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造價費率是怎麼來的(造價過程中的這些)1

造價費率是怎麼來的

預算價

在施工前以施工圖紙為依據,對工程進行造價預計,以便于對工程造價進行計劃控制。招标控制價、投标價均為預算價的表現形式。

在通常的習慣中,常把造價工作統稱為“預算工作”,即無論編制的是标底、控制價、投标價、結算價等統稱為“預算”,這隻是口語叫法,希望大家加以區分。

标底價

标底是指招标人根據招标項目的具體情況,編制的完成招标項目所需的全部費用,是依據國家規定的計價依據和計價辦法計算出來的工程造價,是招标人對建設工程的期望價格。

注意:标底價與控制價均屬甲方(或甲方委托有資質的造價咨詢人)編制,但招标控制價要公布,而标底不公開。

招标控制價

按照現行國家标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13的規定,依法必須招标的建設工程項目,必須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标,并編制招标控制限價(招标最高限價也叫“攔标價”)。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13第2.0.24條規定:招标人根據國家或省級、行業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計價依據和辦法,以及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單,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編制的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價。即招标人在工程造價控制目标的限額範圍内,設置的招标控制價,一般應包括總價及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稅金,用以控制工程将設項目的合同價格。

編制招标控制價的依據為省級造價管理部門辦法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則》、《消耗量定額》和《工程價目表》。

招标控制價随招标文件一起發布。

投标價

投标價即“投标人投标時報出的工程合同價”。投标價是投标人根據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單以及計價要求,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及施工組織設計,按照企業工程施工定額或參照省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工程定額,結合當前人材機等市場價格信息,完成招标方工程量清單所列全部項目内容的全額費用,由投标企業自主編制确定的投标報價行為。

投标價的确定原則和對投标價編制依據的要求是自主報價,同時要貫徹執行現行國家計價規範和省級工程造價管理機構頒布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費率》;報價不得低于企業成本;并參照各省市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工程消耗量定額、《工程價目表》。

投标報價是企業實力的展現,是投标人對建設項目的心理價位,也适合招标控制價相對應的下限價位。投标報價是簽訂合同的價格依據,但它和評标價還是有區别的,簽約合同價必須與投标報價保持一緻。

評标價

評标價的計算是以投标報價為基礎,綜合考慮質量、性能,交貨或竣工時間,設備的配套性和零部件供應能力,設備或工程交付使用後的運行、維護費用,環境效益,付款條件以及售後服務等各種因素,按照招标文件中規定的權數或量化方法,将這些因素一一折算為一定的貨币額,并加入到投标報價中,最終得出的就是評标價。

實踐中,評标價與投标價很容易混淆,因為評标價的依據就是投标價,評标價是經過評标委員會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标準,對投标價格中的算術性錯誤,在不改變投标報價的實質性内容并經過修正後形成的價格。評标委員會依據調整後的投标報價确定評标價格,并按照招标文件規定的評标方法和标準進行系統的評審和比較,從而得出結論。

目前,國内評标的基本要求是,投标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規定的内容範圍及工程量清單或貨物、服務清單數量進行報價,是否存在算數性錯誤,如果存在就要按規定修正。修正的價格經投标人書面确認後才具有約束力,投标人不接受修正價格的,其投标将被拒絕。

簽約合同價

按照現行國家标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13,合同價有簽約合同價和合同價格,兩者有區别。

簽約合同價是指“發承包雙方在施工合同中約定的,包括了暫列金額、暫估價、計日工的合同總金額”,是工程發、承包雙方以合同形式确定的交易價格,反映的是形成合同價格的條件和簽訂合同價格的依據,是招投标的結果。

合同價格是指“發包人用于支付承包人按照合同約定完成承包範圍内全部工作的金額,包括合同履行過程中按合同約定發生的價格變化”,即工程竣工結算價。這和招投标所說的合同價還是有一定的區别。在招标投标活動中,合同價應該為投标人的中标價,及評标委員會對投标人投标報價經過系統的比較和評審後确定的價格,即簽約合同價。

所以,簽約合同價也不等于評标價。但是簽約合同價必須要與投标報價相一緻,因為這是投标人對招标文件全部理解并接受相關條件計算後,在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條件下,向招标方發出的要約,招标人一旦中标,該價格就是成為簽訂合同的價格,此價格就是完成工程量清單所列項目範圍内的全部内容的價款,也是通過競争後形成的比較合理的價格。也就是說,評審調整後的缺項漏項必須調整到完成該工程内容中,但其投标報價金額不得變動,否則,其投标将被拒絕。

工程竣工結算價

竣工結算價為發承包雙方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标準規定,按照合同約定的,包括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按合同約定進行的工程變更、索賠和價款調整,是承包人按合同約定完成了全部承包工作後,發包人應付給承包人的合同總金額,也就是前條所說的合同價格(工程竣工結算價)。

竣工結算價,要從施工合同、工程量确認、現場簽證、索賠和綜合單價及取費标準等方面全面确定工程結算價。另外,工程結算價有利于工程預算價,更不是工程決算價,它是在承包合同的工程價款基礎上根據實際完成工程量進行工程結算後的工程價款。工程結算價不一定都高于工程預算價,工程結算價通常都要按照實際發生的工程量進行計算。

工程結算價有幾種計價方式,按照合同類型分為:

1.總價合同,即:合同價 工程變更 簽證 索賠=竣工結算價;

2.單價合同,工程結算價=合同中約定的綜合單價(投标文件中的綜合單價)×實際完成的工程量×(1 稅率) 現場簽證及變更(合同外新增項目) 索賠;

3.其他合同型式,根據合同條款的相關規定,計算出新的綜合單價後,彙總出總的工程結算價。

報價要掌握的技巧

策略分析

投标策略是指投标人從項目接洽到招标完備的全過程進行布置及其所采取的手段。投标人在參加工程投标前,首先要關注招标文件的制定過程,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投标策略分析及标書評審工作。通常情況下,投标策略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1、項目情況。需要充分了解業主的社會地位,掌握業主對價格的态度和傾向,分析其項目的前景、工程特點、建設規模、項目性質、市場環境以及施工現場條件,研究招标文件内容。

2、對手情況。研究對手是确定報價的基礎之一,針對業主傾向,來決定自己的報價。還需要重點分析投标單位的背景及實力強的單位,了解對承接工程跟蹤的深度,掌握對方過去投标的報價規律,相互了解程度和準備争取的報價手段與策略等各方面信息。

3、自身情況。需要對自身的狀況以及競争優劣、利弊等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結合當前生産經營情況,特别是項目組織及成本控制的情況,是最終決定報價的關鍵。

技巧運用

投标報價是根據企業的投标策劃,需經曆詢價、估價、報價三個階段。一般情況下,在總價基本确定後,技巧的運用關鍵是如何調整各個子目的報價。既可提高中标機率,又能在竣工後結算時得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巧妙地化險為夷和進一步加快其資金回籠的目的。重點歸納如下幾點:

1、常用項目可報高價,如土方工程、砼、砌體、鋪裝等。大多在前期施工中能早日回收工程款,而在後期施工項目适當可低一些,同時可以解決資金回籠快的問題。

2、通過施工圖紙和現場勘查,與提供的工程量清單進行分析,預計工程量會增加項目,單價适當提高,這樣在最終結算時可增加工程造價。将工程量可能減少的項目單價降低,工程結算時損失不大。

3、與設計單位聯系,掌握設計階段的讨論内幕,了解設計方面上有争議可能變更的項目,可以變更的項目要報低價。

4、設計圖紙不明确,根據經驗估計會增加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估計自己能承包的項目可報高一些,對概念含糊,将來可能發生争議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中,估計自己将受到專業限制不能承接的項目可報低一點。

5、工程大多使用固定單價和工程量可調的合同,應注意控制工程量,調高價。

6、招标文件中明确投标人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分析表”的項目,應注意将單價分析表中的人工費和機械費報高,将材料費适當報低。通常情況下,材料往往采用業主認價,從而可獲得一定的利益。

7、特種材料和設備安裝工程編标時,由于目前參照的定額仍是主材、輔材、人工費用單價分開的,對特殊設備、材料,業主不一定熟悉,市場詢價困難,則可将主材單價提高。而對常用器具、輔助材料報價低。在實際施工中,為了保證質量,往往會産生對設備和材料指定品牌,承包商則可利用品牌的變更,向業主要求适當的單價就是提高效益的途徑。

8、苗木報價。注意本土植物及特色品種報高,外地引進植物樹種宜低,因為外地引進植物變更的可能性較大。

9、對于一些大型的分期的項目,可将一些先期總價報低一些,通過自身技術優勢,進一步優化設計,提高景觀效果,抓好過程簽證,取得效益。然後利用一期施工中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信譽以及成功的經驗可以繼續施工,節約了開辦費用。

10、不少招标文件中存在缺陷,對投标人有利而含糊的過錯或錯誤的條款,答疑時注意策略,以免提醒業主及其他投标人。在項目施工中,可利用含糊或錯誤進一步洽商,以達到效益最大化。

11、技術标是投标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子項可多項選擇或設計降低标準時,可在方案中明示,中标後可以追溯。

雖然運用技巧可以降低風險,取得中标或能争取利益的效果,但投标報價時必須認真核對施工圖紙、複核工程量清單,特别是對報低單價的項目,若實際工程量增加,将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報低單價也要控制在合理的幅度内,同時避免引起業主的反感。

把握的原則

由于清單報價按照“量價分離”的原則,它是要求投标人根據提供的統一工程量和拟建項目情況的描述要求,結合項目、市場、風險以及企業的綜合實力自主推行新型計價模式,其實質内容是“統一量、指導價、競争費”,所以投标報價應遵循以下原則:

1、合理報價的原則。通過分析業主、競争對手、自身等綜合因素,确定其合理的報價。報價規律為:合理的成本加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指導利潤。

2、合理低價的原則。報價規律為:集約性成本加低于行業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指導利潤。當前面臨的競标仍不是越低越好,而是科學合理地計算和測算得出的适當低價。投标的目的本就是為承接業務争取利潤,絕對不能出現無利可圖的投标報價,除因特殊的原因出于某種策略考慮外,都是應規避的,否則,很容易面臨落标,甚至會産生廢标的危險。同時,無序競争也将極大地降低企業的信譽度,緻使社會對企業的綜合實力産生質疑。

3、低價中标、高價索賠原則。報價規律為:集約性成本加微利,這是當前國際社會上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國内大多承包商有畏懼心理,實際上,中标後既可以向管理要效益,也可以通過索賠等方式取得投标時無法取得的利潤,尤其是在利用現行的GF-1999-0201标準合同示範文本的情況下,堅持把握文本的條件,将會給企業帶來某些無法預計的利潤空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