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中,經常會看到“囊腫”兩個字,比如肝囊腫、腎囊腫、卵巢囊腫等等。很多人一看到囊腫就慌了,害怕是腫瘤。
事實上,囊腫與腫瘤有本質上的差别,兩者也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囊腫也不容忽視,如果任其自然發展,确實有可能引發癌變。曾有媒體報道,39歲的演員李楠就因為卵巢囊腫病變,罹患卵巢癌去世。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麼,囊腫究竟是怎麼回事?它和腫瘤又有什麼聯系與區别?不同部位查出囊腫,又該如何應對?
一、囊腫≠腫瘤,兩者差異巨大
1、囊腫和腫瘤的區别
囊腫,說白了就是一個“水泡”, 由囊壁和囊液組成。多生長在人體或内髒表面,呈圓形,邊緣比較整齊光滑,跟周圍的組織連接比較少,且表皮顔色與皮膚類似。一般多為良性組織。
而腫瘤則是一團“實心的肉”,是在某些因素刺激下,髒器發生病變,局部細胞增生的結果。腫瘤又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前者一般生長緩慢,定期複查、積極治療就不用過分擔心;後者則是人們常說的癌症。
2、囊腫一般不會變成癌,但有一定的癌變風險
由于癌症的發生需要細胞突變作為基礎,而囊腫内部是無菌液體,缺少可供癌變的“原料”,所以,囊腫一般不會變成癌,但也有一定的癌變幾率,隻是比較低。
發現囊腫也不能放任不管,否則如果囊腫長大,壓迫到周圍器官組織,就會影響相應髒器功能,帶來一系列并發症。比如:肝囊腫過大會壓迫腸胃膽管,導緻消化道疾病;腎囊腫過大會壓迫尿道,導緻尿痛等。
針對臨床常見的各種囊腫,究竟應該怎麼辦呢?
二、肝囊腫,約95%不用治
但超過5cm需警惕
肝囊腫是臨床上比較的常見良性疾病,可以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類:
1、肝囊腫有先天性和獲得性之分
先天性肝囊腫受雌激素影響,多發于40~70歲女性,相對更常見;
獲得性肝囊腫受寄生蟲感染等影響,多發于畜牧業地區人群,以及30~50歲男性。這種類型的肝囊腫相對更危險,需進行抗感染治療。
2、肝囊腫超過5cm需切除
如果肝囊腫較小,不影響周圍組織器官,無症狀,一般隻需定期檢查即可。有數據顯示,肝囊腫的全球患病率約為4.5%~7.0%,其中約95%的人不需要治療!
但若肝囊腫直徑超過5cm,就可壓迫周圍組織,引起腹脹、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黃疸等症狀,需到肝膽外科就醫,遵醫囑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3、預防肝囊腫,至少做到這2點
①不亂用、亂吃可能含有雌激素的産品:雌激素需要在肝髒滅活,盲目使用含有雌激素的産品,可能造成體内雌激素紊亂,增加肝囊腫風險。對于需要補充雌激素的人群而言,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②盡量不吃淡水生魚片:淡水生魚片中可能存在肝吸蟲——囊蚴。它可以寄生在肝膽系統,産生毒素、分泌物,從而損傷肝細胞、膽管上皮細胞,引起肝囊腫、肝硬化甚至肝癌。
另外,日常可适當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肉等,不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防止肝囊腫出現繼發感染,還有助于肝細胞修複再生,保持健康肝髒。
三、這種腎囊腫可能變成癌
定期檢查、及時幹預很重要
腎囊腫也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多發于年長男性,且發病率随年齡增長而增加。
1、腎囊腫常無症狀,但這種可能癌變
腎囊腫直徑一般在2cm左右,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但若囊腫過大,壓迫到腎髒組織、尿路等,就可能引起尿路阻塞,還可出現腰腹部間歇性隐痛等。
腎囊腫可以是單側,也可以是雙側;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其中,單個腎囊腫極少發生惡變,而多發且增厚的腎囊腫則有可能發展為腎癌。
【多發腎囊腫≠多囊腎】
多發腎囊腫和多囊腎,并非是同一種疾病,不要混淆了。
多發腎囊腫是腎髒長出了多個“水泡”;而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腎病,常累及雙側腎髒,不論是腎髒的體積,還是内部結構都會發生變化,且随着年齡增長,腎功能也會持續下降,最終可由慢性腎衰竭轉為尿毒症。
2、查出腎囊腫,應該怎麼辦?
單純性腎囊腫進展緩慢,對腎功能和周圍組織影響不大,所以一般無需治療,每半年到一年複查即可。若查出囊腫直徑變大,超過5cm或壓迫了周圍組織,則需及時幹預。
一般,對于5cm≤直徑≤10cm的囊腫,通常采用吸液 注射硬化劑的手段進行治療;對于直徑≥10cm的囊腫,常需手術切除。但具體需遵醫囑。
由于腎囊腫發病原因尚不明确,因此也沒有具體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法。但所謂“邪不幹正”,隻要免疫力強,身體好,疾病的發生率自然較低。日常生活中,應盡量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保持強健的免疫力。
四、胰腺囊腫别大意
部分也可能癌變
胰腺囊腫多數無症狀,很多人都是無意間查出來的。但部分囊腫較大者,可出現腹痛、腹部包塊、消化系統症狀,或因胰腺實質性病變而引起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等。
1、胰腺囊腫有多種類型
胰腺囊腫有真性囊腫、假性囊腫、囊性腫瘤之分:
◎真性囊腫:起于胰腺内部,包括先天性單純囊腫、皮樣囊腫、潴留囊腫、多囊病等,其體積通常較小,但若體積較大則需手術切除,一般不會複發。
◎假性囊腫:繼發于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損傷後的并發症,胰腺中血性或炎性滲液外溢,刺激胰腺周圍的腹膜,導緻纖維組織增生将其包裹而形成。臨床上最為多見。
◎囊性腫瘤:又有囊性腺瘤和囊腺癌之分,囊腺癌本身就是惡性腫瘤,而部分囊性腺瘤可能惡變成囊腺癌,可以看作是癌前病變。
2、胰腺囊腫可能癌變,但不能随便切
一般來說,大部分胰腺囊腫是良性的,但也有約10%~20%的胰腺囊腫可能發生癌變。那能否都一刀切了永絕後患?不能!
目前,雖然手術是治療胰腺囊腫唯一可行的辦法,包括囊液引流、囊腫切除。但具體做不做手術、做哪種手術都要醫生定奪。由于胰腺位置特殊,如果盲目切除囊腫,反而可能出現感染、脾及胃腸損傷、糖尿病、消化功能受損等并發症,得不償失。
3、預防胰腺炎,降低囊腫風險
前面提到,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假性囊腫,其多與胰腺炎有關。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高脂飲食、暴飲暴食等,預防胰腺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胰腺囊腫的發生率。
①避免高脂飲食:高脂飲食會引起甘油三酯升高,其可能在胰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大量遊離脂肪酸,沒能與白蛋白結合的遊離脂肪酸具有很強的毒性,容易損傷胰腺,引發急性胰腺炎。
②堅持吃早餐: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便于細菌繁殖,并促進膽結石的形成;一旦發生膽結石梗阻,很容易引起胰液反流,或膽汁進入胰腺,誘發膽源性胰腺炎。
③補充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其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縮短食物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減少身體對脂肪的攝入,降低胰腺消化脂肪的負擔,保護胰腺健康。
五、女性卵巢囊腫多發
滿足4個條件,考慮切除
卵巢囊腫,好發于育齡期及圍絕經期女性,即20~50歲之間。不僅與内分泌系統功能異常、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也有約20~25%的卵巢囊腫患者有家族史。
1、生理性囊腫,可自行消失
生理性的卵巢囊腫,常與女性的月經生理周期有關,如:卵(濾)泡囊腫、黃體囊腫。
一般來說,生理性囊腫直徑<5cm,大多數會自行消失,通常随訪觀察3個月即可,無需用藥。但若伴随不适症狀,則應及時就醫。
2、病理性囊腫可能癌變,需密切觀察
一般來說,若3個月經周期後囊腫仍持續存在,則稱為病理性囊腫。它又有腫瘤性質和非腫瘤性質之分:
◎非腫瘤性質的卵巢囊腫,以巧克力囊腫為代表,發病率為10~15%,多數良性,很少發生惡變。
◎腫瘤性質的卵巢囊腫則有良性、惡性、交界性(介于良性與惡性之間)3種。其中,良性與交界性的卵巢囊腫,均可發生癌變,不過幾率僅為1~10%左右。但若囊腫短期内迅速長大,則癌變可能性較高。
若病理性囊腫直徑<5cm,且複查過程中沒有長大的趨勢,考慮為良性囊腫,可先随訪觀察。但若囊腫滿足以下條件,則需考慮手術切除:
①直徑>5cm,持續半年不消失或伴有長大趨勢;
②直徑>6cm,一般需手術切除,并送病理檢驗;
③如果囊腫為實性,則不論大小,都要考慮手術切除。
④絕經後女性出現卵巢囊腫,一般惡性的可能性較高,可能也需要手術切除。
注意:以上指标僅供參考,具體是否需要手術應遵醫囑。
3、日常呵護卵巢,保持激素穩定是關鍵
預防卵巢囊腫,除了保持戒煙戒酒、控制體重等好習慣外,最重要的是不亂吃藥、保持良好情緒,以免擾亂卵巢功能,增加病變風險。
生活中也可适當多吃黃豆及其制品,有助于雙向調節雌激素,對保養卵巢有一定好處。另外,适齡婚育也有助于卵巢健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