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曆史上,自秦滅六國完成統一以後,在很長的時間裡,一直是世界上一流的超級大國,不但有廣袤的疆域,還擁有領先世界的航海技術。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已經可以揚帆穿越渤海海峽,到明代的時候,中國的航海技術和實力已經進入最為強盛的階段,比如七下西洋的鄭和,以及民族英雄鄭成功,就都是這一時期湧現出來的英雄人物。
鄭和
鄭成功與鄭和,有很多共同點,比如他們都是明朝人,同時也都姓“鄭”,又比如他們的事迹都和海洋有關,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隔了差不多兩百年,但仍然有很多人覺得鄭和與鄭成功之間存在有某種比較密切的關聯。
比如說他們都姓鄭,會不會是同一個鄭氏家族的呢?說起來,這裡面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反轉,事實上,鄭和并不姓鄭,而鄭成功,也從來就不願承認自己姓鄭,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咱們先來看“鄭和”,鄭和是雲南人,世稱“三保太監”,老百姓又叫他“馬三保”,為什麼不叫“鄭三保”而叫“馬三保”呢?因為他原本就是姓馬。
鄭和
大概在鄭和十歲那年,當然那個時候他還不叫鄭和,應該是叫“馬和”,這一年是1381年,明朝大将藍玉,率軍30萬征讨元朝遺留在雲南的殘餘勢力,在兵荒馬亂中,十歲的馬和被明軍收留,戰争結束後被帶到南京,送往宮中成了太監,随後被調配到朱棣的王府。
傳說在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的時候,馬和跟随朱棣在鄭村壩戰役當中立下功勞,因此得到朱棣的賞識,于是朱棣在登基之後,賜“鄭”字給馬和為姓,從此馬和就改稱“鄭和”,因此,鄭和并不屬于鄭氏家族的後人。
那麼兩百年後的鄭成功,其實是個中日混血,他的父親鄭芝龍,當時在沿海從事跨國貿易和走私業務,經常往返于福建與東瀛,并且在日本娶妻生子。
鄭芝龍
鄭成功就是出生于日本,直到六七歲的時候,才被鄭芝龍接回福建,從此接受中國的傳統教育,學習四書五經忠孝仁義,後來考中秀才并且師從當時的大儒錢謙益。
不久之後明朝滅亡,1645年,鄭芝龍在福建擁立朱聿鍵為帝,史稱“隆武皇帝”,當時鄭成功剛好21歲,深得隆武帝的欣賞,為了感謝鄭芝龍的擁戴和表達對鄭成功的喜愛,隆武皇帝下旨賜國姓“朱”給鄭成功。
那麼在古代的皇權社會,皇帝把自己的姓氏賜給臣子,是一種最高的榮譽,被賜予國姓的臣子,就叫“國姓爺”,國姓爺的後人也會繼承和延續這個賜姓,所以從此以後,鄭成功就正式改名為“朱成功”。
鄭成功
那麼這裡要注意,臣子一旦接受皇帝的賜姓,隻有兩種情況可以改回原姓:一種是犯罪以後賜姓被褫奪收回,還有一種就是謀反或者不再承認君臣關系。當然這些在古代都屬于大逆不道,是嚴重違背傳統道德觀念的罪行。
那麼大家都知道,鄭成功是一個非常傳統、而且至死都擁護明朝的忠臣,所以他一直以自己被賜姓朱為榮,從發現的曆史文獻以及和鄭成功有關的文物來看,鄭成功也的确一直以朱成功自稱,就連當時漳州地區自鑄的軍饷銀币上,也刻有“朱成功”的字樣。
康熙皇帝在統一台灣之後,也曾下诏認可鄭成功的“國姓”,他在诏書中說:
鄭成功
大家可以看到,康熙在诏書裡,寫的不是鄭成功而是朱成功。
所以嚴格的來說,真實的正史上隻有“朱成功”而沒有“鄭成功”,相信,被稱為“朱成功”也是鄭成功所願。
當然,曆史雖有真僞,但公認即正确,當人們公認“鄭成功”這個名字時,叫“鄭成功”也就不算錯誤,隻是如果去探究曆史的深度和細節時,也應該為“朱成功”這個名字留有一席之地,這才是嚴謹的史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