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破壞性采礦怎麼處罰

破壞性采礦怎麼處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18:47:59

破壞性采礦怎麼處罰?得賴于幅員遼闊,地質條件複雜,我泱泱中華是名副其實的礦産資源大國世界已發現的礦産資源,我們都有;他國沒有的礦産資源,我們都有不過,因人口衆多,我國人均礦産資源占有量實際上不及世界平均,那這種被平均的局面性“粥少”,怎麼平衡呢?自然資源部的礦産資源年度報告中明示了治标方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破壞性采礦怎麼處罰?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破壞性采礦怎麼處罰(全國近20省市如何界定破壞性開礦)1

破壞性采礦怎麼處罰

得賴于幅員遼闊,地質條件複雜,我泱泱中華是名副其實的礦産資源大國。世界已發現的礦産資源,我們都有;他國沒有的礦産資源,我們都有。不過,因人口衆多,我國人均礦産資源占有量實際上不及世界平均,那這種被平均的局面性“粥少”,怎麼平衡呢?自然資源部的礦産資源年度報告中明示了治标方法。

2022年的《中國礦産資源報告》尚未公開,我們姑且從2021年的報告一品。《中國礦産資源報告(2021)》提及,“礦業産業集中度、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穩步提升”,一方面以節約為抓手,提高礦産資源勘查、開發的科學技術水平以及資源利用率;同時也要嚴肅打擊各類野蠻、非法、破壞性開采礦産資源的行為,“執法監管方面,加強和改進礦産執法,從嚴查處無證勘查采礦、越界勘查采礦和破壞性采礦等違反行為”。

今天我們來重點探讨破壞性開采。

各省份都有禁止采取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規定,總原則都是禁止亂采濫挖、采富棄貧、破壞行為。針對環境,誰破壞,誰治理;針對損失,誰破壞,誰賠償。至于怎麼個賠法,各省不盡相同。

目前全國近20個省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産資源法》第44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産資源法實施細則》第42條第6款之規定,确立了地方性的礦産資源管理條例。對于破壞性開礦,各省如何界定,怎麼處罰?我們一起來看看。

1.《黑龍江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

嚴禁破壞礦産資源。礦産資源的損失價值總額在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屬于破壞礦産資源;礦産資源損失價值總額超過50萬元的,屬于嚴重破壞礦産資源。礦産資源損失價值數額的計算經有資格的評估機構評估後,由省人民政府地質礦産主管部門确認。

2.《天津市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采取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或者任意丢棄礦産資源的,由地質礦産主管部門處以10萬元以下1萬元以上罰款,并可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湖南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

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處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采礦許可證。

4.《四川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四十一條

禁止采取破壞性的采礦方法開采礦産資源。因勘查、開采礦産資源造成礦山地質破壞或地質災害的,責令限期恢複和治理,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

5.《海南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第七十條

采取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責令限期改正,并處礦産資源破壞價值10%以上50%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吊銷采礦許可證。破壞價值難以認定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組織或者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鑒定機構對礦産資源破壞價值進行鑒定,并按照鑒定結果認定礦産資源破壞價值。

6.《陝西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

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的,由縣級以上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10%以上50%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吊銷采礦許可證;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遼甯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

采取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的,由縣以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處以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并可吊銷采礦許可證;對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的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青海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

采取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産主管部門處以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

9.《浙江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禁止用采富棄貧、濫采亂挖等破壞性開采方式開采礦産資源。如果若不然,将由縣級以上地質礦産主管部門按規定權限責令改正,并處以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登記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10.《廣東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

亂采濫挖或破壞性開采礦産資源的,由省地礦主管部門處以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礦産資源損失價值的,處以20萬元以下罰款,并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1.《貴州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三條

無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勘查、開采礦産資源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采出的礦産品和違法所得,可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停止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依法予以取締。采取破壞性開采方式開采礦産資源的,比照前款規定從重處罰。

礦産資源損失總額的評估由具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礦産資源損失總額在5萬元以上不足50萬元的,屬于破壞礦産資源;礦産資源損失總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嚴重破壞礦産資源。

12.《山西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采用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由省地質礦産主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以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并可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價值總額在50萬元以上的,當地地質礦産主管部門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3.《甘肅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四十五條

禁止亂采濫挖,采富棄貧,破壞礦産資源。造成資源破壞損失的,由地質礦産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相當于礦石損失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吊銷采礦許可證。

14.《河北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七條

禁止采富棄貧、采厚棄薄、采易棄難、亂采濫挖、破壞或者浪費礦産資源。

礦産資源的損失價值總額在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屬于破壞礦産資源;礦産資源的損失價值總額50萬元以上的,屬于嚴重破壞礦産資源。礦産資源損失的價值數額的計算經有資格的評估機構評估後,由省地質礦産主管部門确認。

進行破壞性開采,造成礦産資源損失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相當于礦石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産整頓或者吊銷采礦許可證,并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15.《江西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七十五條

采取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由省人民政府地質礦産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礦産資源破壞價值百分之十以上50%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16.《江蘇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禁止采用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

17.《雲南省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采用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造成礦産資源損失、破壞的,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處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破壞價值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采礦,吊銷采礦許可證;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8.《重慶市礦産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

采取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的,由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以相當于礦産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采礦許可證。

可以看到,各省份對破壞性開礦的“态度”不完全一樣,有的省份給了停業整頓機會,有的省份是直接吊銷采礦許可證。處罰力度上,絕大部分省份是按照開采或破壞價值的50%以下來賠償,另有部分省份設立的是罰款阈值。總歸都是圍繞着總原則在走,破壞緊随賠償。提醒您,遇到不合理的罰款,比如假設組織或個人在廣東确系已經造成破壞性開礦,但是礦産資源損失價值不能計算,被行政機關處于100萬罰款,這就是不合理的,因為按照該省的條例,這種情況是處20萬元以下罰款,那行政機關的處罰就不合乎法律法規,接到罰款通知的主體,即便有違法前提,仍可依法維權。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亦有相關規定:“違反礦産資源法的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産資源,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提醒各組織、個人,礦産資源珍貴,賺錢途徑千萬條,合法合理開采很必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