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
【字形演變】
【本義】——呆若木雞
甲骨文裡的“雞”長得很像鳥,但卻不是鳥:“雞”字的中間是隻鳥(
),兩邊各有一隻手(
與
),是一隻被人抓住的鳥。
從字形上看,“雞”表示一種能被人徒手抓住的鳥,這說明這種鳥有種特性:飛不起來。雞和鳥的區别就在這個地方,它雖然是一種鳥類,但翅膀卻退化了,鳥可以從平地飛上天空,而雞最多隻能從枝頭滑翔到地面。正因為飛不起來,它們才有可能被人徒手抓住,從而被圈養起來,成為家喻戶曉的家禽之一。
【習性特征】
我們如果去農村走上一圈,會發現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雞。古人養雞主要是為了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吃雞蛋和雞肉,二是為了用它報曉。
另外,人們馴養雞,除了生活的需求,把它們培養成專門下蛋的“蛋雞”和專門産肉的“肉雞”,還會出于娛樂的目的,培養一種用來觀賞的“鬥雞”:人們看準了雞在發情期顯現出的好鬥、暴躁性格,進行專門選育,觀賞它們互相打鬥的模樣。古時候的鬥雞活動一度非常風靡,上到國君權貴,下至普通百姓,都把鬥雞作為一項調節生活和娛樂身心的活動,可以說到了全民狂熱的程度。
【讀音聯想】
古代傳統社會中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一般聽着雞叫起床。而人們養着的雞,總是天蒙蒙亮的時候就開始鳴叫了。
拿老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曾經我們家裡養的雞總是淩晨4點左右就開始叫,在那個年代我家沒有手表,也沒有鬧鐘,為了上學不遲到,隻能聽雞叫來判斷時間。所以我們當時養成了一個習慣,一般來說雞叫過三遍——淩晨4點叫一遍,中間間隔一小時左右,5點叫第二遍,6點再叫第三遍,聽到三聲雞叫,就差不多可以準備起床去上學了。
而且雞除了自己叫,它們的叫聲還具有“傳染性”,如果村子裡面一戶人家養的雞叫了一聲,其它雞聽到同伴的叫聲也會跟着鳴叫,最終全村的雞都會此起彼伏地打鳴,吵得人根本沒辦法繼續睡覺。我們想象一下這個場景,好幾十隻雞都在打鳴,仿佛在催人起床似的,聽着感覺特别着急,所以從打鳴的“雞”,我們也能聯想到“着急”的“急”字。
【日常用語中的“雞”字】
1、呆若木雞:這個詞原來的意思非常有趣,它來自《莊子》裡的一則典故:曾經有個人幫齊王訓練鬥雞,訓了幾天,齊王心急來詢問進度,答曰雞還“虛驕而恃氣”(虛榮,驕傲自大),沒有訓好;
又過了幾天,齊王再來,這個人說雞“應向景”(被周遭的響動和影子吸引注意),不夠淡定,沒有訓好;
再過了幾天,雞仍“疾視而盛氣”(盛氣淩人),依然不到火候。這些急躁、驕傲的特質都是優秀的鬥雞所不能擁有的,需要通過訓練摒棄掉。數十天後,這雞聽到别的雞叫也不會搭理了,呈現出“似木雞”的狀态——這就是“鬥雞”訓練完成的表現。現在,這隻雞擁有了自己的“氣場”,見到别的雞不會被對方的氣勢吓倒,反而憑借自身沉穩、不怒自威的氣質吓跑了别的鬥雞,素質相當優秀。
所以“呆若木雞”這個詞最開始的意思是指,在某一方面具備極高标準的素質,即使面對大風大浪,也泰然自若,不浮躁、不驕傲,“心如止水”,達到一種極高的境界。
如今這個詞的意思卻變成了像“木頭做的雞”那樣呆呆傻傻,形容人愚蠢笨拙、或受了驚吓打擊而待在原地作不出反應的樣子。
2、聞雞起舞:我們前面也講到了,雞有打鳴的習慣,人們常常天還沒亮就能聽見嘹亮的雞鳴聲。這個詞也來自一個典故,講的是東晉時期有一個叫祖逖(tì)的人,年紀輕輕就有報效家國的大志向,他為此刻苦訓練,半夜聽到雞叫的聲音就和好友劉琨一同起來練劍。得益于他的勤勉努力以及堅定的決心,祖逖後來真的成為了一員名将。
這個詞比喻人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為了一個偉大目标不懈努力,也形容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