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走在校園裡,覺得自己熱到鬲蟲亻七
寒冷的冬天,出個門迎面就是刺骨的寒風,一顆熱愛學習的心都凍結了……
可假如我們浙大校園有了地鐵……那這些可都不用發愁啦
設想一下,如果浙大有了校園地鐵,早晨可以和被窩多纏綿一會兒,中午下課不用饑腸辘辘地,走好長一段路才到食堂,上課趕場再也不用擔心遲到,覺得能夠開心到飛起。
這不,來自我校人文學院的研究生李欣楠,就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大開腦洞設計了一份,校園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示意圖。
這套“浙大校園地鐵系統”,響應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學校号召,解決了師生出行難、出行貴的老大難問題,并且發洩了設計者暑假裡無聊的情緒。
是不是很期待呢!
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西溪校區地鐵系統
各位乘客
歡迎乘坐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校園地鐵
10分鐘西溪美食打卡線
玉泉校區地鐵系統
玉泉校區的地鐵系統更加發達
設計了多達9條線路!
吃的吃的,你在哪條線上呢~
之江校區地鐵系統
之江校區作為美名遠播的風景名勝區,小禮堂,情人橋,emmmmmm,地鐵一路逛吃逛吃,逛逛風景,吃吃狗糧,愉快愉快。
浙大校區探索新手段位的小編,研究完這兩張地鐵線路,感覺自己升華了,一些站名可是從來都沒聽說過,據設計者李欣楠同學介紹,其實站點的命名可是大有乾坤!
地鐵站名設計原則1.校内的站點,有正式名稱的盡可能采用正式名稱。
2.校外的站名,最好能體現浙大特色(比如玉泉校區校外的各種“玉泉系”站名)。
3.不好确定站名的時候,會參考一些曆史地名和城市地鐵的命名方式(如西溪的“合作社”現已不存,玉泉的“求是知泉”站參考了台北捷運的命名方式)。
4.在命名時盡量不使用西文字母(如“大幽”和“大波樓”,都是U和W的音譯)。
不僅取名有講究
在線路的設計上
李欣楠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單純做棋盤式的線路圖,希望圖面可以美觀,并且實現分流。
(*@ο@*) 哇~
原來地鐵系統設計裡
藏着這麼多的學問
趕緊給有才的設計師鼓掌
登登登登,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有才的設計師!
李欣楠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2017屆碩士應屆畢業生&2017級秋季博士新生,研究方向為曆史地理學。曾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科學生助理、人文學院研博會副主席等職務。
李欣楠出生在号稱“火車拉來的城市”的北方工業城市石家莊,他家最早就住在鐵路旁。對于鐵路,對于交通,李欣楠有一種特殊的好感,自己也慢慢成了“人文地理迷”,養成了收集公交卡、地鐵票、火車票的習慣。
每去一個城市,他都會找機會辦一張公交卡
火車票他基本都會留着,甚至會特地買一些特殊的車票收藏
李欣楠和地圖同樣有着很深的淵源。小時候讀譚其骧先生的《中國曆史地圖集》,他就對地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平時他有收集地圖的愛好,身邊除了有很多城市的商業地圖,還有八卷本曆史地圖集和一些古地圖集。能夠修讀曆史地理學專業,他覺得很欣幸,導師楊雨蕾老師的研究方向之一便是古地圖學。
家傳的啟蒙教材《中國曆史地圖集》
旅遊時買來的商業地圖,用完後他會收起來做留念
左一 | 李欣楠愛好騎行,喜歡去探索一些陌生的地方
在高中時期,李欣楠就接觸了Photoshop。研究生階段從事一些學生工作時,他又重拾了高中時的興趣,開始設計海報。
此次地鐵系統設計,“浙大地鐵”logo的設計源自李欣楠的靈光一現:把求是鷹設計成地鐵的軌道路基,巧妙融入到“浙大地鐵”的Logo中。
貼心的小編再給你看一遍
在繪制地鐵地圖時,他先用ArcGIS完成地圖上的站點選址和線路規劃,然後用Photoshop成圖。他曾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使用ArcGIS,這是第一次實踐。
原來設計背後有這麼多的故事啊
認識了我們的設計師
下面讓我們進入
十分嚴肅的設計師答記者問環節!
Q:校園面積這麼小,地鐵能跑得開嗎?
A:首先,從“求是精神”的态度出發,一般城市地鐵的站間距在1km-4km左右,而浙大地鐵除了S線外,站間距大多在50m-300m左右。所以說,用傳統的地鐵車型,當然是跑不開了……
不過我們可以進一步發揚“創新精神”嘛。在火車迷圈子中,有一種經典的模型尺寸叫做“G比例”,采用1:20的尺寸縮放。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浙大地鐵”所對應的站間距可以放大到1km以上,應該是非常合适的一個選擇。
至于怎麼把人按照1:20縮放進去乘車,則是下一步需要攻關的問題了……(哈哈哈,小編被逗樂了)
Q:為什麼地鐵線路不直接沿着道路,按照橫平豎直的方式規劃呢?
A:這個是個人的考慮吧。一般來說,特大城市的地鐵規劃适合采用橫平豎直的棋盤式網絡,畢竟比較直觀,而且比較适合後期擴展路網。但是對于校園地鐵來說,幾乎不存在後期擴展路網的壓力,所以路線可以穩定下來,去尋求更優解。
這個線路網的特點是,除去“校域鐵路”S線外,任意兩條線路都有兩兩交叉。即無論你身在何處,要去何方,隻要在校區範圍内,最多一次通勤就可以抵達目的地。雖然在換乘站比較遠的情況下,兩次換乘可能比一次換乘的距離更近、速度更快,但是我會盡力通過合理的線路設計和站位設計,來改善這一不夠好的體驗。
小哥哥有話說:“據我所知,也有其他一些學校的設計師們,繪制了自己學校的‘校園地鐵’。在這裡,我要向其他繪制‘校園地鐵’的設計師們緻敬,畢竟大家都是在為自己母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而努力,但是,我們還是要争建‘世界一流的校園地鐵’。”
這也讓我們期待其他校區的地鐵線路了呢!
部分來源:CC98
圖片:李欣楠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采訪:金雲雲、徐媛
文字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張宸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