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付颢琬 文/圖)你有多久沒買耐克、阿迪達斯的産品了?最新财報數據顯示,耐克已連續三個季度“失守”中國市場。另一家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也不佳。有分析認為,耐克、阿迪達斯的落寞背後,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群體更青睐國産運動品牌。資格更老的洋品牌如今為何狂“掉粉”?
洋品牌有點跑不動了
當地時間6月27日,耐克公布其截至今年5月31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顯示,2022财年耐克全年營收達467億美元,同比增加5%,剔除彙率變動影響同比增長6%。但第四财季大中華區業績加速下滑,實現營收15.61億美元,同比下降19% 。大中華區全年營收75.47億美元,同比下滑9%,剔除彙率變動影響則下滑13%。
需要注意的是,耐克已連續三個季度“失守”中國市場。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财季,耐克大中華區收入同比下降5.2%至21.6億美元。而再上一财季,耐克大中華區銷售收入大跌20%至18.44億美元。
或受此消息影響,6月28日美股收盤,耐克股價大跌近7%,市值一日之間蒸發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850億元。
耐克如何看待在華短暫性失利、未來又打算如何布局?對此,中國商報記者緻電耐克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
耐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若修表示:“我們長期看好中國市場和未來的巨大潛力,這一點從未動搖。我們将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并通過中國技術中心加強我們的數字化業務能力,落實‘在中國,為中國’的策略,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
實際上,不隻是耐克,另一家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也在大中華區“受挫”。阿迪達斯此前發布的2022年一季報顯示,其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同比下降35% ,出現“大滑坡”,因此拖累整體業績。而在2021财年的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阿迪達斯大中華區銷售額分别為10.03億歐元、11.55億歐元、10.37億歐元,同比下滑15.9%、14.6%和24.3%。
對于未來的發展,阿迪達斯在緻力數字化轉型、加強營銷的同時,還宣布更換中國業務負責人,蕭家樂(Adrian Siu)從4月1日起接替Jason Thomas擔任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失守中國市場
一邊是耐克、阿迪達斯近來在華頻頻敗退,另一邊是安踏、李甯等國産運動品牌風頭正勁。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021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關數據。其中,服裝鞋帽品類銷售額為人民币13842億元,同比增長12.7%,服裝市場規模龐大,且近年來持續增長。随着國産服飾品牌快速崛起,國内消費者對國産品牌的消費認同度逐漸提高。安踏、李甯、鴻星爾克等一批優質的國産服飾品牌再次“爆紅”,銷量一路攀升,迎來“野性消費”熱潮。
安踏财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安踏品牌産品的零售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取得10%—20%高段的正增長。2021年全年,安踏總營收達人民币493.2億元,已超越阿迪達斯大中華區45.97億歐元的營收,且與耐克大中華區82.9億美元營收非常接近。李甯的運營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李甯銷售點(不包括李甯YOUNG)于整個平台之零售流水按年取得了20%—30%高段增長。
7月5日,瑞士信貸銀行調整體育用品行業覆蓋股份的目标價及盈利預測。最新首選安踏及李甯,兩股評級均為“跑赢大市”,安踏目标價由111港元上調至120港元,李甯目标價由83港元升至90港元。
根據歐睿Euromonitor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運動服飾市場。2015年至2020年中國運動服飾行業零售額複合增長率達到14%,同期全球運動鞋服市場複合增長率僅為4%。不過,酷鹿體育董事長許紹連認為,本土企業須警惕研發低投入的弊端。“現在中國體育品牌其實還處于國内競争階段。本土市場足夠大,容易讓人躺在舒适區。但世上沒有白走的路,耐克、阿迪之所以持續投入研發,一定有它的合理性。”
緣何狂“掉粉”
長期以來,耐克和阿迪達斯在華的表現可謂一騎紅塵,如今,資格更老的“洋品牌”為何粉絲變少了?
在浏覽耐克某電商平台官方旗艦店的時候,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在不同商品的評論區下,一些差評格外顯眼。“商标掉色”“做工粗糙”“鞋面膠水明顯”“退換不暢”等反饋不在少數。就上述消費者反饋的商品退換不暢等問題,記者詢問該店客服,該店“客服機器人”表示:“店鋪商品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需簽收7天内商品完好、吊牌齊全、不影響我們2次出售。”
耐克某電商平台官方旗艦店内部分評價截圖
記者在北京一購物中心運動品牌樓層随機詢問一名消費者,該消費者表示,已經有兩三年沒有買阿迪達斯或者耐克的衣服了,“前幾年穿阿迪達斯或者耐克的衣服感覺很有面兒,但這兩年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認可國貨,原來穿國際牌子很潮,現在已經流行國潮了。”
還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之前買的耐克半袖很容易掉色,一些款式的鞋也不耐穿,價格貴但質量不好,朋友之間總會調侃“你穿的那件都不掉色,肯定是假的”,現在身邊朋友也幾乎都買國貨,性價比高,質量也不錯。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内,國際運動巨頭在中國市場占據着重要位置。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品牌的不斷進步,國産運動品牌逐漸崛起,競争力日益增強。
江瀚認為,國産運動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比較明顯,在産業鍊上已經具備差異化競争優勢,國産運動品牌更具性價比和市場競争力。在此基礎上,由于國産運動品牌更加熟悉中國市場,能夠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之中牢牢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和用戶痛點,從而設計出更符合中國市場需要的産品。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分析認為,從數據上看,耐克與國産頭部品牌呈現了此消彼長的狀态,這種現象可能有如下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過去一年“新疆棉”的負面新聞确實影響了消費者對部分品牌的一些看法。二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國貨崛起确實也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三是基于消費習慣,DTC銷售模式(直接觸達消費者的商業模式)是影響生意發展的重要方面。四是基于安踏、李甯等品牌優異的營銷能力,尤其是大量采用北京冬奧會冠軍運動員、流量明星代言,以及贊助體育賽事,獲得了生意的大幅度增長。
江瀚表示,從長期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國際巨頭逐漸在中國失去自己的市場優勢,是中國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屬于正常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