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球核電發電量排名

全球核電發電量排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9:06:05

中國日報網9月26日電(記者 莊乾閣)—9月25日,由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華龍一号2号機組核島穹頂吊裝順利完成,标志着國家首座生态核電太平嶺核電2号核島正式由土建施工階段轉向設備安裝階段。

全球核電發電量排名(年發電量500億千瓦時)1

中建電力承建的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華龍一号2号機組穹頂吊裝過程(中建電力供圖)

近年來,随着我國核電技術日趨安全、清潔、高效,生态核電的概念應運而生。我國核電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束國剛認為,由“核電站”到“生态核電站”,絕不僅僅是兩字之差。在環境保護要求日益提高、社會公衆更廣泛參與項目落地決策的今天,生态核電是破解時下核電事業發展困局的重要舉措。

廣東太平嶺核電是我國首個生态核電示範工程,由中國廣核集團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估算約1200億元,規劃分為三期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采用的是我國自主知識産權“華龍一号”核電融合技術,中建電力承接一期1、2号機組核島土建施工和鋼襯裡施工任務。

核電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共生、互生和再生的“三生論”關系,是生态核電的基礎理論,要求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建立可持續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一方面,通過技術、設施優化和改造,使核電站對周邊環境影響降到最小;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設計布局,使核電站在建設的同時,能夠讓周邊自然環境盡可能保持原有形态。

穹頂是核電站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保證反應堆廠房完整性和密封性,實現固有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穹頂吊裝因此成為核電站工程建設的最重要裡程碑節點。2号機組核島穹頂呈半開口的碗狀結構,下口内直徑45.000米,高度13.661米,重量達225.844噸,穹頂的面積約等于4個标準籃球場的大小,穹頂采用整體吊裝工藝。

要把穹頂吊到70米高空,落在核島筒體上,并且偏差控制要在毫米級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了順利完成2号核島穹頂吊裝,中建電力與中廣核項目團隊精心策劃,跟蹤落實,不斷改進,并借助BIM等智能核電建造技術,提前對吊裝過程控制進行動畫模拟,将施工風險扼殺在“搖籃”内,确保穹頂精準就位,一次吊裝成功。項目團隊共開展大大小小的吊裝讨論會和技術交底百餘次,組織穹頂吊裝空鈎模拟演練、應急演練、穹頂試吊、鉚工和焊工焊接演練等數十個工種總計80次,攻克難關百餘件。

中建電力自1987年參與我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建設以來,共參與11座29台核電機組的建設任務,占據我國核電施工領域的半壁江山,逐步将“核電建設”打造為公司“拳頭”産品,并具備了核電建設領域獨特競争優勢。

如期完成核島筒體鋼襯裡施工是“華龍加冕”的關鍵前提,在施工過程中,中建電力大力開展技術創新,首創鋼襯裡模塊化吊裝工藝,采用車間預制、現場拼裝焊接、整體吊裝的方式進行施工,替代行業慣用的現場分塊安裝、焊接,加快了鋼襯裡施工進度,縮短了關鍵施工路徑工期一個半月,獲得國家專利3項。同時,鋼襯裡模塊化吊裝技術也是全國核電領域的首次研發運用,填補了國内技術空白。

據統計,太平嶺核電項目1、2号機組核島将使用鋼筋13萬噸,且核島的内部結構又非常複雜。項目團隊開發三維實體鋼筋輔助建模工具及應用插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核電鋼筋BIM翻樣、加工軟件系統,依托科技,創效率達2%,預計節約1300餘萬元。

穹頂吊裝的完成标志着項目由土建施工階段全面轉向設備安裝階段。據悉,該核電項目一期1、2号機組建成投運後,年發電量将達到168億千瓦時,三期6台機組全部建成後,年發電量将達到500億千瓦時,将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清潔能源,有效改善東南部沿海地區供電結構,助力大灣區騰飛,同時也對我國的“雙碳”政策具有積極的意義。

當前,我國生态文明建設已經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态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中國能源研究會特邀副理事長譚建生表示,生态核電實踐是核電産業由清潔提升到生态,由環境相融提升到環境共生的莊嚴倡議,是響應時代要求的必然發展方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