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悅讀 · 知天下】今日詞牌學習。漁歌子: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顧夐
唐教坊曲名。按《唐書·張志和傳》,志和居江湖,自稱江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铒, 志不在魚也。憲宗圖真,求其人不能緻。嘗撰《漁歌》,即此詞也。單調體實始于此。至雙調體,昉自《花間集》顧夐、孫光憲。有魏承班、李珣諸詞可校。若蘇轼單調詞,則又從雙調詞脫化耳。和凝詞更名《漁父》,徐積詞名《漁父樂》。
【五代】李珣
楚山青,湘水綠,
春風澹蕩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
漁艇棹歌相續。
信浮沉,無管束,
釣回乘月歸灣曲。
酒盈尊,雲滿屋,
不見人間榮辱。
【注釋】
⑴漁歌子:詞牌名。此調最早見于唐朝詩人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飛》。又名“漁歌曲”“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原為單調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
⑵澹(dàn)蕩:即淡蕩,水動蕩的樣子,此指風吹不動。
⑶芊(qiān)芊:草茂盛的樣子。
⑷棹(zhào)歌:漁歌。
⑸信浮沉:聽任漁舟自在地起落。喻己于世,聽其自然。信,任由。
⑹尊:同“樽”,酒器。
⑺雲滿屋:月光和江霧籠罩,如雲滿屋。
【譯文】
楚山青青,湘水明靜,清風徐來,令人流連忘返。青草茂盛,繁花競開,海艇與小船往來穿梭,悠然垂釣于清波之中,歌聲相續。
任随船兒在水面上漂浮。不知夜幕早已降臨,乘月歸來,有酒盈樽,滿屋是雲霧蒸騰如登仙界。此情此景哪還有世間的榮辱觊争。
【賞析】
《漁歌子·楚山青》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李珣創作的一首詞。此詞詠調名本意,寫漁夫的生涯與心懷,以歸隐垂釣的樂趣表現對官場的厭棄與鄙視。上片寫楚湘山水,下片漁夫的生活情趣。全詞勾畫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山水圖,描繪出灑脫飄逸的隐逸生活,表現自己曠叠脫俗的人生态度,語言清新流利,文筆灑脫豪放,洋溢着一種“清勝”之美。
【作者】
李珣(855?-930?),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甯中前後在世。
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每日學寫詩】
《漁歌子 · 月季》/己亥年四月初九
野薔薇,開四季,
幾經輪落花又起。
臘梅酒,夏荷醉,
騷領春秋妩媚。
李桃紅,松竹翠,
籬邊鬥菊香蘭味。
曲沉浮,弦夢寐,
帶刺含情蜜醴。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讓思想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衷心感謝來自網絡的被采信息源!我們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權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