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給孩子起名字?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宋宇晟)最近,廣東佛山市公安局公布了2018年戶籍人口姓名之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古代如何給孩子起名字?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宋宇晟)最近,廣東佛山市公安局公布了2018年戶籍人口姓名之最。
微博上,網友對大衆爆款姓名的投票。微博截圖
其中,男孩取名最多的為“梓洋”。這意味着,約1000個新生男孩中,就有1個“梓洋”。第2-10名分别為“梓軒”“俊宇”“梓睿”“梓豪”“俊傑”“宇軒”“浩然”“浩宇”“子睿”。
女孩取名最多的為“梓晴”,該名字已連續3年排行榜首,約1000個新生女孩中有2人。第2-10名分别為“雨桐”“芷晴”“梓淇”“梓涵”“梓妍”“梓琳”“思妤”“曉彤”“思穎”。
網友發現,其中不少名字要麼是“明星同款”,要麼就是在言情小說、影視劇中看到過……
有人開始吐槽,這屆家長是不是太“沒文化”了,起個名字都能“撞車”。
但其實,這隻是你不知道中國曆史上那些“暗黑”的名字。如果從曆史維度考察中國人的姓名,這屆家長很可能是最有文化的了。
微博截圖
認字不夠,數字來湊
事實上,近代以前,平民百姓大多隻取小名,隻是有身份地位才擁有大名。
今天人們能在史書上看到的名字,不是達官顯宦,就是讀書人。其中的名字自然顯得頗有文化。
但如果将視線擴展到平民群體,你就會發現,古人的名字遠不如想象中的美好。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資料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形象玩偶。 泱波 攝
流傳下來的《明太祖實錄》中關于他的姓名是這樣記載的——“姓朱氏,諱元璋,字國瑞”。但“朱元璋”三個字隻是發迹之後用的名字,早年的名字是朱重八。
為什麼叫重八?這就涉及到當時民間取名的規矩。
宋元時期,民間無官者多不取名字,而是以數字代替。加之當時社會底層文化程度不高、識字不多,用數字起名大概也省去不少麻煩。
數字從哪裡來?後世史家大概有這樣幾種猜測——或按出生時間的數字取名,或按出生時父母年齡相加的數字取名,或直接按兄弟排行起名。
有研究認為,“重八”也就是八十八,這其實就是他出生時父母年齡相加之數;當然“重八”也可能是按照兄弟排行所取的名字,畢竟有文獻記載,朱元璋的幾位兄長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而朱元璋的祖父名叫朱初一,則可能按出生時間取名。
不論朱重八屬于哪種情況,有一點可以确認。那就是,數字,在中國曆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是平民百姓的起名方式。
清代人俞樾在《春在堂随筆》記載了道光年間紹興一帶的取名風俗——“夫年二十四,婦年二十二,合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
可見,及至清朝,民間仍沿襲這樣的取名方式。
資料圖。楊華峰 攝
不避俗不避醜
平民起名用數字好理解,今天的人們可能想不到,古代不少貴族的名字也是不避俗、不避仇。
很多人對春秋時期的印象是《詩經》《楚辭》,因此有人覺得當時人起名大概會參考這些書。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雖然生活在齊魯大地的孔子總是把《詩經》挂在嘴邊,但當地人似乎并沒有在姓名上有所參考。
比如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名叫“小白”。
如果說這樣的名字今天看起來有點可愛、賣萌的意思,晉成公的名字就算是重口味了。
他姓姬,名“黑臀”。
這類名字還有:當時有楚公子名“黑肱”;鄭莊公取名“寤生”,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名叫“難産”……
事實上,這樣的起名方式曾長時期在中國民間存在。還衍生出一套“講究”——給孩子取個髒醜名字,不易夭折、好養活。
徐州豐縣高達42.6米的劉邦銅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以名排輩的傳統
當然,中國曆史上也并非都是“狗剩”這樣的名字。縱觀史籍,中國人的名字在很多時候起着排輩的作用。
漢高祖劉邦本名劉季。而他的兩位長兄,分别叫劉伯、劉仲。
《白虎通•姓名》載,伯者,長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按此說法,劉伯、劉仲、劉季,其實就是劉老大、劉老二、劉老三。
這當然是較為樸素的排行方式。随着曆史發展,以姓名排行愈加複雜。
到明代時,本來隻用數字取名的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規定了頗為複雜的起名方式——不僅每一支子孫擁有固定的輩分字,名字中的最後一字還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固定了該字的部首。
例如,朱元璋長子朱标一支的輩分字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因此,朱标之字名為朱允炆。這裡的“允”是輩分字,而“炆”的部首“火”與其父親名字的部首“木”是五行相生的關系。
朱元璋四子朱棣一支的輩分字則有所不同,分别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因此,明仁宗叫朱高熾,高字輩火字旁;宣宗朱瞻基,是瞻字輩土字旁;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钰,是祁字輩金字旁;憲宗朱見深,見字輩三點水……
資料圖:一處保存完好的清代祠堂。楊豔敏 攝
事實上,這種起名方式,讓朱家後代頗為頭痛。每個人基本隻有半個字是自己的,其餘兩個半字都規定好了。也因此,朱氏後人的名字中不乏生僻字。
以火字旁為例,周王系臨安王朱勤烷、楚王系楚王朱孟烷、蜀王系永川王朱悅烯、岷王系安昌王朱定烷、唐王系唐王朱瓊烴、伊王系伊王朱颙炔、鄭王系鄭王朱厚烷、衡王系玉田王朱厚烴。
金字旁的則有壽昌王朱均鐵、封丘王朱同鉻,秦王朱公錫,永和王朱慎鐳,魯陽王朱同铌,瑞金王朱在鈉,宣甯王朱成钴,懷仁王朱成钯,長陽王朱恩鈉,益陽王朱恩銅,沅陵王朱恩铈,長垣王朱恩鉀,慶王朱帥鋅,弘農王朱寘镧,蒙陰王朱帥鉀,韓王朱徵钋,稷山王朱效钛,内丘王朱效锂,唐山王朱诠铍、其後朱效钯,新野王朱彌镉,伊王朱諟釩,金華王朱翊铕……
有文章就調侃,朱元璋的取名方式為後來的元素周期表做了巨大貢獻……
姓名中時代的烙印
當然,從曆史的維度看,名字終究是一個時代的表現。
例如,魏晉時期,玄學興盛。“道”“玄”“元”“真”等字眼便常常出現在人名中;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北朝人起名随意率真,如趙黑、闾大肥、傅豎眼等等;南朝佛教興盛,時人多取“佛”“慧”“法”“僧”等字為名。
資料圖:400餘名孔子後裔集體合影。 沙見龍 攝
近代以來,時代潮流在名字中體現愈加明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名字多用“軍”“國”“蘭”等字;“80後”中,“磊”“濤”“靜”等單名盛行;“90後”則開始出現“瓊瑤風”的名字……
甚至連用來排輩分的字都出現明顯的時代烙印。
有文章引述了福建省福鼎縣秦嶼某村1977年重修的《太原郡王氏宗譜》的字輩譜。
新增的名行包括“青缃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樹聯生茂,三槐俊秀賢,彥才誠寶貴,碩士必優先,民主新時代,和平喜盈添,祖澤垂千載,教倫慶奕年”。
再來看看你的名字,其中大概也能讀出這個時代的潮流。(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