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悲歡離合,詩人悲傷時容易有詩,憤慨時有詩,憐憫時有詩,思念時有詩,絕望時有詩,勘破時有詩……偏偏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詩卻不多。
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為忽然傳來的捷報而欣喜欲狂,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是為流放被赦免而心情輕快……而如果你真的很開心很得意,我們大概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孟郊的一首《登科後》。
這首詩今人耳熟能詳,詩僅四句,便将其進士及第後的開心與感到終于可以一展抱負、一逞胸懷的心情寫得淋漓盡緻,還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春風得意”“走馬觀花”。
今天我們再讀到這首詩,仿佛依然可以看見那個将憂郁愁悶一掃而空,風光一時的得意士子,尤其後兩句,實在深入人心。
但如今人人叫好的一首詩,卻也因為太“得意”,而曾被批得很慘。
《登科後》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以“苦吟”著稱,蘇轼稱他“詩從肺腑出,出辄愁肺腑”,這首詩在他的詩作中卻是别具一格,可謂心花怒放,喜不自勝,得意無比。
此時的孟郊已經41歲,是他第三次進京科考,此前他已經兩次名落孫山,四處流蕩,除了寫詩,沒有其他可以稱道的事業。因此這次能夠考中,他的心情可以想見:一掃此前的頹唐之氣,以為可以大展拳腳、大有一番作為。
所以詩沒有委婉含蓄,一下筆就說,過往的困頓跟局促都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憂愁通通一掃而空。
第三、四句流傳甚廣,寫詩人策馬疾馳在長安道上,滿目春花無比絢爛,馬蹄分外輕盈,“嗒嗒嗒嗒……”不知不覺間便已把長安的繁花看遍了。千裡江陵可以朝發夕至,一天抵達,長安春花亦可以一天看遍,足見心情的輕快與愉悅。
如果說孟郊有詩問“出門即有礙,誰謂大地寬”,那麼在這首詩中,則很能感受到詩人騎着高頭大馬,滿面春風拂來,滿眼春花怒放,那天空是無比高遠,大地是無比廣闊,而“一日看盡長安花”,更勾勒出一種大道寬廣,暢通無阻的情景。
也正因此,宋時有人批評孟郊,說他失意落魄時覺得處處有礙,天地不寬,牢騷滿腹,一被錄取便又這樣喜不自勝、放蕩自誇,氣度簡直不大。
對此,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有妙解,他認為在唐代中個進士真的很不容易,幾率非常小,更何況孟郊家貧,多年來一直是母親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所以他中進士後才會格外開心。
而我想,我們古代很多讀書人本是輕功名輕利祿的,可為什麼要為了考中而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再迎難而上?大概也并非隻為個人的功名榮辱,更因為隻有走上了這條路,才有實現胸中抱負的機會。
所以,孟郊此時此刻的開心也并非隻因為得中功名,更因為他以為從此可以一展宏圖,大展拳腳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