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上火、口腔疾病會導緻口臭,但若是長期、反複出現口臭且不見好轉,也可能是癌症發出的報警信号。臨床上,食管疾病或者胃部惡性腫瘤患者會持續口臭,這種持續存在的口臭往往會在飯後加重。如果口腔中出現酸臭味或者腐肉味,并且長期不見好轉,這時候就需要篩查是否有幽門梗阻和惡性腫瘤的可能。此外,口臭的同時若出現體重下降、食欲減退,且腹脹感越來越明顯,就要警惕胃癌了。
01
長期口臭要重視
很多患者在确診胃癌時就已是中晚期,因此治療效果不佳。其實,平時留心觀察身體變化,盡早發現異常症狀,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極大提高胃癌的治愈率。
長期口臭就是需要警惕的症狀之一。幽門螺旋杆菌(HP)可與口腔中的其他細菌一起存活在牙菌斑中,從而形成尿素酶,分解口腔尿素并形成具有氨臭味的物質,所以很多感染HP的患者都會有口臭的表現。而HP感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Ⅰ類緻癌因子,是胃癌的主要誘因之一。
HP感染會引起胃黏膜的炎性改變,随着時間推移,慢性炎症會導緻胃黏膜向胃癌演化。因此,若口腔中出現長期、頑固性的酸臭味或者腐肉味口臭,一定要重視。
02
莫名消瘦需排查胃癌
當然,我們也不能僅憑口臭這一症狀就判斷罹患了胃癌,畢竟有多種情況可引發口臭。但如果在口臭的同時,還伴随體重下降和食欲減退,就需要排查胃癌。
體重下降胃癌會破壞胃部的消化能力,導緻營養吸收障礙,且癌細胞的生長也需要營養物質的維持,因此癌症進展期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體重下降。若患者沒有糖尿病、節食減肥等情況,但近期體重卻突然下降,并伴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痛等表現,可懷疑胃癌的可能。
食欲減退胃腫物逐漸增長,會侵占胃内原有的空間,甚至是堵塞食道口,導緻患者食欲減退、吞咽困難,或進食少量食物就會産生飽腹感,又或者進食後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症狀。上述症狀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号,患者需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03
其他症狀也應警惕
除長期口臭和莫名消瘦之外,黑便﹢上腹部疼痛異常也是胃癌早期的典型症狀。
黑便胃腫物出血導緻大便顔色發生改變是極易被大家識别的一種異常症狀。正常大便的顔色應該是黃色、褐色的,排除食用紅心火龍果、血制品等食物和服用鐵劑等藥物的情況。如果大便突然呈現柏油樣,黑色、油亮并伴随異常的腥臭味,需警惕胃癌的可能。
上腹部疼痛異常胃癌病變過程大緻為“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長期反複發作的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胃病常有疼痛症狀發生。所以發生癌變後,即使有疼痛感發生,患者也易誤認為是“老毛病”作祟,從而忽視了癌症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慢性胃病如胃潰瘍都是在飯後半小時或者1小時左右疼痛,随後逐漸緩解。如果近期經常有腹脹腹痛感,且和之前的疼痛規律不同,發生持續性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應當予以重視。
04
哪些人容易罹患胃癌
1.飲食習慣不良的人。如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長期進食高鹽、煙熏制品、鹽腌食品者。
2.生活習慣不良者。吸煙和飲酒都會增加胃癌的發生率。
3.有胃癌家族史者以及有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胃病者。
4.幽門螺杆菌感染者。
5.長期心理狀态不佳者。壓抑、憂愁、抑郁等不良情緒都會導緻胃癌的發生率升高。
05
日常生活如何預防
1.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高鹽和黴變食物攝入,避免暴飲暴食和進食過燙的食物。
2.戒煙限酒。
3.積極治療慢性胃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等。
4.積極治療幽門螺旋杆菌感染。
5.提倡使用公勺公筷。
文: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主任 孫浩
整理:熊志翔 程風敏
來源: 健康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