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5 08:19:4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象山融媒體記者 馬振 江黎

那個被業内同行稱為“巧摘天星的人”走了。

小時新聞記者從多方獲悉,浙江象山籍百歲天文學家韓天芑已于近日在武漢去世。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在10月24日發布了訃告: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優秀盟員、著名天文學家、原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韓天芑,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23日9時4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他真的去天上巧摘天星)1

韓天芑,1923年2月生于浙江省象山縣海台村。1943年7月甯波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土木科畢業,1943年10月考入中央測繪學校大地測量系學習。著名大地天文學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中國天文大地測量學科的開創者之一,被業内同行稱為“巧摘天星的人”。

根據韓老的遺願,喪事簡辦,他的骨灰将被送回象山新橋鎮,與夫人合葬,完成生前落葉歸根的遺願。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他真的去天上巧摘天星)2

1】“很突然,很安詳,他沒有太多痛苦”

三年前武漢疫情時,韓老一度感染新冠,在浙江醫療隊和其他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之下,堅強樂觀的韓老很快治愈出院。

自那以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多次電話和微信采訪韓老及其家屬。韓老也成為記者朋友圈中最年長的好友。

今年1月18日,中科院在武漢為韓老百歲賀壽,家鄉人民也帶去了祝福與賀禮。此前一天,韓老在微信裡給記者發來了他再次捐給象山檔案館的一些獎章照片。

今年6月14日晚上10點多,他發來孫女韓時珺拍攝的一張月亮照片。“今晚月亮與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美。”韓老打字的時候,通常都省略标點。

不過,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韓老似乎從朋友圈“消失”了。直到前兩天,韓老的孫女韓時珺告訴記者:“爺爺已經在上周駕鶴仙去了!很突然,很安詳,他沒有太多痛苦。”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他真的去天上巧摘天星)3

2】炮火中求學,與“大地測量”結緣

1923年春,象山新橋鎮海台村,一位曾東渡日本求學歸來的父親給自己剛剛出生的兒子取名“韓天芑”。

“芑,嘉谷秀苗。”“芑”的意思,是韓天芑後來自己查字典查到的。

韓天芑出生時,家庭經濟情況已不盡如人意,上中學的學費全靠母親養豬維持。1937年底母親去世,父親苦苦支撐整個家庭。

韓天芑先後就讀于東溪義陽小學、甯波高級工業學校。1938年,由于日本侵略者轟炸,韓天芑就讀的中學遷到鄉下,借村民的宗祠加搭草棚為校舍。由于韓天芑家裡經濟條件有限,高中考的是中技校,學的是土木科,他希望能早一點工作謀生。他在甯波高級工業學校讀了不到兩年,甯波和浙東等地均遭日寇侵占,學校隻得遷往内地。最後又遷仙居縣高遷鎮,借居民的祠堂作為辦學之處,算是安定下來。

1943年,韓天芑和同學一起輾轉去重慶求學,在路上,他接到電報,父親已不幸去世,加上母親早逝,此刻已無後路,隻有往前走。得知當時的“中央測繪學校”招考,不收學費,他報了名。考試那天,正逢日軍轟炸,報名130多人,最後考場隻有三十幾人,但凡有點辦法的人都不去考了,他想的是“不讀書沒出路,留下來就有上學的機會”。

幸運的是,韓天芑被錄取了,從此他與大地測量結緣一生。1947年9月,韓天芑從測繪學校大學部大地科畢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南京測量局大地測量隊。當時天文觀測所與“中央研究院”的天文台有協作關系,韓天芑的任務是全國的經緯度測量。淮海戰役将結束時,韓天芑離開了大地測量隊回到象山老家,1949下半年回甯波高級工業學校教書,1950年8月來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大地測量組從事研究工作。

3】丈量“星辰大海”,成為“巧摘天星的人”

27歲的韓天芑被調往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真正開始了自己的科研曆程。

1953年,年僅30歲的韓天芑開始從事天文測量工作。天文測量是一項操作繁瑣,耗時量巨大的工作,年輕的韓天芑很快便掌握了當時被稱為世界最先進的天文測量儀——威爾特T4全能經緯儀使用技術。

每當夜幕降臨,星星出現在天空。韓天芑和同事們便忙開了:觀星、測點、記數、計算、繪圖……大家争分奪秒,配合協調。測完一處,立刻就得坐上馬車奔向另外一處标記點。

每50公裡一個點,他們要在短期内完成近百個測點的任務,非得馬不停蹄才行!可由于晝夜趕路、作業,很快,測量隊中就有隊員病倒了,大部分人也累得昏昏沉沉。一個雨夜,同樣忙瘦了許多的韓天芑卻在苦苦思索着:威爾特T4全能經緯儀,雖說是“全能”,但手工操作比較複雜,計算繁瑣,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能不能在“洋設備”上想點“土辦法”,改革一下複雜的計算方式……

韓天芑根據科學的設想,悄悄地試用了适于全能經緯儀的簡化計算公式。就是這一小小的技術改進,使得原本複雜的重複勞動變成了簡單的作業,工效提高了5倍多。就這樣,在黃河天文測量任務完成後,年輕的韓天芑也似一顆新星,閃耀出光輝。他使用的簡化公式,很快得到國家測繪總局的肯定,被編進了“天文測量細則”中。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他真的去天上巧摘天星)4

韓老早期工作照,左一為韓老

但韓天芑并不滿足。上世紀50年代末期,他又創新地提出了T4全能經緯儀利用接觸測微器按雙星等高法測時的方法,實現天文測時的半自動化記錄,大大地提高了測時的精度,被天文界稱為“中國的金格爾法”。

這項科研成果,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國測繪部門用作施測高精度天文坐标的重要方法之一。這期間,韓天芑還組織編算了我國大地天文測量的2628顆恒星平位置表、金格爾星對表、天文基本點測定的最優技術方案等,為天文界專家所矚目。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從北坡集體安全地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韓天芑也接到了一個向“世界屋脊”進軍的通知。韓天芑被任命為組長,帶領隊員去青藏高原進行天文測量,這一壯舉将填補我國天文測量史上的一項空白。

但車行到海拔4000多米的五道梁時,因為高山缺氧,韓天芑頭暈腦脹,眼發花,站不穩,臉色蒼白。但是,韓天芑沒有撤下去,隊伍中的所有成員團結一心,一起克服了一路上種種困難。他們不斷分析實情,不斷進行測量科研。

最終,韓天芑帶領同事們,成功地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建立了第一個天文基本點,這個基本點精确度高,誤差僅為普通天文點位誤差的十五分之一左右,韓天芑也因此被業内同行稱為“巧摘天星的人”。

那段時間裡,韓天芑奔走于全國各地,腳步遍及我國西北邊疆、中原腹地、海河流域,為我國早期的測繪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後來,韓天芑負責籌建武昌時辰站,從事我國綜合時号改正樓、地球自轉等研究,在國内首先提出在星表系統差中應計入固體潮效應的改正,為我國綜合時刻系統的建立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做出了貢獻。

20世紀的80年代,韓天芑開始組織研究恒星光幹涉技術在天文學上的應用。1989年中國科學院同意成立“光學天文學中高空間分辨率應用和技術研究”題目組,韓天芑被科學院數理化局聘任為研究題目組組長。可以說,韓天芑對發展我國的高精度大地和天文測量工作、培養年輕一代科學研究人員做出了巨大貢獻。

4】“我的根在象山,我一輩子說着象山版的普通話”

韓天芑雖然少年離家求學,但對家鄉始終懷着深厚的感情。每年清明前後,韓天芑都要回到家鄉掃墓、祭祖,并祭拜恩師。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他真的去天上巧摘天星)5

2008年,韓老回到家鄉象山。

自上世紀50年代起,韓天芑就定居武漢,但鄉音一直未改,平時說的都是帶有象山口音的普通話。

2009年4月,韓老回到家鄉新橋鎮海台村,組織村民召開本村遠景規劃讨論會,号召大家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2017年4月,96歲的韓老來到母校新橋學校作科普報告,與母校師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韓天芑的微信名是“象山海”。他曾說:“不管走到哪裡,我都是象山人,我的根在象山,我一輩子說着象山版的普通話。”

2021年,韓天芑将自己珍藏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捐贈給家鄉。晚年的他常說有三大願望:第一個願望,願家鄉人民富裕起來;第二個願望,落葉歸根;第三個願望,要将自己的一些老物件捐獻給家鄉。

2022年年初,韓天芑迎來百歲壽辰。座談會上的韓天芑依然健朗,他特意請家人錄制了短視頻對象山縣委、縣政府和家鄉人民表示了誠摯的謝意。他說:“等條件許可的時候,我一定再回家鄉看看,祝福家鄉更美好!”

10月23日天文泰鬥韓天芑逝世(他真的去天上巧摘天星)6

2017年,韓老回家鄉給小學生作科普報告。

其實,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與韓老有着不解之緣。自從武漢疫情後,韓老與夫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浙江醫療隊和其他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很快治愈出院。

小時新聞記者近兩年來一直在跟蹤采訪并關注韓老的狀況,先後刊發了多篇報道。

☞詳情戳▽

《專訪98歲天文學家韓天芑:給武大畢業生的信是在病房裡寫的,在家偶爾“偷”酒喝》

《新冠治愈一周年,99歲象山籍天文學泰鬥韓天芑老人,和照顧他的護士武大賞櫻花》

《天文學家韓天芑又有新動向,這回他向甯波象山老家捐了珍貴物件》

《小時人物│99歲浙江老鄉、新冠肺炎康複者韓天芑:放長遠些看,人生總是曲折向上》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