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傳當中,魯智深喝醉酒之後,拳打鎮關西,三拳便把這個人打死了,随後他便自己上了梁山。成為了梁山108好漢當中的其中一人。
以前會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正義的俠客,但現在看來他卻是一個非常魯莽的人。
受害父女受牽連
鎮關西是因為有後台,所以才在那個鎮上耀武揚威,雖然他欺負了那對父女,但是并沒有害那對父女的命,但如果這個人死了,上頭的人真正查下來,最後還是這對父女擔責任。
所以這對父女最終可能都沒有逃過欺壓的命運,魯智深看似幹了好事,但其實可能害了這對父女終身都不得回到自己的家鄉,也有可能早早地丢失了生命。
在現實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好心辦壞事,他明明是想做一件好的事情,可是瞻前不顧後,從來沒有思慮他做這個事情會對别人對自己産生什麼樣的後果,隻顧着自己爽快。
這種不計後果的幫助,很多時候帶給别人的反而是巨大的傷害。
所以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才那麼讨厭“聖母”,因為這些“聖母”所謂的善其實都是在傷害他人慷他人之慨。
也許就是因為魯智深的形象有勇無謀,沒有考慮那麼多東西,所以他的這一次行為并不算一次見義勇為的行為,反而給這對父女帶去了災難。
别人并不會記他的好
如果這對父女,因為魯智深殺了人,從此隐姓埋名颠沛流離,那這對父女他不會記得魯智深為他做過的事情,反而覺得魯智深做了這個事情導緻自己颠沛流離,這對父女反而從心裡會恨魯智深,這就是人性的劣根性。
在現實社會當中,我們已經見識過很多這樣的人了,當你出于好心去幫助别人,可得來的結果卻不是那麼好時,這個受幫助的人不會記得你的善意,相反會記得因你所造成的所有壞的後果,會把怨恨嫁接在你的身上。
水浒傳當中并沒有寫這對父女的後續,但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古代的現實社會中,我相信這對父女在過得非常不好的時候,内心當中也是在辱罵魯智深的,根本不會感受到魯智深的好意。
曲解了真正的正義
說到底魯智深還是沖動了一些,為了所謂的正義變成了朝廷通緝的殺人犯,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的親人,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被迫上梁山,成為大家眼中的“土匪”。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有這樣的人,他們為了所謂的好友,所謂的正義幫助别人打架,幫助别人欺辱他人,最終從一個受害者的身份變成了一個加害者的身份。
真正被法律判決被法律追責的時候,這些人特别地後悔,可後悔也不能改變所有的結果。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考慮後果之後或者是找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方法實施自己的正義,千萬不要魯莽,千萬不要讓自己陷入危境當中。
也許是因為性格的原因吧,魯智深本來就是一個魯莽的人,他根本沒有考慮後果,但是如果這件事情真實地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還是希望那些伸張正義的人考慮考慮後果,哪怕不為自己,也要為自己的家庭考慮。
歡迎大家有空常來“書看了嗎”坐坐,看故事,聊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