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4 01:17:30

吳骞在《拜經樓詩話》中說:“昔人論詩,有用巧不如用拙之語,然詩有用巧而見工,亦有用拙而逾勝者,同一詠楊妃事,玉溪:“夜半燕歸宮漏永,薛王沈醉壽王醒。”此用巧而見工也。馬君輝雲:“養子早知能背國,宮中不賜洗兒錢。”此用拙而逾勝也。然皆得言外不傳之妙。”(卷四)所說巧拙的例子,近乎雅俗的不同,但吳氏已舉出詩歌有“用巧而見工”的,有“用拙而逾勝”的,巧與拙各有一種勝境,倒是很公允的看法。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1

巧有巧的美,巧可以從幾方面來說:如杜甫《獨酌》詩:“仰蜂黏落絮,行蟻上枯梨。”又《徐步》詩:“芹泥随燕嘴,花粉上蜂須。”寫物細膩,像工筆畫一樣,細入毫芒,極為工巧。

杜荀鶴《途中有作》:“枕上事仍多馬上,山中心更甚關中。”又《隽陽道中》:“争知百歲不百歲,未合白頭今白頭。”造句新穎,每句重出二字,極為工巧,成了巧變對。

賈島《寄錢庶子》:“樹陰終日掃,藥債來年還。”又《答王建秘書》:“白發無心鑷,青山去意多。”對偶寬遠,一情一景,一巨一細,成了前面所說的“不對之對”,極為工巧。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2

再則如薛能《新柳》一詩,寫物、造句、對偶都甚工巧:

輕輕須重不須輕,衆木難成獨早成。

柔性定勝剛性立,一枝還引萬枝生。

天鐘和氣元無力,時遇風光别有情。

誰道少逢知己用,将軍因此建雄名。

首句用三個輕字,二句用兩個成字,三句重出兩個性字,四句重出兩個枝字,故意重出,句法至為靈巧。颔聯一虛一實,又以巧變為對,腹聯一有一無,乃以正反為對,對偶至為靈活。首二兩句寫新柳似乎很輕賤,結尾兩句又把柳樹寫得很雄偉,漢代将軍周亞夫的細柳營名聞千載呢!加上中間四句,體物入微,是一首工于寫物的詩,讀來自有一種工巧的美感。

拙也有拙的美,謝榛曾說:“《鶴林玉露》曰:詩惟拙句最難,至于拙,則渾然天成,工巧不足言矣。若劉禹錫《望夫石》詩:望來已是幾千載,隻是當時初望時。陳後山謂辭拙意工是也。”(《四溟詩話》)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3

前人以為拙的美更勝于巧的美。下面且舉一首施肩吾的《古别離》,這種以古意為題旨的詩,大都是以拙樸的句子,來達到拟古的目的:

老母别愛子,少妻送征郎。

血流既四面,乃一斷二腸。

不愁寒無衣,不怕饑無糧。

惟恐征戰不還鄉,母化為鬼妻為孀。

這時的前半首已經不夠細巧,後半首尤覺粗拙,但直率道來,完全是市井老粗的口氣,化鬼化孀,原是别人不肯講的話,要講也必加修飾,但它既不加折繞,又無所顧忌,噴薄而出,頗似古謠諺,别有一種古拙的美。

又如陸龜蒙的《古态》:

古态日漸薄,新妝心更勞。

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結尾兩句用婦女凡近膚淺的口吻,将追逐時髦的心事毫不掩飾地直說出來:“城裡的女人髻鬟已梳到一尺高了,我這樣的發式算不得高呀!”全詩不須有人發問,隻要将這句答話據實錄下,恰如一幅憨嬌的小像,所謂“辭拙意工”、“因拙以得工”,就是指這一類的詩。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4

奇自有奇的美,如謝榛評杜甫的《旅夜書懷》詩:““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句法森嚴,湧字尤奇。”若按理性的思考,應該先說江流,再說月湧,但本詩卻把當時先看到月光,再想到大江湧動的印象,以直覺的秩序寫了出來。月湧是“湧着月光”的倒裝省略寫法,字法甚精,這是用字出奇的例子。

又如劉辰翁評李賀的《馬》詩:““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奇!”馬骨瘦到一敲竟帶着銅聲,形容得何其新奇!

又如範成大的《睡覺》詩:“心兵休為一蚊動,句法卻從孤雁來!”句法怎麼會從天上的孤雁學來?可能是孤雁觸發了靈感,可能是在孤獨寂靜的黑夜裡吟詩,詩人咿咿呀呀地像一隻孤雁,妙就妙在不須解釋,直接說“句法卻從孤雁來!”這些都是構思出奇的例子。

又如施肩吾《古别離》的:“三更風作切夢刀,萬轉愁成系腸線。”将無形的風形容為具體的刀。把無形的愁形容為具體的線,但刀又是切夢的刀,線又是系腸的線,又使具體化為抽象了。意象由無形而具體,再在具體的意象上複疊一個抽象的意象,使意象繁複而活潑,含意也豐盈不少,這是造句出奇的例子。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5

再則如李賀的《蘇小小墓》一首,其造句用字及構思,都很奇妙: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久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雨吹!

寫一位夭折的名妓,她墓前冷落的景況,在凄涼楚惋之中,仍寓妖豔幽奇的色彩。劉辰翁批評本詩說“奇澀不厭”,黎二樵批評本詩說:“通首幽奇光怪,隻納入結句三字,冷極鬼極,詩到此境,亦奇極無奇者矣!”都從“奇”的角度欣賞本詩的美。我們看本詩将蘭露比作啼眼,風比作裳,水比作佩,使無情者化為有情,虛冥者化為有象,靜肅者化為有聲,極盡比拟的奇技,煙花不堪剪的“剪”字,勞光彩的“勞”字,也教人百思不到。冷翠燭的“冷”字,描寫一朵寒冷的火焰,這種矛盾語的意象,具體地表出了陰森森的鬼氣與黑幢幢的鬼影。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6

又如韓愈的《利劍》詩:

利劍光耿耿,佩之使我無邪心,故人念我寡徒侶,持用贈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劍如雪,不能刺讒夫,使我心腐劍鋒折,決雲中斷開青天,噫,劍與我俱變化歸黃泉!

朱彜尊批評說“語調俱奇險”,何焯說“奇氣郁律”,也都從“奇”的角度來鑒賞本詩。全詩以“劍”與“心”雙股糾缭作為骨幹,劍使我沒有邪心,我成為劍的知音,劍與我心都如冰如雪,劍與我都想刺殺讒夫,讒夫刺殺不成,我的心也腐了,劍的鋒刃也折了,姑且割開長雲來看看青天吧!噫,劍與我都變化了一齊歸向黃泉!

全詩從玉潔冰清的理想、鋒芒畢露的意氣,終于轉為利劍沉埋、壯氣蒿萊的悲劇下場,多少悲壯的心意,用诙諧寫出,多少憤郁的念頭,用奇幻表出,利劍與我心都是勇士的化身,真正的勇士隻論曲直,不論成敗!在奇幻的詩句裡,有着極嚴肅的主題。

與奇妙相對的就是平常,平常直語也有它特殊的美,王安石《題張司業詩》曾雲:“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将看來尋常容易的詩句推崇得很高。而王應奎曾舉白香山為例,說:“白香山之詩,老妪能解,可謂平易矣,而張文潛以五百金得其稿本,竄改塗乙,幾不存一字,蓋其苦心錘煉如此。”(《柳南随筆》卷六》可見王安石、白居易所主張的“平易”,仍是由苦心錘煉而成,要到達平白常語的境地并不容易。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7

下面舉一首元微之初谪江陵時,白居易給他的詩,題目是《初與元九别後,忽夢見之,及寤而書适至,兼寄桐花詩,怅然感懷,因以此寄》,是一首較長的古詩:

永壽寺中語,新昌坊北分。歸來數行淚,悲事不悲君。悠悠藍田路,自去無消息。計君食宿程,已過商山北。昨夜雲四散,千裡同月色。曉來夢見君,應是君相憶。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君言苦相憶,無人可寄書。覺來未及說,叩門聲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書一封。枕上忽驚起,颠倒着衣裳。開緘見手劄,一紙十三行。上論遷谪心,下說離别腸。心腸都未盡,不暇叙炎涼。雲作此書夜,夜宿商州東。獨對孤燈坐,陽城山館中。夜深作書畢,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樹紫桐花。桐花半落時,複道正相思。殷勤書背後,兼寄桐花詩。桐花詩八韻,思緒一何深。以我今朝意,憶君此夜心。一章三遍讀,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為金。

這首詩平鋪直下,讀來不厭其長,沒有淺易之弊,卻富順惬之美。其中回憶過去,遙念遠方,噓寒何暖,絮絮如話家常,但情意深濃,纏綿颠倒,也絕不像散文那般句法松散。

潘德與也曾評賞本詩說:“永壽寺中語一首,如作家書,如對客面語,變漢魏之面貌,而得其神理,實不可以淺易目之者,乃白詩之絕調也。”(《養一齋詩話》卷三)所謂漢魏的神理,譬如“潛氣内轉”即為其一端,盡量減少連接的助詞,增加句的強度,本詩平易如面談,而神理近漢魏,這是何等的手筆!

劉熙載也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藝概》)劉氏對白居易的稱贊,同時也把常語的美是破了一關又一關才能到達,推許得不同尋常。

詩詞怎麼才能學得有意思(巧與拙奇與常詩詞創作中掌握這幾點要訣)8

劉廷玑也用元白式書信體寫詩:

前日寄書曾達否?近來好事又如何?

二個普普通通的問句,是日常書信問候方式,卻字字對準,成了絕妙的流水對。

用平時家常話寫的詩,在唐人五絕中,有很多傳神之作,譬如王維的《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章燮說:“通首都是所問口吻。”指出全詩的剪裁很别緻,隻有問,迫不及待地等待回答,但在未獲回答時,詩已經結束。趙松谷說:“欲于此下複贅一語不得。”如果在下面再贅加一些答話,全詩急遽狂喜的神情反倒不見了。

如王介甫模仿本詩作《道人北山來》詩:“道人北山來,問松我東岡,舉手指屋脊,雲今如許長。”在問松樹的長度後,道人又舉手回答,指着屋脊,說“有這麼長了!”其意趣反不如王維詩那麼深長,王維這首雜詩可說是“以常取勝”而極為出色的例子。

#詩詞##原創詩詞##詩詞##唐詩宋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