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農曆八月,每次遇到這葉子我都會買一把,做成面食比吃肉還香!
公公婆婆以前一直住在農村,我和老公結婚後,才把他們從農村接到城裡來居住,一來幫我們照看孩子,二來也讓他們脫離農村生活,在城裡享享清福。
公公卻是閑不住的人,我家附近有片荒地,被他開墾了出來,種起了菜。這下好了,各種時令蔬菜都有,想吃新鮮蔬菜時随時去菜地裡采摘,簡直太方便了。
農曆八月,正是各種瓜果豐收的季節,我每次去集市上遇到地瓜葉子都會買一把,用來做成餅和饅頭窩頭等吃,感覺比吃肉還香。
我把做的窩頭帶給婆婆吃,75歲的婆婆卻嫌我做的太硬了,還專門讓我買來一把地瓜葉子邊做邊教我做窩頭,果然,婆婆做的窩頭又香又耐嚼,還特别軟乎,出鍋後全家人搶着吃。
我誇婆婆做的好吃,婆婆有些驕傲,說她在老家時,每年秋天都去地裡采摘地瓜葉,經常蒸窩頭,都做出經驗來了。哈哈,真是家有一老,又有一寶,老人就是經驗豐富。
婆婆還說,明年讓公公在菜園裡也種些地瓜,以後想吃地瓜也不用再花錢買了,看看,老人啥都想自己動手,真是節儉呢,看來,我們還要多跟老人學習才行呢。
下面,就将婆婆做地瓜葉窩頭的方法步驟分享給大家,喜歡的親就跟着做起來吧。
地瓜葉窩頭
準備材料 :地瓜葉300克,面粉300克,玉米面300克,酵母6克,鹽1勺
具體做法:
取一把新鮮的地瓜秧,把鮮嫩的葉子從地瓜秧上摘下來,地瓜秧也别丢,可以用來炒食;
把地瓜葉放入盆中,先淘洗一遍洗淨表面的泥沙,再加半勺鹽和沒過地瓜葉的清水,浸泡10分鐘,然後淘洗幾次洗幹淨;
鍋中燒開水,撒少許鹽和幾滴油,把地瓜葉倒入鍋中汆燙變色後撈出,瀝幹水分,晾涼後把水分擠幹,再切成小段,倒入和面盆中;
把面粉和玉米面倒入面盆中,再撒上酵母和半勺鹽,攪勻後倒入适量清水,下手揉成面團,要把地瓜葉和面團揉勻,使地瓜葉徹底與面團混合均勻;
面團揉好後,蓋上蓋子醒發至兩倍大,這是醒好的樣子,裡面充滿蜂窩;
從大面團上揪一塊小面團,不用揉,雙手各沾上些許清水,先用雙手将面塊搓圓,再用左手拿住面團,右手拇指将面團中間戳個洞,在手中轉幾圈,一個窩頭就捏好了,剩餘的也依次這樣處理;
做好的窩頭擺放在提前鋪好籠布的蒸屜上,每個中間間隔開空隙,蓋上蓋子再次醒發10分鐘;
把蒸屜放在燒開水的蒸鍋上,開大火蒸18分鐘,不開蓋再焖2到3分鐘,窩頭就做好了。
注意事項:
地瓜葉加鹽浸泡,可以有效去除農藥殘留和藏在裡面的小蟲子;
地瓜葉經過汆燙,可以去除青澀味,加鹽和油可以使葉子顔色更加翠綠;
地瓜葉裡已經含有水分,揉面時要适量加水,可以少量多次的加;
和面時要加些鹽,蒸出來的窩頭更好吃。
大家好,我是海天一色的廚房,文章原創,抄襲必究。謝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收藏、分享給更多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進步的動力。如果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裡給我留言,我看到就會回複您的。最後感謝您的關注、支持!我會每天分享新的文章給大家,有快手早餐、家常菜、面食、烘焙等,記得每天來看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