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體溫上升1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體溫上升1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6:53:16

當前情勢下,

我們進出各種公衆場所

一定要先配合測量體溫。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

标準體溫是37℃,

為什麼實際測量結果,

通常隻有36℃左右?

而網上的盛傳“體溫低就是免疫力差”“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以上”…這是真的嗎?

體溫與人體免疫力的關系

其實,人類的體溫正在慢慢降低——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人類的标準體溫已非200年前建立的37℃,而是36.6℃。

醫學研究表明,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會降低30%以上;相反,當人處于亞健康狀态,如果體溫提高1℃,免疫力會增強5-6倍。不過若體溫超出正常範圍,這一結論則不适用。

那為什麼體溫低,免疫力會跟着下降呢?

1. 體溫低,白細胞工作效率低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體溫低通常說明基礎代謝率比較低、血流循環減慢,輸送營養的速度變慢,這樣一來,白細胞的工作效率也就相應降低了。

白細胞不僅能抵禦外部病毒和細菌的攻擊,還能監測到體内的癌細胞,及時把癌變細胞殺死。因此,白細胞反應變得遲緩,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外來敵人(如病毒、細菌),使得機體更易感染甚至增加癌症風險。

體溫上升1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1

2. 體溫低,陽氣不足

從中醫的角度看,體溫低往往表示機體寒冷,體内陽氣不足或者陽氣的功能狀态不活躍,氣血運行受到阻礙,導緻各組織器官的供血相對不足,免疫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個體的基礎體溫是不一樣的,因此,相同的溫度,對于一個人來說可能是正常的體溫,而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就是發燒。

體溫上升1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2

平均體溫下降的幾個誘因

關于現代人平均體溫下降的原因,專家提出了以下幾個猜測:

1. 缺乏運動&久坐

現代社會,生活的忙碌,再加上各種交通工具、智能家電等在為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我們的活動量和肌肉使用的機會。而肌肉可産生40%以上的體溫,為重要的發熱組織;再加上,肌肉量減少,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這又進一步降低了體溫。

尤其是上班族和學生黨久坐不動,腹部和腿部的肌肉變少,會讓體溫變低,進而造成免疫力變差。

體溫上升1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3

建議

養成長期适度運動的習慣,每天抽出半小時快走、慢跑、跳舞等運動時心率在120-150之間比較好。

2. 無處不在的空調

長時間處于有空調的空間内,出汗的機會越來越少,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接受刺激的機會也越來越少。時間一長,體溫調節中樞的靈敏度可能會有所下降,于是就有可能對基礎體溫産生影響。

體溫上升1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4

建議

減少在空調房中的時間,并且夏季空調溫度最好控制在26℃左右,冬季調控在20℃左右,每開2-3小時就打開窗戶換換氣。

3. 紊亂的腸道環境

腸道是重要的消化器官、排污器官,同時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因而腸道菌群會影響我們的消化、代謝以及免疫能力。若消化、代謝水平降低,基礎體溫就會下降。

此外,腸道菌群發酵分泌出的丁酸鹽可以誘導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和産熱,而若菌群紊亂,産熱也就減少了。

體溫上升1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5

建議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三餐;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食用含益生菌的食物。

為何體溫會忽高忽低?

即便是同一個人,體溫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可能忽高忽低,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

年齡因素

嬰幼兒正處于身體的快速發育期,體内的新陳代謝較快,體溫一般比成年人高些,隻要不超過37.5度就是正常的;老年人由于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時間因素

一般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體溫最高,其變動範圍約在0.5℃-1℃之間。不過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外界氣溫的變化、進食、喝茶飲酒等均可使體溫産生波動,但一般波動範圍不超過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