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近年銷量很不理想,甚至有很多造車水準被自主車超越的說法。我剛試駕了最新的Lafesta,作為一款中國特供車,最初猜想Lafesta就是台有轎跑外觀的名圖,開起來依然極緻中庸。可是試駕完後,發現我這次“雲評”錯得離譜。這台車運動感的營造,比昂克賽拉還激進。低速踩油會有排氣聲,身邊經過還以為是台改裝車。動力和轉向都很緊繃,手腳不用大動作,就能進入激烈駕駛狀态。
當然啦,這台Lafesta缺點非常明顯,飛度級别隔音,而且後排空間很一般。其實現代最近的Encino也是類似風格,天平明顯往駕駛一端傾斜。如果喜愛駕駛,Lafesta絕對是台好車。那天我趕早班機去試駕會,睡眼惺忪開車,跑一輪高速,立刻興奮得不想換手。但如果回歸理性,這台車能不能賣好?我持懷疑态度,畢竟運動車在中國仍屬小衆,尤其是要以舒适性的犧牲為前提。哪怕是大家眼中作為運動代表的昂克賽拉和寶馬3系,相比自己前作都是更講求均衡。
試駕中想到的問題,就是自主車跟韓系車之間是否還有差距?自主車這幾年的進步必須要肯定,最初隻懂得靠堆配置營造性價比,往後在此基礎上,還能在質感上給消費者越級感。傳祺GS4、榮威RX5、吉利博越等拳頭産品,無論看起來,還是開起來,都有不輸給二十萬合資的感覺,尤其在濾震和隔音方面。過去自主品牌和領先的德日系放在一起,就像是鍵盤機時代,山寨機遇上諾基亞,差距大得小白一眼就能看出。如今自主品牌跟合資的差距,就像小米對蘋果,深度用戶能發掘出ios系統的優點。可是對于爸媽之類的淺度用戶,或許小米表面能給到他們的價值感會更多。
如今自主品牌就是這樣,撇除對品牌的偏見,普通用戶開着甚至覺得比貴于它的合資車還高級。至于自主品牌缺點,行内人倒是清楚,主要是動力系統技術依然有差距。加速表現相對于同規格的合資車弱,而且油耗還比人家高。自主品牌中很多車用2.0T,但加速性能都非常平淡。反觀合資車,能用得上2.0T,加速都能成為賣點。政策目前傾向于鼓勵新能源,會一定程度遏制自主品牌在發動機、變速箱方面投入的熱情。
現代在動力系統方面,曾經跟自主品牌一樣,表現平平無奇。但往後一直在進步,我覺得優勢體現在兩點。一是變速箱調得非常順,無論6AT還是雙離合都是如此。能把雙離合脾性完全駕馭好的廠家,行業内并無幾家,駕駛體驗能跟大衆比肩,現代和領克算是少有的幾個。二是發動機能變成亮點,我之前試駕起亞K5 2.0T,加速相當強蠻。當時甚至覺得底盤不太能承受這副發動機,每次加速時的擡頭都相當明顯。
Lafesta也有上述兩個優勢,1.6T發動機壓榨出200多匹,能在7秒多時間裡破百。實際開起來的加速也是相當猛烈,會懷疑機艙裡放的是台2.0T。雙離合比起之前的途勝,調校天平從順一端,更往動感一端傾斜。右腳動作稍大,就會設法幫你調度加速力。雙離合慣有抖動,以及不知所措的情況,在Lafesta身上并不存在。反觀自主品牌,雙離合至今仍未吃透。跑去買人家愛信的6AT,又沒幾款車能真正調得好。可見雖然自主車進步很大,但要說全面超越韓系車,還為時尚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