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殼蟲被稱為“五小害蟲”之首,往往在厚厚的蠟質層保護之下,防治起來十分困難,且園林中介殼蟲種類繁多,危害嚴重,想要高效防治,首先要對介殼蟲有正确的認識,本期就附上高清圖譜帶大家一次識别數10種介殼蟲危害!
【1】介殼蟲典型危害特點:
1、以成蟲、若蟲刺吸植物汁液;
2、危害植物葉片、枝條和果實;
3、排洩蜜露,誘發煤污病。
【2】園林中那些常見的介殼蟲:
1、草履蚧:
發生規律:若蟲一般2月下旬開始大量上樹,3月中旬達至盛期,4月份危害最重,5月下旬開始産卵。
2、白蠟蚧:
一年1代,3-4月份開始産卵,4-8月份危害盛期。每年5-6月為幼蟲孵化期,此階段是最佳防治時期。
3、紫薇絨蚧:
一年發生2-4代,危害時期為3-10月份,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中下旬至9月份為若蟲孵化盛期,此階段是最佳防治時期。
4、日本龜蠟蚧:
1年1代,3-4月開始危害,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為若蟲孵化盛期,此階段是最佳防治時期。
5、桑白蚧:
南北由于溫度差異,發生代數不同。以華北地區為例,1年2代,3月底4月初開始危害,危害時期3-9月份,其中6、7、8月份危害嚴重。5月中旬為幼蟲孵化盛期,此階段是最佳防治時期。
6、朝鮮球堅蚧
1年1-2代,每年3月開始危害,10月中旬開始越冬。全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最重。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若蟲孵化盛期,此階段是最佳防治時期。
7、吹綿蚧
發生代數因地域而異。發生極不規律,全年均可發現成蟲和若蟲,一般在6-10月間若蟲發生較多。該蟲有雌、雄同體現象。蔽蔭處發生嚴重。
8、角蠟蚧:
1年發生1代,卵在4月上旬-5月下旬陸續孵化,初孵若蟲雌多于枝上固着為害,雄多到葉上主脈兩側群集為害,5-8天脫皮為二齡若蟲,同時分泌白色蠟絲,在枝上固定。
9、日本紐綿蚧:
1年發生一代,3月初開始活動,生長迅速,3月下旬蟲體膨大,4月上旬隆起的雌成體開始産卵,出現白色卵囊, 5月上旬末若蟲開始孵化,5月中旬進入孵化盛期。孵化的小若蟲在植物上四處爬行,數小時後尋覓适合的葉片或枝條固定取食。
10、矢尖蚧:
地區不同發生代數不同,矢尖蚧蟲體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它繁殖快,一般在5月上旬、7月中旬、10月上旬出現3個危害高峰,世代重疊危害。
【3】為什麼介殼蟲這麼難打?
1、蟲體外部有一層蠟質物,普通藥劑無法直接接觸蟲體;
2、大量高毒農藥的使用,導緻天敵數量驟減;
3、介殼蟲與寄主植物的關系比較複雜,多數介殼蟲的食性為多食性,可取食多種植物類群;
4、介殼蟲繁殖能力強,密集發生時,用藥時漏噴一隻,後期會迅速繁殖一片。
【4】不同時期針對介殼蟲的不同解決措施:
1、介殼蟲發生前或初期:此時可使用淇林根除蚧進行根施防治,持效期6-8個月,可以有效減輕介殼蟲危害。
2、卵孵化盛期至幼蟲盛發期的關鍵時期,此時介殼蟲抗藥力最弱,使用淇林齊伐或罷蚧進行噴霧防治,可以有效殺滅正在危害的蟲體。
3、秋冬季節,結合整形修剪,剪除帶蟲枝條,集中銷毀,結合清園(如淇林名地康)可以有效減少第二年蟲口發生基數。
4、日常管理:結合修剪,采取綜合措施增加通風透光條件,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