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H型高血壓成了媒體關注的熱點。專家和媒體衆說紛纭,讓老百姓一頭霧水。我國高血壓患者有2.7億人,究竟什麼是H型高血壓?為何要如此命名?健康哥日前采訪了有關專家。專家表示,H型高血壓害心又害腦,這個“H”可不能小瞧了。
H型高血壓究竟是個啥?
在中國,一個人被确診為高血壓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專家給出建議:應該到醫院做一個同型半胱氨酸(英文簡寫Hcy)的檢測,如果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每升等于或超過10個微摩爾,就是H型高血壓。現行版本的《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在影響高血壓患者心血管預後的危險因素裡明确規定:血同型半胱氨酸大于或等于10個微摩爾。
2008年,我國學者開始将 “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壓命名為“H型高血壓”。2015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精準心血管病學學組、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三個權威機構聯合發布了《H型高血壓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
“H型高血壓”是最容易發生腦中風的高血壓,“H”一語雙關,既指Hypertension(高血壓),又指Homocysteine(同型半胱氨酸,縮寫為Hcy)。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說,字母“H”形象地顯示出兩種心血管風險因素之間存在的交互作用:兩跟豎線代表兩種危險因素,中間一橫,形象地表示了兩種因素共同升高腦卒中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北大第一醫院教授霍勇說,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有巯基的毒性氨基酸,可以破壞血管内皮,導緻氧化應激、血栓形成等。H型高血壓的科學内涵非常明确,即将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作為血标記物來反映高血壓患者的腦卒中風險。補充葉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進而降低腦卒中,經過了總體人群研究、隊列研究、基因多态性研究,以及一系列随機、對照臨床研究及其荟萃分析的證實,已經成為國際共識。當然,關于H型高血壓的命名在醫學界還存在一定争議。但是,這些争議不影響H型高血壓的防治,我們絕不能因為這些争議影響中國慢病防治的進程。
“H型高血壓的命名問題,顯然不是所有研究關注的核心問題。”葛均波說,核心問題是我們提出的治療手段确切地給特定的高血壓患者帶來了獲益。H型高血壓說到底隻是一個稱謂,學術界對于命名有着各種方式。H型高血壓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壓兩個名稱相比,前者更容易記住,也更容易普及。
中國人腦卒中發病率為啥高?
收縮壓升高10 毫米汞柱,西方人群腦卒中風險增加22%,而中國人增加49%。是什麼原因導緻了我國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易發和高發呢?
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腦卒中——葉酸,這四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從1995年開始,霍勇團隊與安徽醫科大學安徽省生物醫學研究所合作,對我國39165例35歲以上受試者平均随訪6.2年,考察高血壓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對腦卒中發生和死亡的作用。結果表明,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和高血壓同時存在時,腦卒中發病風險增加12.7倍,腦卒中死亡風險增加11.7倍。 美國全國健康及營養狀況調查、歐洲協作計劃研究獲得了相似的結論。
H型高血壓高發被長期忽略,是我國腦卒中高發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葉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底物,我國人群由于長期的飲食與烹饪習慣,造成葉酸攝入不足。同時,我國人群葉酸代謝過程一種關鍵酶突變頻率遠高于西方人群。正是源于環境與遺傳因素的雙重影響,我國高血壓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值約為14.5微摩爾每升,約3/4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10 微摩爾每升)。
中國的臨床專家和流行病學家立足本土研究,從懷疑同型半胱氨酸是腦卒中的幫兇,到确認它是心腦血管病獨立風險因素,再到明确治療切點是大于等于10個微摩爾,最後到制定特異性、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高血壓治療方案,先後經曆了近20年的探索。
“中國處方”為何得到國際認可?
高血壓人群最大的風險是腦卒中,我國腦卒中年發病率約250/10 萬人。因此,我國心腦血管病預防的重點是腦卒中。
控制H型高血壓,能否有效降低腦卒中?事實上,這一話題在世界範圍内始終是關注的焦點,目前已發表約22項相關随機、對照臨床研究,哈佛大學Frank Hu教授學組、加拿大威斯汀大學Spence 教授學組、阜外醫院周憲梁教授學組、廣東省中醫院蔡業峰教授學組等通過其領導的臨床研究或對上述證據的深入分析,進一步确證,葉酸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腦卒中風險。其中,獲得陽性結果研究的共同特征包括:作用于低葉酸人群、使用小劑量葉酸(約0.8毫克每天)、未合并使用其他維生素(尤其是氰化維生素B12)和作用于高血壓人群等。
2015年3月, 在全世界規模最大、最權威的心髒專業學術會——美國心髒病學會上,霍勇應邀正式對外公布了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結果,全球醫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同步在線發表,并配發了編者按。
研究結果表明,中國高血壓患者使用依葉規範治療與常規降壓治療相比,進一步顯著降低卒中風險21%,并且更有效降低缺血性腦卒中風險24%,降低心血管複合終點事件風險20%。這項研究以國際通行的前瞻性、随機、雙盲、對照臨床設計,得出在依那普利基礎上加用葉酸控制H型高血壓能夠有效降低腦卒中發生的結論。我國科學家依照國際标準、針對中國人群,為全球貢獻了“中國處方”。
2016年“兩會”期間,葛均波、霍勇等28位代表委員共同提交了“以H型高血壓為抓手,推動中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兩會提案。希望将H型高血壓相關内容列入高血壓診療路徑,在各級醫院廣泛實施,讓H型高血壓能盡早納入慢性病防控工程。
專家認為,如果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推薦的治療策略得以推廣,經過4.5年,就可以較單純降壓治療額外減少約210萬新發腦卒中風險,假設每1 例腦卒中發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是10萬元,那麼将直接降低約2100億的直接和間接經濟負擔。
在我國,以腦卒中為代表的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居民健康的“頭号殺手”,而H型高血壓是我國居民腦卒中高發的一大主因。H型高血壓患者,需要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補充葉酸,“雙管齊下”進行治療。葛均波表示,控制H型高血壓或将推進我國心腦血管防控出現拐點。(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37℃工作室 王君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