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中國人習慣趕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剪頭發。
但疫情當前,很多理發店都不開業,離開了Tony老師,每一根頭發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像淩亂的雜草,自由生長。
全國男性的頭發,可能已經變成了這樣↓↓
連明星也逃不過長發困擾,甚至自己動起了手↓↓
寵物狗在家也熬成了流浪的模樣↓↓
一場“宅家花式理發大賽”,由此拉開帷幕,但最終作品讓人哭笑不得↓↓
很多人表示,從來沒這麼想念過理發店裡的Tony老師。
一個好的發型不僅能為顔值加分,還可以提高自信。但剪頭發不隻是剪短那麼簡單,錯誤的發型或修剪方式,可能引起脫發和毛囊問題。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手把手教你剪出健康滿分的頭發。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教授 朱學駿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楊希川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皮膚科副教授 王永春
本文編輯 | 鄭榮華
你适合多久剪一次發?無論你上次修剪的發型多麼完美,它最多能保持12個星期。
頭發長時間不剪,會影響頭部皮膚的呼吸和代謝,使頭皮出油增多。定期修剪頭發,可刺激毛發細胞的新陳代謝,避免發梢分叉,還能促進毛發生長,使發絲保持健康亮麗的狀态。
頭發的修剪頻率,可根據其長短和發質來決定:
不管你是自己在家動手,還是去理發店找Tony老師,都不建議選擇以下4種發型。
1、總在同一個地方分縫
無論頭發中分還是三七分,長期不換邊分線,會使該處頭皮持續受到紫外線輻射,頭發易變脆。
建議每兩三個月換個方向梳理。
2、長劉海兒
頭發簾過長,會限制進入眼睛的陽光和感官刺激。時間長了,容易引發或加重近視,還可能造成被遮住的眼睛弱視。
建議劉海兒的長度最多齊眉毛,寬度應在眼眶外面,最好超過耳朵和眼睑的中線,避免長的斜劉海兒遮蓋一側眼睛。
3、馬尾辮
頭發紮太緊,久了會導緻毛囊及周圍皮膚變得松弛,甚至引起脫發。
建議多換換發型,或将頭發散下來,使頭部和外周皮膚更放松。
4、戴發箍
發箍太緊或佩戴時間過久,會壓迫頭皮,影響血液循環。
建議發箍不要太窄,也不要長時間戴。
一份“自己理發操作須知”疫情期很多人無法忍受長發困擾,紛紛對頭發動起了手。對女性來說,頭發長了可以選擇綁起來,有劉海兒的可以用發夾将頭發固定到一側。
男性如果想在家理發,不妨讓家人幫忙,以下細節可以幫你提高成功率:
1、每天梳頭3次
常梳頭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強身健體。頭發短的人,大多認為梳頭是件多餘的事,但專家提醒不管頭發長短,都應多梳頭。
建議用寬齒的牛角梳或鬃毛梳,也可直接用手指,從前發際線一直梳到頸後的發根處,梳至頭皮熱、脹、麻即可,最好每天早中晚各梳一次。
另外,洗頭前最好也要用寬齒縫、圓頭的梳子梳開頭發,再用清水沖洗。
2、洗頭水溫不超過40°C
水溫過高容易帶走過多頭皮油脂,不僅損傷發質,還會令頭皮出油、産生頭皮屑的情況加重。
建議洗澡時降低淋浴溫度,最好用40°C以下的溫水洗頭。
3、用緩慢的水流沖洗幹淨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洗頭一定要重視最後的沖洗工作,将頭發洗幹淨、洗透。殘留的護發素附着在頭發甚至頭皮表面,容易堵塞毛孔,引發炎症。
但不能用強烈水柱沖洗發旋,水流宜緩,發旋及頭發較稀疏的位置,沖洗時間不要過長。
4、吹風機離頭發至少15厘米遠
經常使用吹風機吹發,頭發所含的水分若降低至10%以下,發絲會變得粗糙、分叉。
如果非得用吹風機,洗完頭可先用毛巾按壓擦幹,等到不滴水時,用吹風機把頭發吹到半幹即可,吹風機的出風口應離頭發15厘米以上。
5、洗發頻率跟着發質來
如果已習慣天天洗頭,或不洗就會分泌過多油脂的話,可每天洗發1次。
即便天天洗也不用一洗頭就用洗發水、護發素,可視情況隔天用清水沖洗。這同樣能清除頭發及頭皮上的污漬,但又不會加重油脂的分泌。
中幹性發質者,頻率可調整為每周3~4次。▲
正月已過,二月伊始。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好讓我們踏實地去找Tony老師,剪一個完美的發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