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幾次台海大演習

幾次台海大演習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7 14:13:12

25年前,海峽之間可不像現在這麼平靜,“千軍萬馬渡海峽,萬裡驚濤把路開”這是新聞對當時東南沿海演習的高度肯定。雖然演習場上硝煙彌漫、炮聲隆隆,但是回歸現實不論以現在的眼光還是當時的現狀,很明顯在美國雙航母介入後實力對比懸殊,要想登島上岸取勝完全沒可能。

當時台海危機之嚴峻遠超想象,海峽之間火藥味十足就差扔個煙頭點個火,所謂的“對峙”都已經不再适用危機一觸即發。引用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的:這場危機将一大批有志青年逼成軍迷,同時将一大堆對岸青年逼得夜裡在睡袋裡哭泣。從現在雙方現狀看這段描述特别準确,那麼當年如果美國航母不介入的話,解放軍是否有能力獲取台海制空權?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

美軍航母

美軍雙航母足以改寫戰局

蘭德公司曾對中美空軍實力有過詳細解讀,認為當時在台海制空權争奪戰中,美軍隻需要7天時間動用0.8個聯隊就可以輕松獲勝。大概以57架戰鬥機消滅我方50%空中參戰力量,當然如果想更幹脆解決戰鬥直接動用兩個戰鬥機聯隊就夠,也就是當時雙航母上的150架各式艦載機。不要認為蘭德這種圖紙作業計算太精确會不會是笑話,實際上以艦載E-2預警機、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進行輔助支援,以F/A-18“大黃蜂”、F-14“雄貓”戰鬥機執行壓倒性攻擊,在質量及代差優勢面前還處于機炮格鬥的解放軍完敗。

正是由于美航母的出現改變了兩岸實力相對平衡,因此我們通常将登岸奪島受挫理解為美國太厲害。那麼排除美軍雙航母帶來的附加戰鬥力之外,當年兩岸空軍真實的戰鬥力對比其實并不意外,如果解放軍不計代價強勢攻擊,最好的結果很可能是慘勝。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2

美航母标配艦載機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3

F/A-18“大黃蜂”、F-14“雄貓”戰鬥機

對岸空軍準三代略占優勢,預警機全面壓制

90年代初,台空軍正在由二代向三代轉型中,包括自研先進戰機以及外購,如果一切順利在很快就可以實現三代化進程。不過不可預見性的事情很多,雖然經過一輪努力到了96年主力戰機開始逐步進入準三代水平,但剛好碰上台海危機立刻就顯得捉襟見肘完全不夠用。

當時能用機型包括F-104戰鬥機、F-5戰鬥機、IDF戰鬥機,裝備數量分别達到約200架、300架及60架,前兩者經過改進升級部分具備中距攔射能力,IDF戰鬥機屬于對岸自研本身定位就是三代機性能自然更強。主要問題是三代的不夠徹底,過渡期老式機型不能一刀切全部淘汰,新式IDF戰鬥機處于批量生産初期,至于外購兩款機型都還在等待交付中,但即便如此還是略占上風。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4

F-5戰鬥機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5

F-104G戰鬥機

1989年,法國和台灣基本就已談妥60架幻影2000(幻影-2000-5)出口合同,但實際交付直到1997年才開始。合同包括了48架單座型,以及12架雙座型,配套960枚“米卡”中程空對空導彈、480枚“魔術”近距格鬥彈,第一支幻影2000中隊更是延後到1998年才成立。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F-16(A/B Block20)身上,1992年美台就已經達成120架軍售協議,但是直到1996年7月台海危機過去首架生産型才正式下線。不知道美國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沒趕上,到了1997年4月首批兩架F-16才開始交付,第一個F-16戰鬥機中隊到當年10月才正式建立。幻影2000和F-16是标準的三代機,從服役情況來看在當時絕對是主力王牌,如果台海危機期間已經交付,那麼解放軍将面對的對手跟兩艘美航母艦載機差不多。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6

幻影2000戰鬥機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7

F-16戰鬥機

外購不給力别人的東西交貨由不得自己,原來訂購250架自産的IDF戰鬥機,由于和美法下單買飛機直接影響到資金,因此在1991年将需求量縮減為130架。相比之下IDF戰鬥機交付速度就快很多,扣除首批4架原型機從1992年開始交付生産型,截止1996年總計58架(當年還交付12架實際可用超過60架)。

90年代套上主角光環的IDF戰鬥機外界相當看好,整合多種國外飛機設計、制造技術,9個外挂可以攜帶大量近中距空空導彈,以及其他各種配套彈藥,綜合性能等同于三代多用途戰鬥機,唯一缺點就是發動機推力較小但不影響其短距空優作戰。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8

IDF戰鬥機

也就是說台海危機發生時,對岸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就是約60架IDF,配套自研“天劍二号”中距彈。再加上還有一款真正的殺手锏——E-2T預警機,作為現代戰場戰鬥力倍增器,幾乎視戰場為單向透明,特别是在海峽這麼有限的距離内可以看的一清二楚。E-2T預警機可以發揮超強優勢,升空警戒解放軍戰機來襲并指揮截擊,如果配套超視距導彈面對二代機幾乎完勝,唯一缺點是僅裝備一架無法24小時監控。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9

IDF戰鬥機發射天劍二号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0

E-2T預警機

解放軍二代水平處于下風,僅有24架蘇-27救急

又得把蘭德公司專業報道請出來,1996年解放軍空軍裝備水平差到什麼程度,這家公司弄了個圖表一目了然。空軍裝備各式戰鬥機數量高達4400多架,這種規模放眼全球能排上号的沒幾家,但仔細一看裡面居然還有大量一代機(表中對應二代),而且還占了3700多架這比重不是一般高。都到了超視距作戰時代,總不能讓殲-5、殲-6扛着機炮升空玩近距格鬥,所以真正能打能戰的隻有570架殲-7、130架殲-8戰鬥機,以及24架充當奇兵的蘇-27戰鬥機。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1

空軍實力

盤點能用飛機就這麼多,其中能打中距彈的飛機也僅有兩型,少量緊急改裝後的殲-8II以及24架蘇-27SK戰鬥機。問題是殲-8II配套的“阿斯派德”中距彈隻有20枚,這款導彈從意大利原裝進口用來仿制,情況緊急用改裝使用但數量實在太少,就算讓殲-8II攜帶升空連一輪齊射都不夠用。對比雙方當時兩款中距彈性能,“阿斯派德”空空導彈,最大射程80公裡,最大飛行速度5馬赫,預制破片戰鬥部重34公斤。對應“天劍二号”主動雷達制導中距彈,最大射程60公裡,最大飛行速度4馬赫,22公斤高爆破片戰鬥部。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2

殲8II攜帶“阿斯派德”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3

蘇-27戰鬥機

以這種實力要想獲得制空權簡直就是空話,要知道這些戰機不可能全部用于台海,本身數量就有限再加上質量也不行最理想也是慘勝。最悲壯的還是殲-5、殲-6這些老飛機(或改為無人機),出于戰術需要升空充當靶機吸引中距彈攻擊,然後由殲-7、殲-8跟進進入近距格鬥空戰。這樣一樣才能發揮小飛機格鬥“優勢”,純粹以數量優勢消耗對方彈藥,迫使對手進入近距抵消質量上的優勢。

當時的戰術模式稱之為“突破中距”,在對陣IDF等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機型時,在第一輪消耗完殲-5/6這種飛機後,由蘇-27戰鬥機利用雷達探測優勢,在超視距外發現并發射R-27中距彈。然後跟進的殲-7E、殲-8B等機型立刻來個90度急轉彎,以分合夾擊方式避開IDF戰鬥機雷達鎖定,然後在付出一定代價後突破中距進入格鬥環節。

就算進入近距格鬥也很考慮技術,當年殲-7E雙三角翼改型機動性還算可以,但如果是殲-8這種高速機的話實在不容易。戰術安排上要快速占位進入近距離,然後利用PL-8空空導彈有限迎頭攻擊能力(6-8公裡),選擇合适時間精确開火求得險勝。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4

殲-6無人機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5

殲-7E戰鬥機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6

殲-8發射PL-8空空導彈

實力不允許,取得制空權太難

考慮到正常防空訓練部署需要,空軍能用于台海的戰機總量不會多,相比對岸實際上沒有太大優勢。就算以這種不計代價的戰術攻擊,真正突破中距完成最後的狗鬥,這種損失将是巨大的。而且對方空中有預警機不會輕易相信欺騙戰術,再加上海面及地面防空力量同樣強大,這種體系攔截下就算取得制空權代價可能很難接受。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7

殲-8II戰鬥機

幾次台海大演習(96台海危機二代對準三代)18

IDF戰鬥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