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館玉豬龍
玉文化中有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玉豬龍,這大概是先人對龍圖騰最早的描繪,玉豬龍又稱玉獸形,也有叫豬母龍或龍胎,不一而足,其胚胎一樣的外形代表的是生命初始,預示着新生和希望。
白騎通·華夏之源
北玉豬龍之中巧妙設計兩個小孩,飽滿而通透,小孩蜷縮起來,似在母體中一般,整件作品也近似胚胎造型,帶有較強的藝術感。
古人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崇拜蛇,體現在玉器造型上,就把豬和蛇結合起來,出現了豬首蛇身龍的形象。至此,一條原始的龍被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了,蜷體玉龍也由此被稱為中華第一龍,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征,充滿陽剛正氣,因此也寓意着驅邪祈福。
白騎通·望子成龍
之後的龍有很大的改變,但不可否認,豬與先人接觸較早甚至是崇拜的動物。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家豬是由四千萬年前的野豬進化而來的,在華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也是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我們就已開始飼養豬等家畜的記錄了。
有相關文獻記錄,野豬首先在中國被馴化,中國養豬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商、周時代已有豬的舍飼了。
豬既是六畜之一,更是位列十二生肖。豬繁衍能力強,一胎能出十幾隻豬仔,玉雕福豬也寓意傳承血脈、子孫滿堂;在古代才子考取功名之後,都會請書法家用“朱書”提名,而豬與“朱”諧音,蹄與“題”諧音,寓意着金榜題名。在風水學上,豬是具有财富的靈動力,一般的祭拜中都有豬的出現,就是取其增進财源的意思。
玉石雕刻行業,豬這一形象也被很多玉雕師進行生動的刻畫。看完很多豬的形象,小編對于玉雕名家白騎通的福豬的形象更為記憶深刻,他雕刻的福豬常以特色的料子體現其生動的效果,以寫生加拟人的手法來描繪。将豬憨态,俏皮等的特點進行挖掘發揮,看完真想上手去揉一下。
白騎通《萌寵時代之福豬》【1】
穿戴蕾絲鈴铛項圈的小公主
小乳豬頭頂大紅花,穿戴蕾絲鈴铛項圈,好可愛
小乳豬頭戴紅花,脖系鈴铛,肥壯渾圓的身體,憨态十足的表情,無不一一呈露,情态畢肖。甚至能感受到耳朵翻卷處的柔軟,讓人忍不住放在手掌中觀賞把玩。
是時候停下來感受生活了,帶上這隻福豬,賞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心中若無煩心事,四季皆是好時節。
【2】
帶發卡的小“寶媽”
這件作品是由南紅紅白料雕刻的小福豬
俏皮的像為“小公舉”
但這位小豬豬已當上“寶媽”了
“豬媽媽”一手護住小寶寶,可愛的目視前方保護寶寶。一幅多麼溫馨的畫面,有沒有戳動你的内心呢?
小豬被刻畫得圓乎乎、胖墩墩,生披牡丹富貴圖,頭戴小發夾
更似一位90後小寶媽
【3】
咖啡色皮膚的公子哥
作品由和田玉糖料雕琢,在極佳的脂份油性和渾厚老熟度下,更想去上手摸一下。可是位公子哥喲。
造型以寫實的手法描畫,小豬樸拙憨厚,一幅簡單樸實内心卻洋溢着幸福的樣子。
【4】
玫瑰紫的乖巧混血兒
憨樸一生半夢中,閑眸春夏與秋冬。
凡塵俗事俱忘卻,誰謂呆愚不是聰。
這件作品由産自非洲的瑪瑙雕刻而成,顔色為玫瑰紫。溫順的小耳朵,眼光中透出和善,一幅乖巧的樣子。
作品水潤通透,光潔瑩潤,顔色層次分明,整體圓雕為憨态可掬的豬,線條簡潔流暢,無過多繁複修飾,手感舒适。
【5】
被人早早盯上的青花小肥豬
看到這位豬哥哥的樣子,請原諒我不厚道的又笑了,作品是由新疆和田青花籽料,黑白分明而成。肥碩健壯,很喜慶。
這幅讨人喜歡的樣子,豬哥哥很早就被人給看上,
已結緣了,哈哈哈
你喜歡哪一頭小豬,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