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象征着生機,因為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而且一到春天,家裡養的那些寵物貓、寵物狗們就開始“思春”,這也是它們尋找配偶開始交配,繁衍後代的一個季節,但有的主人為了預防自己寵物的不斷交配,會帶它們去做絕育手術。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生活的話,會發現在自然界内的動物們其實都有着屬于自己的一個繁殖時期,一到這個時間,很多動物都會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專門來交配。
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于所有的動物而言,繁殖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它們會有一個固定的時期,這個時期被稱之為“發情期”。
但是反觀我們人類,春夏秋冬都有新生兒的誕生,根本不受發情期的影響,可以随時随地的交配,那為什麼人這種生物就沒有固定的發情期呢?
我們人類現在位于地球食物鍊的頂端,所以與動物相比,人類的生存環境要更安全一點,不用為食物發愁,但是動物在自然界内,不僅有它們各自的天敵,而且季節不同,食物的豐富程度也不同,不然為什麼有些動物們還要冬眠呢?
當然是因為冬天的環境寒冷,食物又少,動物們為了保存能量,這才演化出了冬眠,而發情期也是動物們演化出來的結果,研究發現,發情期可以大大提高動物後代的存活率,保障動物的生存繁衍,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物競天擇,适者生存”這句話貫穿了整個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隻有适應大自然殘酷多變的環境,才能世代生存下去。
而動物的生存過程是十分艱難的,它們要面對搶奪食物、防禦天敵、保護領地等等,有時候甚至由于環境的變化也會導緻其滅絕,為了更好生存下去,動物就得繁殖後代。
但整個繁殖過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個良好的環境尤為重要,所以對于動物來說,繁殖時期的選擇是格外重要的,比如要有足夠的食物确保胎兒的營養,還有舒适安全的環境等等。
就拿大多數動物選擇的春天來說,這個季節植物開始生長,食物相對較為豐富,不僅能為孕期母體提供食物,而且還能為幼崽提供食物,提高幼崽的生存率。
另外春天的溫度不冷不熱,而那些剛出生的幼崽身體非常脆弱,無法維持自身體溫,一個适宜的溫度會大大提高幼崽的成活率。
反過來,如果是在食物匮乏的季節發情、繁殖後代,那麼幼崽的死亡率将會大大提高,逐漸被大自然所淘汰。另外,還有一些動物是為了躲避天敵,比如昆蟲會選擇在夏秋之時進行交配,避開天敵。
總之,都是為了确保種族的繁衍,動物才進化出了固定的發情期,但與動物不同,人類現在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越,無需顧及食物、環境或者天敵的影響因此才沒有所謂的發情期。
人類女性采取的是“隐藏排卵期”。在繁殖後代上面,動物和人類其實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天生都會分泌出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而且人類個體性成熟後也會出現求偶行為,去追求異性繁殖交配。
另外,人類在演化到今天的過程中也存在天敵,比如恐貓、劍齒虎等,但這些史前生物既不用冬眠,也不用南遷,這就意味着人類一年四季受到天敵捕殺的概率是一樣。
再來說食物影響,人類作為雜食動物,食物來源比較廣泛,進食不受季節約束,所以人類才不需要選擇特定的時期專門繁殖,随時随地都可以交配,提高繁殖後代的效率,确保種族繁衍。
因此表面上看人類1年365天都可以交配,似乎不受發情期的影響,但實際上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演化,發情期是被我們的基因給隐藏了起來。
就像我們成年女性每個月都會有一次排卵期,這個時候就最适合繁衍後代,還有成年男性其實也有所謂的排卵期,就是難以察覺,除此之外,人類還有生理周期(與排卵期時間較為接近)、更年期等,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殖繁衍後代的能力。
與動物相比,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就拿繁衍後代來說,動物交配是受激動和生理的本能驅動做出的行為,而人類是經過思考,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的行為,所以在任何時候,隻要我們思考周全,就可以生育後代,這主要還是得益于人類的文明進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