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北石首市界山口的傳說

湖北石首市界山口的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9 07:58:43

晉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析華容縣西南境置石首縣,因縣北石首山而得名。據《讀史方輿紀要》載:“自竟陵南至大江、并無崗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 石自此而首也”。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撤石首縣入華容。至北周,又廢華容入監利。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複置石首縣。顯慶元年(656年),移縣治于陽岐山下。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分石首東部,以故白臼巡院置建甯縣,石首縣城設于繡林山(今市區)。建甯縣縣城設槎港山(今調關境内)。不久,又以萬庚巡院升置萬庾縣,與石首、建甯并存。旋廢萬庾縣入建甯。

繡林山,以季漢劉備劉皇叔“挂錦在山, 結繡如林納孫夫人于此”而得名,今石首漢昭烈及孫夫人合祠,仍有一聯雲:

錦繡江山,半壁雄心敵吳魏;

風雲兒女,千秋佳話掩甘糜。

宋神宗熙甯六年(1073年)廢建甯入石首,石首縣城遷至槎港山。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複置建甯縣,與石首縣并存,石首縣城複設于繡林山。宋徽宗崇甯五年(1106年),複廢建甯入石首。至此,石首縣的建制一直保持未變。

湖北石首市界山口的傳說(劉皇叔納孫夫人之處)1

1949年7月,石首解放時,境域面積為1847平方公裡,現今隻有1427平方公裡,整整少了420平方公裡,這少的面積去了哪裡呢?

1、1950年湘鄂兩省勘界中的土地得失。

5月16日,石首、華容兩縣确定:将原屬兩縣共管的石華、久合、顧複三垸的堤務與行政,劃歸石首縣;而将天人合垸、陳安、陳濟垸中的石首“飛地”以及集成大垸中的三合、萬家、史家等垸的堤務與行政,劃歸湖南華容縣。

5月25日,将石首縣嶽軍鄉(即石首縣南面大飛地)和東南垸(塔市驿至馬王廟)共41平方公裡的地域劃歸湖南華容縣,同時将南合安垸、彭邱垸、永合垸12平方公裡的地域劃歸湖南安鄉縣。作為補償,湖南将華容縣津南鄉(上津湖以南、楊家嶺/五谷廟以北)16平方公裡的地域和安鄉縣附化垸、豬曹垸、新成垸、河北垸、同仁垸劃歸石首。

湖北石首市界山口的傳說(劉皇叔納孫夫人之處)2

2、1952年,荊江分洪工程建成,為了管理和建設荊江蓄洪區,新設荊江縣。劃石首縣裕公垸、黃山大垸地區第三區(裕公垸)、第六區(茅草街),即石首藕池河以西,太平河以東,上起黃水套,下至麻雀嶺和黃山頭等地9個鄉276平方公裡給荊江縣管轄。

1955年4月6日,撤銷荊江縣,将荊江縣域并入公安縣。

1965年9月,将石首西南邊境的藕池鎮劃歸公安縣管轄。 

3、1955年,因建設荊江大堤,将石首麻布拐以北,拖茅埠以南的馬鞍垸劃歸江陵縣,劃出面積17平方公裡。

4、1958年,湖北成立人民大垸農場(場部設在流港),将石首下人民大垸(範圍:北起董市,南至楊波坦,東起中洲子,西至鄭家台)80平方公裡劃歸農場管轄。不久,石首又将永合垸(原永合公社所屬的紅聯中隊)劃歸該農場,面積3平方公裡。

湖北石首市界山口的傳說(劉皇叔納孫夫人之處)3

湖北石首市界山口的傳說(劉皇叔納孫夫人之處)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