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三個一起等車的陌生人聚在一起聊天。甲說:“我是江西的,你們是哪的啊?”。乙一聽,老高興了,立馬就會回答道:“你是江西的啊,我是湖北的,老表好啊,你這是去哪啊?”甲聽到回答,也來了精神,忙不叠地說:“湖北的啊,我是去……”。
就這樣,作為江西人的甲和身為湖北人的乙熱火朝天地聊起來了。而既不是江西人也不是湖北人的丙就被晾在一邊了。丙覺得很奇怪啊,咱們都是素不相識的人,咋一說是哪人,他倆就聊得這麼起勁喃,還叫上“老表”攀起親戚關系來了?
這是網上常見的一個段子。相信不少人都會和這個故事中的丙一樣,摸不着頭腦吧?為什麼這個湖北人要叫江西人“老表”呢?老表又是什麼意思呢?
說起這個老表啊,筆者作為一個四川人還是很熟悉的。
我猜很多人都會有這種體驗:小的時候和家裡人一起上街,在街上,但凡是個有點面熟的人給你媽打招呼,你媽就會熱情地回複她。這個時候,陪在一旁的你也就知道,你又得在一邊聽你媽和别人“長篇大論”了。
而你媽這個時候,要是聽人家說起這個人或者這個人家裡誰誰誰和你們家有點親戚關系,立馬就會改口叫人家“老表”。當然,聊起天來,也就更起勁了。
從上面這個事例中咱們可以看出,“老表”就是有親戚關系的人之間的一種稱謂。那麼為什麼互不認識的湖北人要叫江西人“老表”呢?這兩個連對方名字都不知道的異鄉人又不是親戚,為什麼要“亂認關系”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切都起因于元末明初的一場大規模的移民活動,曆史上稱它作“江西填湖廣”。
顧名思義,“江西填湖廣”就是把江西的大部分人“填充”到湖廣地區去。那為什麼要把如此多的江西人遷移到湖廣地區呢?
我們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土地對農民來講就是吃飯的家夥,一般是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田地的。而且統治者處于發展經濟和安定社會的需要,更是不容許百姓遷移的,更何況是大規模的跨省遷移。哪個皇帝會在沒什麼特殊情況下幹這種事呢?這純粹就是沒事給自己找不痛快。
不過剛才咱們也說了,那是在沒什麼特殊狀況之下,這元末明初可不是個平靜的時代。
那時候,由于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百姓要承擔的稅賦越來越重。再加上不斷發生的自然災害,本就吃不飽飯的農民更是雪上加霜。這個時候,各地的農民起義也就此起彼伏地爆發了。
而處在江西地區的人們也深受其害。大批的農民由于無法按時上繳稅賦,也為了躲避戰亂,開始向情況相對較好的湖廣地區遷徙。當時元朝的統治階層已經自顧不暇了,自然就沒空來管這一稱得上逃難的遷移了。
除了百姓自發的遷移,也有政府強制性的遷移。
明朝建立以後,統治者為了緩解戰亂帶來的凋敝,推動經濟的發展,下令讓江西地區的人們大規模地向湖廣遷移。
此時的湖廣地區人口減少了很多。大部分人跟随紅巾軍元帥明玉珍到四川去了,還有一部分人葬身戰亂。
而江西地區雖然已經有一部分人遷走了,但是還剩下相當一部分人。要知道,在宋朝時期,江西的贛州就已經是36名城之一了。經過幾代的發展,人口也增長到了一個可觀的數目。所以江西不僅離得近,而且人還多,不從這裡遷,從哪裡遷呢?
《中國移民史第5卷:明時期》一書中記載着“其中江西移民占 74%左右”。
由此可見,湖北的大部分民衆都是江西遷移來的。那麼現在的多數湖北人,都算是從前江西人的後輩了。所以,湖北人叫江西人一聲“老表”就不奇怪了。
其實在我國曆史上人口大規模遷移的例子雖然少,但還是有的。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安史之亂和靖康之變。在這兩起事件以後,大量的北方人口向南遷移。南遷的人們為原本貧瘠的長江流域地區帶去了技術、人口等,推動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同樣地,遷到湖廣地區的江西人也在那裡生根發芽,推動了當地農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為長江流域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參考資料:江西填湖廣 ——江西檔案信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