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淡幹海參的标準是什麼呢?
消費者如何鑒别淡幹海參和糖幹海參?
按照該标準,含鹽量小于等于20%的為淡幹海參,含鹽量超過20%但小于等于40%的屬鹽幹海參。
關于如何才能分辨糖幹海參,一位從事海參銷售超過10年的負責人說,要檢查海參的體形是否完整端正。還有,過于黑亮的海參要謹慎選購。
一般質量好的海參都能發得比較大的,而“糖幹”的海參都是發不起的,發泡出來的水還有淡淡的甜味。但是在幹海參形态下,糖幹海參外表非常好看,因此很容易迷惑一部分消費者。
海參屬棘皮動物,可供食用的品種有梅花參、刺參、烏參、光參、瓜參、玉足參等20多種,營養價值高。
幹品海參含蛋白質76.5%,脂肪1.1%,還含有無機鹽、糖類及磷、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
此外,海參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據藥書記載,海參具有補腎益精,對治療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療效。
海參體内含有一種酸性粘多糖,對惡性腫瘤的生長、轉移具有抑制作用。
以下四種辨别淡幹海參的方法就很有效:
聞,好的海參和任何海産品一樣,有很好的新鮮氣味;
舔,好的海參嘗起來沒有很鹹的味道,也沒有甜的味道,還不粘舌頭;
掂,好的海參掂起來分量很輕,輕輕撞擊有清脆的響聲,反之則不是淡幹海參而多數為加工海參;
掰,鹽分多、作假的海參很容易掰斷,或者感覺像石頭一樣,而好海參是有一定彈性的而且略顯幹癟。
野生與圈養區别區别非常明顯:
底足:野生刺參一般生長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過底足行動來尋找食物,所以底足長得短而粗壯;而圈養的海參因為長期使用養殖人員投放的餌料不需要移動,且生活在淺水區域,底足的行動作用下降,吸附力差,變得細長。
沙嘴:野生海參的沙嘴大而堅硬。
肉質:野生海參因為生長水域深(15到20米),水溫低,日照少,生長慢,肉質厚實有彈性,筋寬厚飽滿,沉積的營養物質豐富;而圈養的海參生長的快,肉質松軟不緊實(這一點很像三個月出欄的生豬)。
形态:野生海參是紡錘形的,兩頭尖中間粗,短粗胖,看起來很結實;而圈養的海參長得細長,缺乏韌勁。
疣足:野生海參生長環境惡劣風浪多,餌料不充足,活動較多,背部和兩側的刺都是很粗壯,而且粗細不一;而圈養海參環境風浪小,餌料豐富,活動較少,刺長的細尖長。
生長年限:野生海刺參一般生長4到5年以上才達到捕撈标準,時間越久營養沉積越多,滋補價值越大;而圈養海參溫度适宜餌料豐富,生長速度快,一般達到商品規格5-8頭就可出售,健康滋補作用相對差。
另外,野生的海參口感勁道,無澀味,切口細膩、整齊、均勻。
作為價格較貴的進補佳品,提倡大家還是注意選擇野生海刺參作為滋補和贈送的首選,而不要盲目選擇速成的圈養海參。
兒童一般不宜多吃海參。專家指出,海參以膠質蛋白為主,屬于不完全蛋白,營養價值很低。目前衛生部審批的海參類保健品均被要求注明“兒童不宜”。因此,他建議,嬰幼兒不要吃海參。
脾胃虛弱勿食,但可有選擇的服用海參保健食品。特别是急性腸炎、菌痢、感冒、咳痰、氣喘及大便溏薄、出血兼有瘀滞及濕邪阻滞的患者忌食。專家提醒,海參性滑利,對于經常腹瀉的人并不适宜大量食用海參。因為鮮活海參可能攜帶細菌甚至病毒,生食海參更容易導緻腹瀉,而且營養價值并不容易被人體吸收。
容易對蛋白質過敏的人不易多吃海參。
腎髒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吃海參。海參蛋白質太高,會增加腎髒負擔。同時,肝髒疾病患者每天雖然應該攝入定量的優質蛋白,但如果食用過量反而會給肝髒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每天的食用量應以不超過50~100克為宜。
關節炎及痛風患者不宜過多食用。海參蛋白質含量極高,在代謝過程中可産生較多的尿酸,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排洩,被人體吸收後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加重患者的病情。
癌症患者在手術前不宜吃海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