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cpi及ppi的最新預期?劉學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市場對cpi及ppi的最新預期?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學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
2021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漲幅比上個月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落;環比持平。PPI同比上漲10.7%,漲幅比上個月擴大1.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2%。PPI和CPI之間的差額擴大到10個百分點,物價結構性分化狀況較為明顯。
9月CPI繼續向下。CPI已經連續4個月回落,主要原因是豬肉價格下降影響食品價格降幅持續擴大。9月食品價格降幅比上個月擴大1.1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約-0.98個百分點。食品價格持續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豬肉價格走低,9月CPI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6.9%,降幅進一步擴大。豬肉價格對CPI同比的拉動為-1.1%。剔除豬肉價格以外,CPI同比漲幅将為1.8%。除了豬肉價格以外,其他主要食品價格普遍同比保持上漲。蛋類、水産品、食用油價格同比上漲12.6%、9.8%、6.5%,羊肉、牛肉價格同比上漲2.7%、1.4%,但漲幅都不同程度收窄。
9月份非食品價格上漲2%,漲幅比上個月上升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受近期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的影響,車用燃油價格上調,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别上漲23.4%和25.7%,漲幅均有擴大。二是受工業産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幅擴大到2.8%,比上個月上升了0.3個百分點。疫情點狀散發影響服務類消費,服務類價格普遍回落。
高能耗工業品價格上漲緻PPI創新高。9月份PPI漲幅再次擴大到10.7%,比上個月上升1.2個百分點,再創新高。PPI顯著上升,主要原因是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業産品價格上漲。近期我國多地限電限産措施密集出台,重點在于高能耗産業壓降産能,産量的縮減促進了相應的産品價格大幅上漲。9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漲幅高達74.9%,單月漲幅擴大17.8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價格同比漲幅都超過20%。
除了限電限産以外,影響PPI持續上漲還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工業生産保持較為旺盛狀态,對資源能源産品和初級原材料的需求較強,帶動價格上漲。二是受國内環保限産以及海外疫情影響,部分工業領域初級産品持續供不應求,導緻價格上漲。三是前期原油、大宗商品、煤炭等價格大幅上漲,推動國内中下遊行業價格繼續上漲,漲價潮仍在工業産業各環節傳導。
PPI和CPI剪刀差擴大。9月PPI和CPI的差值達到10個百分點,比上個月擴大了1.3個百分點,再創曆史最大值。年初以來PPI和CPI走勢持續分化,剪刀差持續擴大,表明經濟複蘇不均衡,經濟運行出現一些結構性問題。在PPI中,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剪刀差同樣顯著擴大,9月份生産資料價格上漲14.2%,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4%,二者差值擴大到13.8個百分點。CPI持續處于低位,PPI保持在高位,并且PPI中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分化,三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放緩,似乎存在類滞脹風險。
物價結構性分化,表明當前價格上漲仍然主要停留在生産端,價格漲勢從工業生産端向終端消費端的傳遞不暢。從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走勢來看,當前工業産業正在消化前期初級原材料價格上漲。受益于初級原材料價格上漲,資源能源企業的經營業績大幅攀升,生産型企業和制造加工型企業可能承受較大的成本壓力。
PPI和CPI剪刀差擴大,對貨币政策帶來一定制約和影響。一方面需要持續需求擴展,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另一方面要防止價格結構性上漲。預計貨币政策寬松預期下降,仍将堅持穩健的貨币政策,年内不會降息,全面降準的可能性降低。貨币政策更加注重結構性調節,将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政策支持,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
我國不會對外輸出通脹。近期我國多地限電限産措施密集出台,引起市場上一種觀點:在上遊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我國主動縮減産能,通過削減供給迫使終端産品價格上漲,促進漲價潮向下遊以及出口端傳導,能夠起到對外輸出通脹的作用。通過我們分析,我國不存在對外輸出通脹的意圖和做法,限電限産也難以向海外輸出通脹。
從限電限産帶來價格上漲的行業來看,主要處于工業中間産品生産環節,并非終端消費品生産領域。具體而言,受影響的行業主要集中于鋼鐵、電解鋁、水泥、化工等,這些行業普遍是高耗電、高碳排行業。除了東北等少數電力非常緊缺的地區以外,“雙限”不會全國性影響到終端消費品生産領域。我國出口産品主要集中在終端消費品,受到“雙限”的影響相對有限,不會出現消費品産量萎縮擡升出口産品價格的情況。
從産業鍊來看,工業品價格漲勢難以順暢向下傳導到消費品領域,更加難以傳導到出口産品。鋼鐵、電解鋁、水泥等受“雙限”政策影響較重的行業,下遊主要對應于基建、房地産等投資領域,價格漲勢不會對終端消費價格帶來太大影響,更難以對出口産品價格帶來影響,不可能把通脹傳導到國外。化工和有色的産業鍊涵蓋的上下遊行業範圍較廣,其中有不少消費品制造業,如紡織服裝、建築裝飾、一般生活日用品等行業。即便如此,年初以來中遊化工産品價格上漲,也難以顯著傳導到下遊消費品價格上漲,這從PPI和CPI之間的剪刀差擴大得以印證。
從中美物價來看,美國CPI顯著高于中國CPI,中國向美國輸出通脹是不可能的。今年初以來美國物價水平持續上升,自5月以來就持續高于5%,9月份為5.4%。美國核心CPI同樣走高,9月份為4%。與此同時,中國CPI顯著低于美國。今年初以來中國CPI始終保持在1.5%以内,1-9月平均為0.6%。中國核心CPI同樣較低,9月份為1.2%,1-9月平均為0.7%。9月中國CPI、核心CPI分别比美國低4.7、2.8個百分點。低通脹國家向高通脹國家輸出通脹壓力,邏輯上是錯誤的,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所供職單位。)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