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位于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彙之處,與半島酒店一街之隔,地理位置多好不用樓典再多說了。2005年12月,由百仕達控股、洛克菲勒、新黃浦三家公司參股的上海洛克菲勒集團外灘源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當時的計劃是一期工程将在2008年結束,屆時将建成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商業、辦公、文化及住宅區。
追溯外灘源起,我們要将時光倒轉,1832年,英國人經過對上海進港船隻的計算,驚訝的發現上海港在那時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世界最主要的港口了,于是10年後的1842年,英國人用堅船利炮強行打開了上海與世界曾經封閉的大門,到了1873年英國人又在外白渡橋南埠造了一棟建築,這就是原英國領事館,現被認為這裡是外灘的發源地,同時也是外灘一線現存最早的建築。外灘從原英國領事館這裡開始,由一片黃浦江邊的灘塗漸漸轉變成了如林高樓,擁有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的“遠東金融第一街”。今日為全球矚目的大都會上海,彼時正由此踏上一路繁盛之旅。作為外灘曆史文化風貌的核心區域,外灘源既是“萬國建築博覽會”的源頭,也是上海現代城市發展的源頭。對于這片非常重要的城市文化環境資産的保護起見,洛克•外灘源保護性開發項目旨在對外灘源“重現風貌,重塑功能”。
項目東起圓明園路和33号公園,西至虎丘路,北臨南蘇州路,南至北京東路,坐落于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彙處。
作為西方文化融入上海的源頭區域,洛克•外灘源除了為11棟曆史保護建築的改建之外,還将結合新建的6棟現代建築,創建上海最高端奢華的區域,為奢侈品零售、高檔餐廳、酒店式服務公寓和商業辦公都提供了一個獨特迷人的環境,重現新時代上海的魅力。
外灘,一直以來被視為上海的标志性建築和城市曆史的象征。而洛克•外灘源則顧名思義,位于外灘的源頭——東臨圓明園路和33号公園綠地,西靠虎丘路,北瀕蘇州河路,南達北京東路,總占地面積約17,000平米,總建築面積達94,000平米。
走進洛克•外灘源,随處可見曆史風貌與現代設計的融合,使得新老建築之間交相輝映,相得益彰,而深厚的曆史積澱和卓越的地理位置,使洛克•外灘源項目成為傳承上海曆史文化之根的極為重要場所,亦可在此見證新時代外灘及上海國際大都會的卓然風采。而在上海曆史文化保護功能部分——黃浦江及蘇州河水岸一體開發中,洛克•外灘源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引領作用。
在這十幾年的改造與發展過程中,始終貫徹以“重現風貌,重塑功能”為宗旨,完成11棟曆史保護建築的修繕,還将結合新建的6棟現代建築,創建上海前衛的生活、旅遊區域,提供高端零售、高檔餐廳、高品質酒店式服務公寓和商業辦公等一系列配套功能。除此之外,洛克•外灘源有别于傳統商業地産項目,緻力于發展藝術文化項目,着力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創立了非盈利性的著名上海外灘美術館。
曆時15年,【洛克外灘源】11棟百年老建築的重獲新生和6棟現代建築的誕生,又将延續怎樣的榮光?
一期開發 即将落幕
項目分兩期開發,一期工程由百仕達控股攜手洛克菲勒共同開發,規劃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商業、辦公、文化及住宅區。
2018年,黃浦與外灘最大的地主久事集團簽約合作開發外灘源二期項目,外灘源二期位于外灘源一期的西側,北起南蘇州路,南至滇池路,東抵虎丘路與圓明園路南段,西靠四川中路,由黃浦區171号街坊、172号街坊與173号街坊三部分組成,規劃建築面積為16萬平方米,相當于一期體量的1.7倍,總投資規模超過200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