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科普新星培訓營,内容為個人原創。
motor,學名又為電機。提到電機,應該是生活裡經常使用的工具了,大到飛機坦克,小到微型機器人,身體裡都離不開電機的部分,我們在生活裡很多地方都見過電機,它也是我們現代機械的心髒。
舉一種在機械裡經常用到的減速電機,它是由電機和減速齒輪組合而成的。它可以起到降低轉速,增大轉矩的作用,讓機械工作起來更有力量。而作為其核心部位的電機起到了控制速度和方向的作用,這樣的減速電機在我們很多機器人的設計裡有廣泛的應用。
那麼,電動機為什麼自己就可以轉動呢?如果你手邊有一個普通的小電機,我們不妨可以做個研究,去找一把螺絲刀打開看一下它内部的結構秘密,你會發現它由外殼,磁鐵,轉軸,線圈,電刷這麼幾部分組成,通過電刷連接電源,電動機自然而然就可以轉動了。這個運動自然要和磁鐵與線圈密不可分,對于電磁學的研究,很早以前的科學家們就開始不斷去實驗設計,最後經過努力終于明白了這一切的原因。
我們不得不介紹一位奧斯特的偉大科學家,這個故事也是他發現電磁現象的經典故事:1820年4月,在一次講演快結束的時候,奧斯特抱着試試看的心情又作了一次實驗。他把一條非常細的鉑導線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針上方,接通電源的瞬間,發現磁針跳動了一下。這一跳,使有心的奧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動得在講台上摔了一跤。但是因為偏轉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規則,這一跳并沒有引起聽衆注意。以後,奧斯特花了三個月,作了許多次實驗,發現磁針在有電流的閉合電路周圍都會偏轉。在導線的上方和導線的下方,磁針偏轉方向相反。在導體和磁針之間放置非磁性物質,比如木頭、玻璃、水、松香等,不會影響磁針的偏轉。1820年7月21日,奧斯特寫成《論磁針的電流撞擊實驗》的論文,正式向學術界宣告發現了電流磁效應。
如果說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打開了電磁學大門後,那麼法拉第就是這所學校最優秀的畢業學生了。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
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内,隻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着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電動機,是第一台使用電流将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隻是最初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别無其它方法發電。
而法拉第和牛頓,愛迪生一樣,出身貧寒,但卻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邁克爾·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生于薩裡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于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
邁克爾·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斯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進而得到産生交流電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
由于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有了以上倆位偉大的科學家,我們後來就把他們的理論總結成我們經典的電磁感應定律,在我們後來的高中物理學就學到了這樣的知識,可以簡單回憶一下,大家還記得在電動機實驗裡,那我們該如何判斷導線運動過程的受力方向呢?不得不介紹一下我們高中學過的左手定則:伸開左手,使拇指與其它四指垂直且在一個平面内,讓磁感線從手心穿入,四指指向電流方向,大拇指指向的就是安培力方向(即導體受力方向)。
偉大的知識不斷在實踐裡産生,我們不僅要明白電動機的曆史與研究意義,更要繼續努力設計更高科技的物品,為我們人類的生活添磚加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