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做出客觀的自我評價?在班級管理中,評價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現行的評價側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言行規範,評價主體是班主任學校和班級的各種評價多是整齊劃一、形式單一,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引導學生做出客觀的自我評價?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在班級管理中,評價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現行的評價側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言行規範,評價主體是班主任。學校和班級的各種評價多是整齊劃一、形式單一,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
鑒于評價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嘗試從學生主體出發設計評價,讓學生直接參與,以期打破評價的瓶頸。
自評,即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随着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發展,逐漸能夠對自我行為進行判斷、調節。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過程。
如何實現學生的有效自評?在評價的具體實施中,自我觀察記錄是一種可以嘗試的方法。如果班主任是觀察者,學生就會盡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來,行為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如何讓學生主動展示最真實的自我?如何讓學生主動觀察自己,全面客觀地看見自己?我試行了以下三種不同的自我評價方式:
榮譽本:成長收獲我記錄
“榮譽本”類似于微型的個人成長記錄袋,但消除了成長記錄袋周期長、不易操作的弊端,是幫助學生開展日常自評的工具。學生自由挑選喜歡的筆記本作為“榮譽本”,自主記錄在校所獲得的榮譽,包括各科教師的表揚或獎勵。學生自己選擇記錄方式,可寫、可畫、可貼,每周統計所獲榮譽并上報。班級每周定期舉行“榮譽本”交流展示活動,鼓勵學生進步的同時也表揚具有創意的記錄方式。
學生的成長是基于自我的看見和認同,有了這樣的認知,評價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内在的積極力量,才深入有效,才有助于建立良性的師生關系,讓班級工作事半功倍。
自評本:自我評價我設計
“榮譽本”的嘗試是為了激發學生對自我評價的興趣,是初級的評價方式,隻局限于記錄學生的“閃光點”。于是,我把“榮譽本”升級為“自評本”。“自評本”即“自我評價本”,是“榮譽本”的升級版,是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進行更全面客觀評價的載體。“自評本”的記錄方式是每日一記,評價原則是實事求是,全方位記錄自己的真實表現,包括優缺點和需要自我改進之處。
“自評本”通過鼓勵學生用趣味創意的方式記錄生活,開啟全面自我認知的大門。學生主動觀察自己、主動記錄自己的所學所思所得,主動開展自我檢查,向着自己理想的樣子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創造性地發明了“個性化記錄符号”,網絡表情符号、簡筆畫等都是他們的最愛。還有學生創設了“趙老師語錄”,在“自我評價本”裡記錄我這個班主任的精彩語句。這些小創舉充滿個性化氣息,給我們師生平添了喜悅。
改正單:缺點不足我改正
“改正單”即“自我改正單”,是自我評價的最後環節,是針對自我評價結果的一種反饋。我在班級采用六步法“自我改正單”,分别從自我歸因、方法措施、時間規劃、過程關注、星級評價、見證期待六個維度進行設計,達到指引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自我評價的目的。
“改正單”的目的不在于和他人進行對比,重在向内看見自己,是一種自我激勵、自我發展的自我促進方式。目的在于通過自我反觀推動自我認知,從而促進自我成長。
“改正單”的設計成階梯式,着眼于學生的成長需求,關注自我改正的全過程,引領學生尋找适合自己的改進方法和策略。一生一單,單單不同。
“改正單”有别于檢讨書,檢讨書是讓學生被動改錯,而改正單的核心詞是“改進”,幫助學生學會深度自我反觀、改過自新。
自我評價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更是一項有價值的學習内容。班主任不僅要教會學生“這樣評價”,還要告知學生“為什麼這樣評價”,這是比自我評價本身更有意義的學習,也是班主任面臨的挑戰。
自評,重在自我認識。實踐證明,促進學生成長的有效評價往往是由學生自己創造的。在實踐中,我放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操作中抓住教育契機,營造欣賞型的師生評價交流氛圍,讓學生敢自評、會自評、愛自評,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一面鏡子,尊重、調動和促成學生的高質量參與,從而實現自我評價更高層面的育人功能。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松坪學校小學部)
《中國教師報》2021年02月24日第10版
作者:趙 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